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城市与资源规划系(地理学系)成立于1929年,是我国最早在理科开设的地理系之一。本系是中山大学地学发展的“根基”和“母系”。80年代以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地质系、大气系、环境科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遥感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等系、所、中心,都是由地理学系及地理学科分化发展而来。
本系目前开设了1个博士点专业、4个硕士点专业、4个本科专业。最近(2000年9月)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所有的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资格)。学科涵盖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遥感与GIS、水文学与水资源、河口海岸等方面的10多个研究方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理学科群。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讲师18人、助教2人、干部1人;至1999年底,共培养了博士生25人、硕士生286人、本科生3764人、专科生622人、研究生进修班学生151人。现在在校博士生22人、硕士生71人、本科生433人。
本系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房地产开发、地貌学与风景旅游、环境评价及规划、自然资源与国土规划、水资源及环境规划与管理、地图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
在建系70多年的历史中,曾先后开设过地质学专业、气象学专业,均在1979年分别成立了地球科学系和大气科学系。自然地理学专业于1993年分出部分人员组建了环境科学系。我系的发展,曾为地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造就了一批著名的地理学家,早期毕业于母系的中科院院士周廷儒先生、周立三先生、黄秉维先生、郑度先生均是我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奠基者。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1988年9月,由原地理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3个系组成,是我国综合大学最早成立的由地球与环境科学组成的学院。现设城市与资源规划系(地理系)、地球科学系(地质系)、大气科学系、环境科学系4个一级学科系、环境科学研究所、河口海岸研究所2个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3个中心和自然灾害研究中心、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规划设计研究院4个挂靠学校管理的机构。
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19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3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0人、高级工程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47人,硕士学位77人。目前,学院已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团结合作的师资队伍。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
本学院现有地理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人文地理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6个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及水资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环境科学,岩土工程11个硕士点。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地质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6个本科专业。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为广东省重点学科。“热带亚热带资源、环境与人文地理学”学科群被列为学校“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学科。
本学院一直承担大量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并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建院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00多篇,出版专著131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项;承担国际和地区合作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共243项,经费2445万元;横向科技开发项目338项,经费3000多万元。
本学院一贯重视教学工作,注重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建院以来,共培养出研究生300多人,本科生1200多人,大专生600多人,外国留学生10多人。目前有在校博士生52人,硕士生162人,本科生1029人,大专生76人。1998年被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院。
本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学院拥有一座建筑面积为1.45万平方米集教学、科研、行政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包括各类实验室15个。学院图书分馆及资料室藏有图书资料16万多册,地图4万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