学院名称(盖章):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1 年 9 月22 日
《西方经济学》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类型 | 课程类别 | 学术型 | 科目代码 | 801 |
科目三 | 科目四 | √ | ||
考查目标 |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 |||
考试要求 | 西方经济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3623 | |||
相关书目 |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或第五版)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或第五版) | |||
试题类型 |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回答题、计算题、作图说明题及分析论述题。济 | |||
考试范围 | 考试内容将涉及西方经济学的如下内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2)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3)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应用。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各部分基本内容如下: (一)微观经济学绪论 1.经济学的分类、产生与发展以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实证和规范分析、边际分析、模型分析等经济学研究方法。 (二)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 1.需求与需求定理、供给与供给定理,影响需求(量)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及其变动、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及其移动。 2.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及其原因。 3.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三)消费者选择理论 1.消费者偏好、效用概念。 2.基数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 3.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及其移动、消费者均衡。 4.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恩格尔系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品、劣等品和吉芬商品。 (四)生产者选择理论 1.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相互关系、生产阶段的划分与选择。 3.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的经济区域、等成本线、最优投入组合的确定。 4.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 (五)成本与收益理论 1.成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成本函数。 2.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及其相互关系,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 3.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成本曲线的移动。 4.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及其关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利润,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超额利润,利润的来源,利润的作用。 5.利润最大化原则。 (六)完全竞争市场 1.市场和行业、市场的划分、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2.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3.超额利润的短期均衡、盈亏平衡的短期均衡、短期亏损最小化,边际成本与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4.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长期均衡的特点、长期均衡的条件。 (七)不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垄断形成的原因。 2.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厂商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均衡及利润最大化、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超额利润、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3.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4.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寡头垄断模型;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 (八)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要素和要素价格、要素需求的特点、边际生产力、完全竞争市场要素的需求及需求原则; 2.完全竞争市场要素的供给、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供给曲线、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的供给。 3.不同市场要素价格的决定;边际工资理论、劳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资本和利息、边际生产力论的利息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的利息决定;地租及地租的决定;正常利润、超额利润、垄断利润、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洛伦茨曲线及其含义、基尼系数及其意义、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应用。 (九)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理论 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关系。 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和帕雷托最优、交换和生产的帕雷托最优条件。 3.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 (十)宏观经济学概述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演变。 2.宏观经济学的概念与假设前提;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十一)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与总收入、总支出之间的关系。 2.支出法、收入法以及生产法。 3.国民收入核算的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4.国民收入的四个恒等式。 (十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消费与储蓄。 2.总收入、总支出与均衡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4.乘数原理。 5.加速原理、加速数、乘数-加速数模型等。 (十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投资的决定。 2.投资对国民产出的作用及其决定。 3.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4.IS曲线(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IS方程);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因素、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均衡利率的决定、均衡利率的变动);LM曲线(LM方程的解析推导、LM方程的几何推导、LM曲线的移动);IS—LM模型分析(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非均衡的收入—利率组合及其调整、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十四)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经济含义、移动;总供给曲线经济含义、移动。 2.价格水平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AD-AS模型。 (十五)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及其关系、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影响因素。 2.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3.主要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十六)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划分和类型特征、经济周期成因,几种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 2.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十七)失业理论 1.失业的概念、种类、原因及其衡量。 2.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3.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对失业的控制。 (十八)通货膨胀理论 1.通货膨胀及测量;通货膨胀及其后果。 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 (十九)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及其作用,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与“挤入”效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 3.现代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宏观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平衡预算和功能财政、财政赤字与公债、执行财政政策产生的问题;银行制度、货币政策及其工具、执行货币政策产生的问题。 |
装订要求:A4纸(左边距2.6、右边距2.2、上边距2.5、下边距2.0),单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