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一、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的思想;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取得一定创新性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
3.掌握1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并且具备初步的写作和听说能力;
4.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应确属本学科、专业范畴,要求科学、规范,涉及面不宜过宽或过窄(相当于三级学科),有研究工作基础,相对稳定,数量不宜过多。各专业要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尽可能设立在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符合本专业发展趋势的研究方向,努力使研究生的培养起点较高,跻身学科发展的前列。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时间的安排原则上为:第一、二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三学期查阅文献并进行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第四学期进行论文课题开题报告和科学研究并进行中期考核,第五、六学期主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撰写学位论文。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课程按学校统一设置,一般不作个别调整。
各学科的课程依照本要求进行设置。
课程设置按二级学科进行,要充分体现本身的特征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以及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注重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并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2学分,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其他环节三部分组成。
研究生完成学业所获总学分(含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其他环节)控制在33学分之内。其中学位课必须与所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学位课一致;非学位课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选学;其他环节是所有研究生必须完成的重要内容。
课程类别及学时参考表
类别
|
名 称
|
学位课
|
政治理论课(3学分)、第一外国语(4学分)(安排160学时)、基础理论课(4~5学分)、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6~8学分)
共计18~20学分(每学分一般安排20学时)
|
非学位课
|
各研究方向的必修课、任选课。(8~10学分),(每学分一般安排20学时)
|
其他环节
|
实践活动(2学分)
文献阅读和选题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活动(1学分)
发表论文(不计学分)
|
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闭卷或开卷,以笔试为主),按照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和其他环节的考核方式可选择考试或考查。考查可以采取笔试、读书报告、实验报告、工程设计等方式进行,并按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登记成绩。
五、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面向大学本科生,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其工作量约折合讲课16学时以上,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
2.社会实践: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调查活动由各学位点安排。社会实践计1学分。
六、学位论文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基础理论水平及专门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
根据“硕士生以课程、学位论文并重”的原则,研究生应有二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来完成学位论文。
1.硕士学位论文包括选题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撰写、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其要求必须符合学校有关文件规定。
2.学位论文的题目及技术路线应在认真做好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应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对社会发展有参考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3.有关学位论文的审核、论文的水平评价、对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等,在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各学科可以有更详细或更高的要求。
1.研究生的培养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采取指导教师个人指导与教研室(研究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提倡不同学科的专、兼职导师组成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
2.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并重的原则,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教学中应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以便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注意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
5.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管理,要将硕士生年度考核、中期考核、论文工作中监控手段有机结合,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二部分 分专业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生物化工 081703
一、培养目标
1.熟练地掌握生物化工和生物学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利用外文阅读资料、撰写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2.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意识。能利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
3.培养具有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学风严谨和为科学技术献身精神的专业人才。
4.在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前沿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上,扩大其它专业方向的发展趋势和理论的了解,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
1.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2.天然产物功能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
3.绿色产品生产工艺
4.生化反应与生物分离工程
三、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任课教师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自然辩证法
|
40
|
2
|
1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1
|
2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
英语(公共课)
|
160
|
4
|
1~2
|
陈 葆
|
外国语学院
|
|
数值分析
|
50
|
2
|
1
|
杨逢建
|
计算机学院
|
|
高等有机化学
|
50
|
2
|
1
|
周红军、宋光泉
|
化工学院
|
|
高级生物化学
|
50
|
2
|
2
|
吴国杰
|
||
化工系统工程
|
50
|
2
|
2
|
崔英德/贾振宇
|
||
生化反应工程
|
50
|
2
|
1
|
贾振宇
|
||
功能高分子化学
|
50
|
2
|
2
|
尹国强
|
||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现代仪器分析
|
40
|
2
|
2
|
刘展眉
|
化工学院
|
生物医用材料
|
40
|
2
|
1
|
韩红梅
|
化工学院
|
|
生物化工学科前沿讲座
|
20
|
1
|
2
|
崔英德、廖列文
|
化工学院
|
|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
40
|
2
|
3
|
严志云
|
化工学院
|
|
天然产物化学
|
40
|
2
|
3
|
宋光泉
|
化工学院
|
|
生化分离工程
|
40
|
2
|
1
|
葛建芳、阎杰
|
化工学院
|
|
绿色化学与化工
|
40
|
2
|
2
|
黎新明、尹国强
|
化工学院
|
|
蛋白质工程
|
40
|
2
|
3
|
阎 杰
|
化工学院
|
|
新型农用化学品生产与应用
|
40
|
2
|
1
|
杜建军
|
化工学院
|
|
超临界流体技术原理及应用
|
40
|
2
|
2
|
周新华
|
化工学院
|
|
化工数据分析处理
|
40
|
2
|
1
|
梁世强
|
化工学院
|
|
催化原理
|
40
|
2
|
2
|
廖列文
|
化工学院
|
|
化工网络资源应用与开发
|
20
|
1
|
2
|
葛建芳
|
化工学院
|
|
第二外语(日)
|
80
|
2
|
3
|
王 毓
|
外国语学院
|
|
化工专业英语
|
40
|
2
|
2
|
胡文斌
|
化工学院
|
|
行政管理
|
40
|
2
|
2
|
张文峰
|
研究生处
|
|
专业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
|
|
1
|
2~3
|
生物化工导师组
|
|
教学实践
|
|
1
|
||||
社会实践
|
|
1
|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
1
|
|
|||
同等学历必修
|
化学反应工程
生物化学
化学工艺学
|
不计学分
|
参照本科生课程设置
|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的思想。
2.掌握扎实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食品机械等方面基础理论以及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能够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取得一定创新性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并且具备初步的写作和听说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农产品加工理论与工艺技术
2.农产品保鲜及贮运理论与技术
3.农产品加工及品质控制
4.农产品、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检测
5.食品化学与食品生物化学
6.食品微生物利用与开发
7.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
1.农产品加工理论与工艺技术
2.农产品保鲜及贮运理论与技术
3.农产品加工及品质控制
4.农产品、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检测
5.食品化学与食品生物化学
6.食品微生物利用与开发
7.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
三、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任课
教师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自然辩证法
|
40
|
2
|
1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1
|
2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
英语
|
160
|
4
|
1~2
|
陈 葆
|
外国语学院
|
|
果蔬采后生理学
|
60
|
3
|
1
|
于 新
|
轻工食品学院
|
|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
|
60
|
3
|
2
|
赖 健
|
轻工食品学院
|
|
高级食品生物化学
|
60
|
3
|
1
|
白卫东
|
轻工食品学院
|
|
食品生物技术
|
50
|
2
|
2
|
刘长海
|
轻工食品学院
|
|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食品冷冻冷藏设备与技术
|
40
|
2
|
1
|
吕金虎
|
轻工食品学院
|
仪器分析
|
40
|
2
|
2
|
陈悦娇
|
轻工食品学院
|
|
食品物性学
|
30
|
2
|
1
|
王 琴
|
轻工食品学院
|
|
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
|
30
|
2
|
1
|
成 坚
|
轻工食品学院
|
|
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
|
20
|
1
|
2
|
曾晓房
|
轻工食品学院
|
|
食品微生物研究进展
|
30
|
2
|
2
|
杜 林
|
轻工食品学院
|
|
食品加工设备及进展
|
30
|
2
|
2
|
陈海光
|
轻工食品学院
|
|
应用微生物
|
30
|
2
|
1
|
邓开野
|
轻工食品学院
|
|
食品安全研究方法与进展
|
30
|
2
|
1
|
赵 婷
|
轻工食品学院
|
|
第二外语(日)
|
30
|
2
|
2
|
王 毓
|
外国语学院
|
|
专业英语
|
30
|
2
|
1
|
张宏康
|
轻工食品学院
|
|
人工环境与控制
|
30
|
2
|
2
|
丁力行
|
机电学院
|
|
热力系统仿真与优化
|
30
|
2
|
1
|
丁力行
|
机电学院
|
|
过程与装备CAD
|
30
|
2
|
1
|
朱立学
|
机电学院
|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
30
|
2
|
1
|
李雪梅
|
机电学院
|
|
检测与仪器分析
|
30
|
2
|
2
|
程建兴
|
机电学院
|
|
故障诊断
|
30
|
2
|
2
|
施俊侠
|
机电学院
|
|
食品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
30
|
2
|
2
|
吴建生
|
轻工食品学院
|
|
行政管理
|
40
|
2
|
2
|
张文峰
|
研究生处
|
|
必
修
环
节
|
学术活动
|
|
1
|
2~3
|
轻工食品学院导师组
|
|
教学实践
|
|
1
|
||||
社会实践
|
|
1
|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
1
|
||||
同等
学历
必修
|
果蔬加工学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程原理
|
不计学分
|
参照本科生课程设置
|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植物病理学 090401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创新能力的植物病理学高级专门人才。
2.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的思想。
3.掌握扎实的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植物病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能够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取得一定创新性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
4.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并且具备初步的写作和听说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真菌和植物真菌病害
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微生物资源利用
3.植物抗病机制与利用
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微生物资源利用
3.植物抗病机制与利用
三、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任课教师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自然辩证法
|
40
|
2
|
1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1
|
2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
英语
|
160
|
4
|
1~2
|
陈 葆
|
外国语学院
|
|
高级生物化学
|
60
|
3
|
1
|
蔡 马
|
生科院
|
|
植物病理生理学
|
60
|
3
|
2
|
曾永三
|
农学院
|
|
植物病原真菌学
|
60
|
3
|
1
|
向梅梅
|
农学院
|
|
高级植物病理学
|
50
|
2
|
2
|
刘开启等
|
农学院
|
|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植物病理学专业外语
|
20
|
1
|
1
|
曾永三
|
农学院
|
植物病毒学
|
40
|
2
|
2
|
冯 岩
|
农学院
|
|
植物病原细菌学
|
40
|
2
|
1
|
游春平
|
农学院
|
|
植物线虫学
|
40
|
2
|
1
|
曾永三
|
农学院
|
|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
40
|
2
|
2
|
刘开启
|
农学院
|
|
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
|
40
|
2
|
2
|
游春平
|
农学院
|
|
拉丁文
|
20
|
1
|
1
|
曾永三
|
农学院
|
|
分子生物学
|
40
|
2
|
1
|
万小荣
|
生科院
|
|
行政管理
|
40
|
2
|
2
|
张文峰
|
研究生处
|
|
必
修
环
节
|
学术活动
|
|
1
|
2~3
|
植物病理
导师组
|
|
教学实践
|
|
1
|
||||
社会实践
|
|
1
|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
1
|
||||
同等
学历
必修
|
普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植物化学保护学
|
不计学分
|
参照本科生课程设置
|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06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2.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的思想。
3.掌握扎实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能够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取得一定创新性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
4.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并且具备初步的写作和听说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热带亚热带花卉遗传育种
2.阴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3.热带亚热带花卉栽培与生理
三、课程设置
园林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任课教师 备注 学位课程 自然辩证法 40 2 1 曾学龙 人文社科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1 2 曾学龙 人文社科系 英语(公共课) 160 4 1~2 陈 葆 外国语学院 高级园林植物分类学 60 3 1 刘 念 园艺学院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60 3 2 蔡 如 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60 3 1 叶向斌 园艺学院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 60 3 2 郭春华 园艺学院 专业选修课程 第二外国语 30 1.5 1 王 毓 外国语学院 高级花卉育种学 40 2 1 周厚高 园艺学院 植物细胞工程 40 2 1 周俊辉 园艺学院 高级花卉栽培学 40 2 1 王文通 园艺学院 高级生物化学 40 2 1 蔡 马 生科院 分子生物学 40 2 1 万小荣 生科院 数量遗传学 40 2 2 胡延吉 生科院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30 1.5 1 郭春华 园艺学院 花卉保鲜与采后生理 40 2 1 何生根/盛爱武盛爱武 生科院 植物显微技术 40 2 1 肖德兴 生科院 园林植物资源与引种 40 2 2 梁 红 生科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0 1.5 2 郭春华 园艺学院 风景名胜区规划 30 1.5 2 陈晓娟 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生态学 40 2 1 黄玉源 生科院 园林施工与管理 40 2 1 蔡 如 园艺学院 计算机辅助设计 30 1.5 1 魏毓洁 城建学院 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40 2 1 韦松林 城建学院 景观生态学 40 2 2 黄玉源 生科院 风景园林艺术 40 2 1 陈晓娟 园艺学院 室内外空间形态与色彩 40 2 2 李树生 艺术学院 城镇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40 2 2 刘太雷 艺术学院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40 2 1 徐 妍/刘新周 学报/图书馆 行政管理 2 40 2 张文峰 研究生处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1 2~3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导师组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1 社会实践 1 开题、中期考核报告 1 同等学历必修 花卉学风景园林规划观赏植物生物学 不计学分 参照本科生课程设置
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方向与论文工作的需要,选修上述以外的课程。 园艺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任课教师 备注 学位课程 自然辩证法 40 2 1 曾学龙 人文社科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1 2 曾学龙 人文社科系 英语(公共课) 160 4 1~2 陈 葆 外国语学院 高级园林植物分类学 60 3 1 刘 念 园艺学院 高级植物生理学 60 3 2 何生根 生科院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60 3 1 叶向斌 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专题讨论 60 3 2 周厚高 园艺学院 专业选修课程 第二外国语 30 1.5 1 王 毓 外语系 高级花卉育种学 40 2 1 周厚高 园艺学院 植物细胞工程 40 2 1 周俊辉 园艺学院 高级花卉栽培学 40 2 1 王文通 园艺学院 高级生物化学 40 2 1 蔡 马 生科院 分子生物学 40 2 1 万小荣 生科院 数量遗传学 40 2 2 胡延吉 生科院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30 1.5 1 郭春华 园艺学院 花卉保鲜与采后生理 40 2 1 何生根/盛爱武盛爱武 生科院 植物显微技术 40 2 1 肖德兴 生科院 园林植物资源与引种 40 2 2 梁 红 生科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0 1.5 2 郭春华 园艺学院 风景名胜区规划 30 1.5 2 陈晓娟 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生态学 40 2 1 黄玉源 生科院 园林施工与管理 40 2 1 蔡 如 园艺学院 计算机辅助设计 30 1.5 1 魏毓洁 城建学院 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40 2 1 韦松林 城建学院 景观生态学 40 2 2 黄玉源 生科院 风景园林艺术 40 2 1 陈晓娟 园艺学院 室内外空间形态与色彩 40 2 2 李树生 艺术学院 城镇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40 2 2 刘太雷 艺术学院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40 2 1 徐 妍/刘新周 学报/图书馆 行政管理 2 40 2 张文峰 研究生处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1 2~3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导师组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1 社会实践 1 开题、中期考核报告 1 同等学历必修 花卉学风景园林规划观赏植物生物学 不计学分 参照本科生课程设置
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方向与论文工作的需要,选修上述以外的课程
园林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任课教师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自然辩证法 | 40 | 2 | 1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1 | 2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
英语(公共课) | 160 | 4 | 1~2 | 陈 葆 | 外国语学院 | |
高级园林植物分类学 | 60 | 3 | 1 | 刘 念 | 园艺学院 | |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60 | 3 | 2 | 蔡 如 | 园艺学院 | |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 60 | 3 | 1 | 叶向斌 | 园艺学院 | |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 | 60 | 3 | 2 | 郭春华 | 园艺学院 | |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第二外国语 | 30 | 1.5 | 1 | 王 毓 | 外国语学院 |
高级花卉育种学 | 40 | 2 | 1 | 周厚高 | 园艺学院 | |
植物细胞工程 | 40 | 2 | 1 | 周俊辉 | 园艺学院 | |
高级花卉栽培学 | 40 | 2 | 1 | 王文通 | 园艺学院 | |
高级生物化学 | 40 | 2 | 1 | 蔡 马 | 生科院 | |
分子生物学 | 40 | 2 | 1 | 万小荣 | 生科院 | |
数量遗传学 | 40 | 2 | 2 | 胡延吉 | 生科院 |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 30 | 1.5 | 1 | 郭春华 | 园艺学院 | |
花卉保鲜与采后生理 | 40 | 2 | 1 | 何生根/盛爱武 盛爱武 | 生科院 | |
植物显微技术 | 40 | 2 | 1 | 肖德兴 | 生科院 | |
园林植物资源与引种 | 40 | 2 | 2 | 梁 红 | 生科院 |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30 | 1.5 | 2 | 郭春华 | 园艺学院 | |
风景名胜区规划 | 30 | 1.5 | 2 | 陈晓娟 | 园艺学院 | |
园林植物生态学 | 40 | 2 | 1 | 黄玉源 | 生科院 | |
园林施工与管理 | 40 | 2 | 1 | 蔡 如 | 园艺学院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30 | 1.5 | 1 | 魏毓洁 | 城建学院 | |
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 40 | 2 | 1 | 韦松林 | 城建学院 | |
景观生态学 | 40 | 2 | 2 | 黄玉源 | 生科院 | |
风景园林艺术 | 40 | 2 | 1 | 陈晓娟 | 园艺学院 | |
室内外空间形态与色彩 | 40 | 2 | 2 | 李树生 | 艺术学院 | |
城镇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 40 | 2 | 2 | 刘太雷 | 艺术学院 | |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40 | 2 | 1 | 徐 妍/刘新周 | 学报/图书馆 | |
行政管理 | 2 | 40 | 2 | 张文峰 | 研究生处 | |
必修 环节 | 学术活动 | 1 | 2~3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导师组 | ||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 1 | |||||
社会实践 | 1 | |||||
开题、中期考核报告 | 1 | |||||
同等学历必修 | 花卉学 风景园林规划 观赏植物生物学 | 不计学分 | 参照本科生课程设置 |
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方向与论文工作的需要,选修上述以外的课程。
园艺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任课教师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自然辩证法 | 40 | 2 | 1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1 | 2 | 曾学龙 | 人文社科系 | |
英语(公共课) | 160 | 4 | 1~2 | 陈 葆 | 外国语学院 | |
高级园林植物分类学 | 60 | 3 | 1 | 刘 念 | 园艺学院 | |
高级植物生理学 | 60 | 3 | 2 | 何生根 | 生科院 | |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 60 | 3 | 1 | 叶向斌 | 园艺学院 | |
园林植物专题讨论 | 60 | 3 | 2 | 周厚高 | 园艺学院 | |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第二外国语 | 30 | 1.5 | 1 | 王 毓 | 外语系 |
高级花卉育种学 | 40 | 2 | 1 | 周厚高 | 园艺学院 | |
植物细胞工程 | 40 | 2 | 1 | 周俊辉 | 园艺学院 | |
高级花卉栽培学 | 40 | 2 | 1 | 王文通 | 园艺学院 | |
高级生物化学 | 40 | 2 | 1 | 蔡 马 | 生科院 | |
分子生物学 | 40 | 2 | 1 | 万小荣 | 生科院 | |
数量遗传学 | 40 | 2 | 2 | 胡延吉 | 生科院 |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 30 | 1.5 | 1 | 郭春华 | 园艺学院 | |
花卉保鲜与采后生理 | 40 | 2 | 1 | 何生根/盛爱武 盛爱武 | 生科院 | |
植物显微技术 | 40 | 2 | 1 | 肖德兴 | 生科院 | |
园林植物资源与引种 | 40 | 2 | 2 | 梁 红 | 生科院 |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30 | 1.5 | 2 | 郭春华 | 园艺学院 | |
风景名胜区规划 | 30 | 1.5 | 2 | 陈晓娟 | 园艺学院 | |
园林植物生态学 | 40 | 2 | 1 | 黄玉源 | 生科院 | |
园林施工与管理 | 40 | 2 | 1 | 蔡 如 | 园艺学院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30 | 1.5 | 1 | 魏毓洁 | 城建学院 | |
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 40 | 2 | 1 | 韦松林 | 城建学院 | |
景观生态学 | 40 | 2 | 2 | 黄玉源 | 生科院 | |
风景园林艺术 | 40 | 2 | 1 | 陈晓娟 | 园艺学院 | |
室内外空间形态与色彩 | 40 | 2 | 2 | 李树生 | 艺术学院 | |
城镇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 40 | 2 | 2 | 刘太雷 | 艺术学院 | |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40 | 2 | 1 | 徐 妍/刘新周 | 学报/图书馆 | |
行政管理 | 2 | 40 | 2 | 张文峰 | 研究生处 | |
必修 环节 | 学术活动 | 1 | 2~3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导师组 | ||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 1 | |||||
社会实践 | 1 | |||||
开题、中期考核报告 | 1 | |||||
同等学历必修 | 花卉学 风景园林规划 观赏植物生物学 | 不计学分 | 参照本科生课程设置 |
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方向与论文工作的需要,选修上述以外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