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陈强强
职称/职务
副教授
邮箱
Chenqiangqiang66@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
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
个人简历
1995.9-1998.7陇西县文峰中学就读高中
1998.9—2002.7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02.9—2005.7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5.9—至今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发表论文
1.河西内陆河流域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
2.甘肃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增刊)
3.关于甘肃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思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1)
4.国内外虚拟水研究的发展动向评述.开发研究,2005(2)
5.陇西县实施新兴工业化途径及模式探讨.甘肃农业,2006(1)
6.甘肃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评价.安徽农业科学,2008(8)
7.西北内陆河流域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模拟评价-以甘肃黑河流域的张掖市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6
8.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与评价.发展,2008(5)
9.陇西县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展,2007(4)
10.基于IPAT等式的草原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牧区的实证研究.草业科学,2009(6)
11.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甘肃省环境压力的影响.西北人口,2009(6)
12.甘肃省能源消费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9(8)
13.社会适应性能力对水资源稀缺影响作用的定量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市为例.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
14.虚拟水.市长,2005(12)
15.基于ImPACT等式的人类活动对草原环境的影响——以甘南州草原牧区为例.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1)
16.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在甘肃省的实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2)
17.欠发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需求及农户意愿——基于甘肃样本农户的调查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8.甘肃省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及类型区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19.甘肃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估计及其驱动因子分析.干旱区地理,2011(3)
发表著作
《甘肃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参编)
主要获奖
1、毕业论文《甘肃张掖市实施虚拟水战略研究》获得2005届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
2、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堂教学评估三等奖,甘农大发〔2008〕58号文件
3、2007年参与的兰州市科技部项目《提高兰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途径及对策研究》获得甘肃省农牧渔丰收三等奖,本人排名第3
4、2009年荣获甘肃农业大学国务院扶贫办灾后重建基线调研优秀指导教师
5、甘肃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研究,获得2010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三等奖,本人排第6
6、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对策,甘肃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112-18
主持或参与重要项目
1.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甘肃张掖)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国家863项目.2002—2005
2..中国草原建设工程项目效益评价.农业部软科学项目.2005—08.1
3.提高兰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途径及对策研究.兰州市科技局竞标项目.2006.7-11
4.甘肃特色农业生产与加工基地科技支撑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支撑项目.2010
5.甘肃省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省社科规划项目.2007-2010
6.甘肃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研究.省社科规划项目.2007-2010
7.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兰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1011
8.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对策研究.甘肃省科技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