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俊志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20


姓名:何俊志
系别:政治科学系
职称:教授
学位及授予单位:博士,复旦大学
?????????????????????????? 硕士:厦门大学
?????????????????????????? 学士:厦门大学
学术特长:比较政治学,当代中国政治,港澳政治
电子邮件:hejunzhi@mail.sysu.edu.cn
?
学术活动
2006.6-2006.8 耶鲁大学??????? 访问****
2007.9-2008.8 牛津大学??????? 访问****
2013.8-2014.8 哈佛燕京学社??? 访问****
?
近期科研项目:
1.美国政治极化研究
2.中国选举制度变迁模式研究
3.地方党委决策过程与地方立法过程研究
4.港澳选举与议会政治研究
?
代表论文:
(1)“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2.5.
(2)“新公共管理的制度基础与制度限制”,《复旦政治学评论》,2002年。
(3)“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与制度中心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视角转换,《天津社会科学》,2003.2.
(4)“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流派”(译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5.
(5)“传统政治科学的内在矛盾及其转向”,《复旦政治学评论》,2003.11.
(6)“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204.2.
(7)“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概念框架的产生、深化与拓展”,《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2.
(8)“中国地方人大制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9)“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10)“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对话基础与交流空间”,《教学与研究》,2005.3.
(11)“双层委托原则与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当代中国:转型,发展,科谐》(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分层结构与纵向贯通:从两级人大的联结看中国地方人大制度的成长模式”,《中大政治学评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中国地方人大的双重性质与发展逻辑”,《岭南学刊》,2007.3.
(14)“民主工具的开发与执政能力的提升:解读温岭民主恳谈的一种新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07.3(《新华文摘》,2007.1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1).
(15)“混合选举制度的兴起与当代选举改革的新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
(16)“预算透明的理论源流与国际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17)“自主参选人的兴起与中国选举生态的新变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六辑),2008,pp.95-111.
(18)Power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Evidence from Liuzhou,Guangxi,China, with Zhao Chen and Ming Lu,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Economy,Vol.13,No.3 August 2008,pp.298-312.
(19)“乡镇公共预算改革的起步与思考”(与周梅燕合作),《人大研究》,2008(11)
(20)“Independent Candidates in China's Local People's Congresses:A Typolog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0),19(64), March, 311-333.
(21)“双向强化的乡镇负债模式:对上海郊区92个负债乡镇的统计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91-95.
(22)“权力、观念与治理技术的接合:温岭'民主恳谈会'模式的生长机制”,《南京社会科学》,2010.9.49-56(《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1.112-11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0.12.64-73.
(23)“新中国人大制度演进的三个阶段”,《探索与争鸣》,2010.12。28-29。
(24)“从'个案监督'到'代表参与诉讼调解':地方人大与法院关系的'变'与'常'”(与王伊景合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6.58-62.
(25)“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选票设计与民主质量”(与朱忠壹合作),《复旦学报》,2011.2,pp.92-101.
(26)“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186-194.
(27)“民主程度与政府质量:文献回顾与评论”(与强舸合作),《国外社会科学》,2011.4.14-20.
(28)“议会制度与公共预算的监督模式比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6.15-25.
(29)“代表结构与履职绩效:对北京市13个区县的乡镇人大之模糊集分析”(与王维国合作),《南京社会科学》,2012.1.78-83.
(30)“多元化与规范化:中国地方人大监督司法机关的两种基本策略”,China Knowledge Network(韩国),2012.03,pp.161-172.
(31)“公民自主参选人大代表过程中的新特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与刘乐明合作),2012.4,pp.43.50.
(32)“公民自主参选人大代表过程中的三对关系”(与李夏溦 朱健敏 凌翔合作),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第106-119页。
(33)“全国人大代表的个体属性与履职状况关系研究”(与刘乐明合作),《复旦学报》,2013年第2期,第113-121页。
(34)“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模糊集方法”,《社会科学》,2013.5,pp.30-38.
(35)“测量中国的选举竞争:指标建构及其验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2,pp:177-186.
(36)“中国地方人大代表的构成变化趋势:对东部沿海Y市的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15,2,pp:76-81.
(37)“‘文化战争’与美国政治的神话和现实”,《国外理论动态》,2015,10,pp:72-81.
(38)“分区制与整区制:美国地方治理中的选举制度竞争”,《中山大学学报》,2016.1,pp:124-135.
(39) “何种民主,谁更重要——基于民方官员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5,pp.52-61.
(40)“中国地方人大的三重属性与变迁模式”,《政治学研究》,2016.5,pp.59-69.
(41)“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第三种思路”,《岭南学刊》,2016.6,pp.23-30.
(42)“中国地方官员的复合民主价值观”,《政治学研究》,2017.2,pp.52-63.
?
评论文章:
(1)“选举法急需解决的两对矛盾”,《瞭望东方周刊》,2009.11.9.
(2)“中国人大代表选举中选举权配置的三个阶段”,《上海人大月刊》,2009.12.
(3)“读懂两会”,《新理财》,2013年第02/03期,第116-117页。
?
主要参著书目:
(1)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主编:《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孙关宏胡雨春主编:《政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
(4)《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研究》(与刘建军、杨建党合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
专著:
(1)《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3)《选举政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5)《作为一种政府形式的中国人大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
译著:
(1)孙哲著:《全国人大制度研究》(与赵可金合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
(2)西达.斯考切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与王学东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理查德.雷恩著:《政府与市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
主编:
?(1)《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与陈明明合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集》(与任军锋、朱德米合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相关话题/政治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