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中山大学的社会学、人类学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及深厚的学术底蕴。
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可追溯到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创办之初就开设了社会学课程,1931年在文学院建社会学系,招收本科生,授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设社会学所,先后有周谷城、何思敬、傅尚霖、胡体乾、许地山、邓初民、萧隽英等学者在此任教。1939年,社会学系划归法学院。期间,社会学系师生开展了“石牌郊区生活调查”、“广东工商业调查”、“广东劳动调查”、“海南黎族调查”及“台湾社会调查”等,还编辑出版了关于劳工、统计、人口等方面的著作。私立岭南大学的社会学最初与历史学、政治学同属历史政治系,亦称社会科学系。20世纪30年代,岭南大学社会学日渐成熟,1932年设社会研究所,1937年更名为西南社会调查所,1948年又更名为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该研究所集中岭南大学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和专门人才,对西南社会和经济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许多极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如沙南蛋民研究、新凤凰村调查、三水河口蛋民调查、海南黎苗调查、广州人力车夫调查、广州回族社区调查、江村调查等。其中由杨庆堃先生主持的广州近郊鹭江村的实证调查与研究,意义深远,其著作《中国社会:家庭和乡村》已译成日、意、英、法等国文字,在国际社会学界享有极大声誉。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在这次调整中被取消,中山大学迁移至原岭南大学旧址。全国高校20个社会学系只剩下中山大学和云南大学的社会学系,中大社会学系由广东高校社会学系合并而成。一年后,中山大学社会学亦停止招生。
人类学的学术传统可以追溯到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该所1927年8月筹办(傅斯年任筹备主任),1931年改名文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傅斯年、顾颉刚、崔载阳、容肇祖、杨成志、罗香林、钟敬文、商承祚等人均在此耕耘著述。当时,语史所下设人类学研究组,由俄国学者史禄国负责。该所倡导“实地收罗材料,到古文化的遗址去发掘,到各种的人间社会去采风俗”的田野调查实践,主张利用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天文学等作为研讨学问的工具,并开启了西南民族调查之先声,调查结果以《西南民族研究专号》、《猺山调查专号》、《广东民族概论专号》、《蛋户专号》、《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等五种专号出版。此后,该所利用地域优势,多次对南方少数民族做实地调查和研究工作,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如广西瑶人调查(1928年,辛树帜、黄季庄等)、云南罗罗调查(1928年,杨成志)、广东北江瑶人调查(1936年,杨成志、江应樑、王兴瑞等)、海南岛黎民调查(1937年,王兴瑞、江应樑、杨成志等)、云南摆夷调查(1937年,江应樑)等。1938年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辗转于云南和粤北地区,仍坚持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1948年中山大学文学院建人类学系(杨成志任系主任)时,在职教师有杨成志、戴裔煊、岑家梧、梁钊韬、张为纲、顾铁符等。不久之后人类学系被取消,部分教授到了台湾、美国,部分教授调到北京、武汉等地参加民族学院的筹建,其余的进入社会学系。1953年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被取消后,人类学系教师在历史学系继续开展人类学研究和招收研究生。
1981年,中山大学在全国率先复办人类学系,梁钊韬教授任系主任,并首批复办社会学系,何肇发教授任系主任;同年,人类学获博士授予权(国家首批博士点单位),社会学获硕士授予权;人类学系成为国内人类学唯一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单位。自此,人类学和社会学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2000年获社会学专业博士点;2002年人类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人类学专业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复评,社会学专业被批准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12月,人类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联合组建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公布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2007—2009年)显示,中山大学社会学学科在参评的30所高校中名列第三。
学院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22人,讲师11人(含师资博士后),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40人。师资队伍学源结构合理,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大陆多所著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占85%。近年来,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2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人、校级10人),****讲座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学院办有学术刊物《南方人口》(CSSCI来源期刊),建有人类学博物馆,并设有社会工作实验室、人类学实验室、考古学实验室。学院与国外、境外诸多著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由于毗邻港澳,与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数据截止2011年4月)
::学科专业设置:: | |
博士后流动站(1个) | 社会学(一级学科) |
博士授权点(6个) |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硕士授予点(7个) |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民族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社会工作 |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 | 社会工作硕士(MSW)、文物博物馆硕士 |
本科专业(4个) | 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工作 |
::研究机构设置:: | |
研究机构名称 | 成立时间 |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 | 1979 |
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 1987 |
中山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 1997 |
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 | 2000 |
中山大学中法组织研究中心 | 2000 |
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 (与中文系合建) | 2001 |
中山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 | 2002 |
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与广东省博物馆合建) | 2003 |
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2003 |
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 | 2004 |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 | 2004 |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与历史系合建) |
2004 |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与哲学系合建) | 2004 |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 (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 | 2006 |
中山大学消费与发展研究中心 | 2006 |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院级) | 2008 |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院级) | 2009 |
::师资队伍:: | |
教工人数 | 63 |
教授 | 17 |
副教授 | 19 |
教育部“****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 1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4 |
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 1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国家级) | 1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省级) | 1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校级) | 10 |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 13 |
::学生工作办公室:: | |||
姓 名 | 职 务 | 负责年级 | 联系方式 |
林 平 | 团委书记 | 研究生 | 020-84110640 |
李玉芝 | 辅导员 | 本科生2009级、2011级 | 020-84110690 |
李粤丹 | 辅导员 | 本科生2010级、2012级 | 020-84113170 |
学科大事记
·1927年,国立中山大学筹备成立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并由我国民俗学研究开路人顾颉刚教授带动和发起,并于同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 ·1928年,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下设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组,并与教育学研究所联合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传习班。
- ·1931年,国立中山大学实行学院制,文科称文学院,下增设社会学系,招收本科生,授文学学士学位。
- ·1935年,国立中山大学首批成立研究院,内设的文科研究所增设人类学部,并招收研究生;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强调中文、历史的研究,并注重教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
- ·1938年,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辗转于云南和粤北地区,但仍坚持社会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
左图: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考古学会会员合影(1928年12月)
中图:马丁堂旧照 右图:文学院大楼旧照
- ·1946年,抗战胜利后,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复校广州,根据教育部文件,取消研究院,所属研究所划归原所属学院办理,并在广东法商学院又创办了社会学系,社会学呈现繁盛发展势头。
- ·1948年,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增设人类学系,在职教师有杨成志、戴裔煊、岑家梧、梁钊韬、张为纲、顾铁符等。
- ·1949年,人类学系被取消,杨成志等教师调离中大,梁钊韬转入历史系。
-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社会学系被取消,教师在历史学系继续开展研究和招收研究生。
- ·1956年,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成立,梁钊韬任教研室主任,并带领历史系部分学生在广州东郊飞鹅岭地区做考古调查和发掘。
- ·1961年,梁钊韬招收民族考古方向研究生。
- ·1972年,梁钊韬从粤北干校返回中山大学,复任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并筹建考古学专业,第二年建立并开始招生;先生在教学中坚持民族考古学的方向,将人类学、民族学与考古学结合,使学生受到多学科的训练。
- ·1978年,人类学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79年入学。
- ·1979年,社会学系、地理系、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经济系、历史系等单位部分教师组成人口研究小组,中大学人口研究所筹建,成为国内最早恢复人口学的学校之一;梁钊韬教授开始筹建人类学系,并设置了专业方案、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师队伍以及建系的论证报告。
- ·1980年,中山大学聘请原岭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美国匹茨堡大学荣誉教授杨庆堃为名誉教授,拉开了中山大学社会学系重建与复办的序幕。
- 1981年,中山大学在全国率先复办人类学系,梁钊韬教授任系主任,并首批复办社会学系,何肇发教授任系主任;同年,人类学获博士授予权(国家首批博士点单位),社会学获硕士授予权;人类学系成为国内人类学唯一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单位。
- ·198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 ·1984年,社会学系招收本科生,学制四年,自此,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趋向规范化、制度化。
- ·1985年,中山大学成立人口研究所,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山大学人口理论研究室;同年,人口学获硕士授予权;人类学系增设文化人类学研究室。
- ·1986年,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学位授予我校藏族学生格勒;同年,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与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人口学会共同主办《南方人口》学术期刊。
- ·1987年,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其前身是岭南大学文物馆,是广东省内最早的博物馆。
- ·1998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人类学系在广东英德建立“人类学系教学实习基地”。
- ·2000年,法国与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首次联合开办的学术研究中心“中法合作工业与技术社会学中心”在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建立;同年,社会学系获批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并招收本科生。
- ·2001年,社会学专业具有博士授予权并招收博士研究生,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仅有的五个拥有社会学专业博士点的社会学系之一;同年,人口研究所并入社会学系。
- ·2002年,人类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 ·2004年,获批建立民俗学博士点;社会工作获批招收硕士研究生;人类学系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签订共建“凌云县教学研究基地”。
- ·2005年,人类学系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签订“共建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协议书”,与贵州各级政府合作,在黔南三都县建立“水书研究基地”。
- ·2006年,社会学系与人类学系合作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同年,民族学获批博士点授予权。
- ·2007年,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建立;同年,社会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2009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SW)获首批全国教育试点单位之一;人类学专业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嘉奖。
|
|
·社会学
中山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在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复建的社会学学科点之一,并于1981年全国首批获得社会学专业硕士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并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社会学专业自恢复、重建以来,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但是整个华南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而且在中国社会学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借助与香港地理毗邻的优势,发挥着中国社会学与香港、国际社会学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 作用。在2008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比中,中山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在并列第三名。
在学生培养方面,社会学专业注重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注重打好基础,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提出了“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娴熟的社会学方法、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一套专业色彩鲜明和稳定的教学体系,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注重理论基础,强化方法训练,关注学术发展前沿,强调田野调查经验,在导师课题研究与研究生的学习研究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几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城市与社区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劳工研究。其中 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社会学、产业集群、消费社会学、农民工、城中村、港澳社会、大跃进时期的人口等研究领域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类学
中山大学人类学学科是我国最早复办的人类学学科点,于1981年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最早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办学层次。人类学专业于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重点学科通过复评。人类学专业凭借浓厚的底蕴与强大的师资,现已建设成为对国内外人类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中心。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
在学生培养方面,人类学专业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在学生教学培养中,强调“深入社会现实,了解社会机理”,着重培养学生田野工作的实践能力,并与地方合作建立了多处学生田野实习基地,如“广西凌云教学研究基地”、“贵州荔波、三都水族文化研究基地”、“四川平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等。在研究生培养上,重视人类学的综合理论、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注重田野训练,强调特色性研究与突破性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研究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了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多个分支学科体系,并形成了特色的四个研究方向: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与区域文化、民族考古学、历史人类学。在继续保持现有的教学和科研领先地位的同时,人类学力争在国际学术界进入一流行列。继续加大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与区域文化、民族考古学、文化遗产研究等四个方向的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人类学学科。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山大学人类学学科。并成为政府、科教机构、文化传媒等领域培养、提供专业人才的科研基地,为政府、机构等提供重要咨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考古学
中山大学考古学专业是华南地区高校唯一设置的考古专业,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考古人才培养层次;拥有博物馆、考古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完整的科研教学体系。拥有团体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自1920年代始傅斯年先生、顾颉刚先生就在中山大学开创将考古学与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相结合的学术传统,延续至今。1956年在历史系建立考古教研室,1961年招收民族考古方向研究生,1972年正式招收考古专业学生;所编教材《考古学通论》为教育部指定教材,并先后发现了马坝人、西樵山石器加工场、和黄岩洞人等。1981年考古专业并入人类学系,将考古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结合,使中山大学的考古学在中国独树一帜。
自专业设置开始,在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南方民族考古、出土文献、艺术史与艺术考古、宗教考古、性别考古等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并立足于华南面向东南亚,结合中大的优势,在珠江流域文明起源与进程研究、东南亚考古、水下考古等领域内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在学生培养方面,考古学专业注重理论、方法、实践、服务多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田野工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并与人类学专业实践结合,在多个地方建立了考古实习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上,依托人类学博物馆资源,形成了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特色培养方向,现已培养了大量研究广东本地以及华南地区的科研工作者。
在科学研究方面,民族考古学是考古学专业的特色研究之一。广东与华南考古研究和教学是考古学专业的根本,从1920年代起,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考古学会即开展过岭南地区的考古工作,先后出现了一批造诣深厚的学者,也出版了大量的论著,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
·社会工作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于2000年设置,并于2004年获批招收硕士研究生,于2009年获得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的授予权。社会工作专业自成立伊始,便借助与香港毗邻的优势,引进国际化的社工培养理念,加强与香港社工培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以专业教师和香港注册社工为主,本土社会工作机构前线人员为辅的专业督导培养模式。
在学生培养方面,在国内首家实行与国际社工教育接轨、专业注册社工督导下的800小时实习课程和社会工作日、社工夏令营等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式,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专业实习管理机制。在社工专业实习中始终保持1:3的督导与学生的比例,香港注册社工督导常年维持在每年10-15人。在研究生培养上,坚持研究生600小时的专业实习计划,注重理论与方法的强化训练。在如何有效组织社工实习方面,中大社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本着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了由本系师生注册成立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和“中大-香港理大映秀社工站”,创办了3个社会工作基地,与31个社会工作机构签约成为我们稳定的专业实习与科研基地。同时,学校投入近120万元,建设了有231平米、设备先进的社会工作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