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队伍
院士专家
百人计划
杰出青年
研究员
副研究员
人才招聘
“百人计划”招聘
姓名:
韦志刚性别:
男
专家类别:
博士生导师学历:
研究生
电话:
**传真:
无
电子邮件:
wzg@lzb.ac.cn个人主页:
无
邮政编码:
730000通讯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简历:
研究方向: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陆面过程与区域气候数值模拟、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卫星遥感、大气环境与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强对流性天气与雷电防护)
职称:
研究员
职务:
高原大气物理研究室副主任
社会任职:
世界气候研究项目中国委员会(CNC-WCRP)暨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委员会委员、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客座教授、《高原气象》常务编委
获奖及荣誉: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组长。
(2)国家重点基金项目课题组长。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项目课题组长。
代表论著:
(1)WEIZhgang,WenjunandLiZhenchao,2009,VerticalAtmosphericStructureoftheLateSummerClearDaysovertheEastGansuLoessPlateauinChina,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accepted).
(2)GAORong,WEIZhigang,Dongwenjie,2005,ImpactsoftheanomalousthawingofthefrozensoilinTibetanPlateauonthesummerprecipitationinChinaanditsmechanism,Adv.OfAtmos.Sci.,22(2),238-245.
(3)Wenjun,WEIZhigangetal.,2007,AutumnDailyCharacteristicsofLandSurfaceHeatandWaterExchangeovertheLoessPlateauMesainChina,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24(2),301-310.
(4)GAORong,DONGWenjie,WEIZhigang.SimulationandAnalysisofChinaClimateUsingTwo-WayInterractiveAtmosphere-VegetationModel(RIEMS-AVIM).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2008,25(6):1085-1097.
(5)WangChenghai,DongWenjie,Weizhigang,2003,Astudyonrelationshipbetweenfreezing-thawingprocessesoftheQinghai-XizangPlateauandtheatmosphericcirculationovereastAsia,ChineseJournalofGeophysics,Vol.46,No.3,438-448.
(6)韦志刚,陈文,黄荣辉.2008.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数值模拟,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第28卷,第1期,1-7页.
(7)韦志刚,黄荣辉,陈文等.2006.敦煌戈壁不同近地层大气稳定度下的感热交换系数,高原气象,第25卷,第5期,834-839页.
(8)韦志刚,吕世华,胡泽勇等.2005.金塔绿洲夏季边界层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结构特征,高原气象,第24卷,第6期,846-856页.
(9)韦志刚,文军,吕世华等.2005.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预试验及其地表能量平衡特征,高原气象,第24卷,第4期,494-497页.
(10)韦志刚,黄荣辉,陈文等.2005.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年际振荡成因分析,冰川冻土,第27卷,第4期,491-497页.
(11)韦志刚,黄荣辉等.2003.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大气科学,第27卷,第2期,157-170页.
(12)韦志刚.2003.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湖泊科学,第15卷,2003年12月,增刊,68-76页.
(13)韦志刚,黄荣辉,陈文.2003.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对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与机理分析,青藏高原与西北干旱区对气候灾害的影响,吴国雄等编,气象出版社,76-95页.
(14)韦志刚,黄荣辉,陈文等.2002.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分布特征和年代际变化,大气科学,第26卷,第4期,496-508页.
专著1部:董文杰、冯国林、韦志刚等著.2005.<<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ISBN7-5029-3930-X/P.1401,51万8千字),北京:气象出版社.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第二课题-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半干旱区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试验与分析研究。
(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带陆-气相互作用机理、模型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第一课题-干旱半干旱地带陆气相互作用特征与机理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对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第一课题-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
(4)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科技部)项目:中国气候系统协同观测与预测研究第一课题-中国陆面数据同化与集成。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北方春夏大气长波的变化及其对局地降水的影响。
其他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