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温之平,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邮编:510275
·电话:+86-20-84110491(O),+86-20-84110372(O)
·传真:+86-20-84039152
·E-mail:eeswzp@mail.sysu.edu.cn
教育经历
·1980-1984年在杭州大学读本科
·1987-1990年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读硕士学
·1997-2005年在职攻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1987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工作
·1990年至今,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工作。其中,1992年11月至1993年3月参加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之“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耦合海洋大气研究试验”(TOGA-COARE);2004年6月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CTP)进行短期访问。
·1999年起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现任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系主任、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GAIM)委员、《大气科学》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热带海洋与气象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气候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和动力气象学学科委员会委员。
讲授课程
1.本科生课程:热带天气学
2.研究生课程:热带大气动力学
3.博士生课程:现代热带气象学、季风动力学
科研方向
1.季风气象学与海/陆/气相互作用
2.热带大气环流与系统
3.大气环流异常与全球气候变化
4.华南旱涝成因及预测理论
5.能量和水分循环与极端气候
科研项目
(一)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南干旱成因及预测理论研究(40730951),2008.1.-2011.12,主持;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1)课题:东亚季风湿润区和西太平洋的能量和水分循环的观测试验与分析研究(2009CB421404),2008.9.-201 3.7.,主持;
(2)子课题: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与台风年际变率的关系(2006.9.-2011.7.),主持:
(二)已完成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年际变化的机制研究(40275026),2003.1.-2005.12.,主持;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课题:(1)季风年际变化的物理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1999.1.-2003.12.),主持;(2)引发华南前汛期暴雨的气候背景研究”(2005.8.-2008.7.),主持。
获奖情况
暂无资料
论著一览
1.温之平,吴乃庚,冯业荣,林良勋,袁卓建,陈炳洪,2007:定量诊断华南春旱的形成机理,《大气科学》,31(6),1223-1236
2.HEJinhai,JUJianhuaandWENZhipingetal.,2007:AreviewofrecentadvancesinresearchonAsianmonsooninChina.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24(6),972-992.
3.周浩,温之平,蓝光东,2007: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与赤道纬向风关系的诊断研究,《大气科学》,31(5),950-962
4.温之平,董灵英,吴丽姬,陈文,2007:大气30-60d振荡特征及其与广东持续性强降水的联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6(5),98-103
5.吴丽姬,温之平,贺海晏,黄荣辉,2007:华南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分布特征及分型,《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6(6),108-113
6.温之平,黄荣辉,贺海晏,蓝光东,2006: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和低纬30-60天低频对流活动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大气科学》,30(5),952-964.
7.温之平,梁肇宁,吴丽姬,2006: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 II 机理分析,《大气科学》,30(6)
8.梁肇宁,温之平,吴丽姬,2006: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 I 耦合分析,《大气科学》,30(4),619-634.
9.温之平,吴乃庚,蓝光东,2006:南海夏季风爆发研究的进展与展望,21世纪初大气科学前沿与展望――第四次全国大气科学前沿学科研讨会论文集,126-129.
10.LiangZhaoning,WenZhiping,Liang.Jieyi,WuLijiandWu.naigeng,2006:TheRelationshipbetweenIndianOceanDipoleandENSOandTheirConnectionwiththeOnsetofSouthChinaSeaSummerMonsoon,ActaOceanologicaSinica,25(5).
11.温之平、薛晓冰、梁肇宁、吴丽姬,2005: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4(1),94-99。
12.蓝光东、温之平、贺海晏,2005:ERA与NCEP2大气热源的对比分析以及全球大气热源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大气科学》,29(1),154-163.
13.杨艳、温之平、袁卓建、覃慧玲,2005:南海强夏季风(1994年)和弱夏季风(1998年)建立的机理分析,《热带气象学报》,21(1),1-12.
14.WenZhipingandLiangZhaoning,2004:RelationshipbetweenIndianOceanDipoleandENSOandTheirConnectionwiththeOnsetofSouthChinaSeaSummerMonsoon,TheProceedingsoftheChina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Vol.1,No.1,646-652.
15.WenZhiping,HeHaiyanandHuangRonghui,2004:Theinfluenceof30-60dayoscillationonthedevelopmentoftheSouthChinaSeasummermonsoon,ActaOceanologicaSinica,Vol.23,No.4,569-579.
16.梁肇宁、温之平、袁卓建等,2004:影响1991年和199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物理因子探讨,《大气科学》,28(2),216~230。
17.LiangZhaoning,WenZhiping,YuanZhuojianetal,2004:Thecomparisonbetweenthemechanismsoftheearly(1994)andlate(1991)onsetoftheSouthChinaSeasummermonsoon,《ChineseJournalofAtmosphericScience》,28(2),119~134.
18.陈桂兴、黎伟标、袁卓建、温之平,2004: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期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及机理研究,《中国科学》D辑,34(6),562~572。
19.ChenGuixing,LiWeibiao,YuanZhuojianandWenZhiping,2005:EvolutionmechanismsoftheintraseasonaloscillationassociatedwiththeYangtzeRiverfloodin1998,ScienceinChinaSer.DEarthScience,48(7),957-967.
20.蓝光东、温之平、贺海晏,2004: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源、水汽汇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联系,《热带气象学报》,20(3),258~270。
21.蓝光东、温之平、贺海晏,2004: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热带气象学报》,20(3),271~280。
22.LanGuangdong,WenZhipingandHeHaiyan,2004:InterannualvariationsofatmosphericheatsourcesandmoisturesinksovertheequatorialPacificandtheirrelationstotheSSTanomalies,10(2),178-189.
23.LanGuangdong,WenZhipingandHeHaiyan,2004:CharacteristicsofatmosphericheatsourceassociatedwiththesummermonsoononsetovertheSouthChinaSeaandthepossiblemechanismresponsibleforlateorearlyonsetofthemonsoon,10(2),190-200
24.陈桂兴、袁卓建、梁建茵、覃慧玲、温之平,2004:南海夏季风经向环流的20年平均4-6月演变机制,《气候与环境研究》,9(4),605-618.
25.HaiyanHE,Chung-HsiungSUI,MaoqiuJIAN,ZhipingWEN,andGuangdongLAN,2003:TheevolutionoftropospherictemperaturefieldanditsrelationshipwiththeonsetofAsiansummermonsoon,J.Meteor.Soc.Japan,81(5),1201-1223.
相关成果
1.从中高纬地区环流异常、低纬地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异常、东亚局地经向环流变异和大气30~60天低频振荡活动以及热带海温异常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机制,提出了前期中高纬环流异常、低纬地区低频对流活动、东亚局地经圈环流变异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动与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关系物理图像;
2.研究了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与热带大气环流异常和ENSO循环的关系,指出了副热带环流异常在连结热带西太平洋和中纬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中的桥梁作用,揭示了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对热带气旋活动和夏季副热带高压环流异常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