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梁康,1956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学毕业后曾在江苏省江浦县城东公社同心大队插队两年。197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德文专业,1980年毕业并留校任哲学系助教。1982年随夏基松教授攻读现代西方哲学,其间得到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Kern)先生的指导,于1985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10月赴联邦德国,于弗赖堡大学哲学系随B.Rang教授研读胡塞尔(E.Husserl)现象学和近现代欧洲哲学,其间先后获得联邦比利时卢汶大学胡塞尔文库和德国诺曼基金会的奖学金。1990年7月获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存在信仰问题》。此后在联邦德国卡塞尔大学进行“大学教育与国际发展”的短期学习研究。1991年3月结束在联邦德国的学业,4月回到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1994年初调至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工作。1995年10月至1997年10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基金,在德国乌泊塔尔大学哲学系随K.Held教授以及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I.Kern教授进行客座研究,课题为《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1998年回国后调至南京大学哲学系。2002年1月调至中山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西学东渐文献馆馆长、现象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同时担任国际《胡塞尔研究》学刊编委、国际《现象学世界》丛书编委,国内《中国现象学与哲学研究》、《中国学术》等学刊,《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的编委,《胡塞尔文集》的主编。
研究方向主要偏重于西方哲学,尤其是近现代哲学和其中的现象学传统。近年来将关注范围有所扩大,涉及到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各个最主要的意识哲学(包括心智哲学、心学、唯识学、心理哲学、心性论等)研究传统和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