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中山医学院位于中山大学北校区,基前身是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该学院是1998年3月由基础学院、法医学院、科技开发部合并而成的;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是由1986年之前的中山医学院基础部更名而来。20世纪60年代,中山医学院基础部曾有过辉煌的一页,由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如陈心陶、梁伯强、秦光煜、罗潜以及叶鹿鸣、白施恩等教授创立发展起来的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陈心陶教授由于在防治血吸虫病领域取得的成就,1957年先后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山大学。合校后,学校决定在原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山医学院,下设两个系(法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和三个部(病原生物学部、药理学部、基础分子医学部),包括21个教研室、四个中心(分子医学研究中心、计算机中心、教学实验中心、外语教研培训中心),1个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正在筹建心脑血管研究中心、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法医学研究所和热带医学研究所等。

  全院共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理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药理学、病原生物学、法医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

  现任院长是关永源教授,党委书记是郑垣零同志。

  教师和学生情况

  教职工480人,其中正高41人、副高104人、中级202人。博士导师33名、硕士导师68名。

  有博士后研究人员1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共450人,本专科学生3100人。

  教学

  我院承担全校8个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全日制本、专科(本科2年半)的医学基础课,成人教育本、专科的医学基础课、全校医科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的基础课、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课等教学任务。现开设必修课19门、选修课24门,其中,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是省级优秀课程,病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寄生虫学等6门是省级重点课程。

  1998至今共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1998至今共获教改课题106项,其中省级以上教改课题5项,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2部。

  1997年创建的“实验生理科学”课程,已走在全国医学机能实验课改革的最前列,被教育部列入“高等医药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和学科建设

  近五年来,我院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1项、国家科技部863项目1项、“973”分题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3项、CMB基金4项);总金额约人民币1974万元,美元87万元;获得厅局级以上成果奖6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理学是我国首批博士点,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近几年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688万元。

  省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在疟疾、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分子诊断,恶性疟原虫疫苗,机会致病原虫病、血吸虫病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法医学系是广东省重点学科、是我国最早的法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自1984年成立以来,为省内外公检法部门培养了353名本科法医专业人才。1998年成立的法医学鉴定中心适应了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在2000年被广东省政府指定为医学鉴定单位。

  科技成果转化

  中山医学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方面已取得较显著成绩,如:“妇康”卫生巾、复方血栓通等产品已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已有500万元投入到学科建设,同时也为改善教职工福利、稳定教师队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0年科技开发部获得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广类),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0年度重点成果推广计划项目。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