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战略部署,聚焦国家对重大科技攻关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教育部特批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博士研究生招生储才专项,创新构建以本硕博直读、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为基础的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以及双导师与多导师合作指导的跨界交叉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本储才专项重点聚焦谢和平院士团队在深地深海深空能源资源开发、碳中和CCUS/ZC-DCFC/SOEC低碳能源技术、中低温地热发电/海水直接制氢、及安全高效大规模储能等重点领域的前沿探索、颠覆性技术及多学科交叉方向上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根据《深圳大学以“申请-审核”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方案》(深大〔2014〕303号)及《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申请创新成果标准规定》(深大校发〔2021〕152号)的要求,现将本储才专项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实施细则公布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二)以导师和学科之间适度竞争激发生源质量提升的内在动力。
(三)全过程应公开、公平、公正。
二、招生专业、招生方式及拟招人数
2024年招生类型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导师及拟招人数详见下表:
招收专业代码、名称及方向 |
拟招人数 |
招生导师 |
081400土木工程 (方向包括: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原位岩石力学、工程扰动岩石动(静)力学、深空物质颗粒运移演化、月球采矿、深地深海深空保真取芯探矿、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地热能源化利用、CCUS与低碳技术、ZC-DCFC/SOEC/SOFC低碳能源等) |
20 |
谢和平、董必钦、龙武剑、高明忠、朱建波、王险峰、洪舒贤、刘军、安森友、李存宝、李铭辉 校外联合培养导师: Derek Elsworth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Jian Zhao (Monash University) Ranjith Gamage (Monash University,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Zongping Shao (Curtin University) Zhengmeng Hou (Clausth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ahid Niasar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eng Ni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University) 鞠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周宏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张茹(四川大学) 谢亚辰(四川大学) 刘涛(四川大学) |
070300化学 080300光学工程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3Z2光机电工程与应用
|
5 |
谢和平院士团队联合其它学院学术导师: 徐坚(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 黄惠(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刁东风(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光机电工程与应用 何传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 陈嘉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 |
三、申请条件
(一)须具备《深圳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各项条件。
(二)外语水平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通过CET-4或CET-6(成绩达到425分);2、托福(TOEFL)成绩达到75分以上(老TOEFL达到550分);3、雅思(IELTS)成绩达到6分以上;4、PETS5级合格证;5、GRE1200分以上(新标准310分);6、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或博士学位;7、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
(三)通过“申请-考核”制方式申请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申请条件中(一)、(二)的要求。
2、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或境内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认证报告。
3、除硕士毕业于世界前200名院校(最新QS排名)的申请者外,须至少有一项属于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正式取得的公开出版、发表、授权或已通过其他形式获得社会确认的成果(不包括学位论文)。成果应当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并可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正式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负责人正面批复的智库成果报告、一定级别的科研获奖以及其他经招生专业认定的创新成果等。成果为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学术论文的,申请者本人应当是作者署名前两位的作者。申请者本人是第二作者的,其研究生导师应当是成果的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多通讯作者学术论文以及成果为其他形式等情况的,署名认定方法按照各学院(部、中心、实验室)、研究院有关学科规定执行。
4、同意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确定拟录取后不允许更改录取类别。录取前须将组织关系、人事档案等转入深圳大学档案馆,否则不予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通过硕博连读方式申请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申请条件中(一)、(二)的要求。
2、本校在读二年级(2022年9月入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现读硕士专业属于申请专业的相关或相近专业,已通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潜力,获硕士导师的同意和推荐。
3、硕博连读考生仍需参加硕士阶段的中期考核。
(五)通过本硕博直读(学制:3+1+5年,2025秋季入学)方式申请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申请条件中(一)、(二)的要求。
2、在读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或四年级全日制本科生且具备推免研究生资格。
四、选拔流程
(一)个人申请
考生需提前与报考导师取得联系,向报考导师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报考。
1、网上报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需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bsbm)上自行报名。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5月30日。
2、提交材料。申请者须在2024年5月30日前(以邮戳为准),将以下申请材料使用EMS(或顺丰快递)邮寄至专项招生工作组办公室(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星楼8楼,收件人:陈老师,电话:13922808164)。以下各项如非特别说明,本硕博直读、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申请者均需提交:
(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申请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bsbm),进行网上报名,打印后本人签名确认);
(2)硕博连读申请者提交《深圳大学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申请-考核”制申请者提交《深圳大学2024年“申请-考核”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本硕博直读申请者提交《深圳大学2024年本硕博直读研究生申请表》。
(3)硕博连读、应届硕士毕业生申请者提交《深圳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政审(现实表现)材料》,由本人所在学院党委填写(申请时可暂不提供此项,但通过复试以后必须按照表格要求提交);
(4)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在读证明,本校在读硕士生可不需要),硕博连读申请者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应含学生个人信息、照片及注册情况);本硕博直读申请者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应含学生个人信息、照片及注册情况);
(5)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需加盖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公章),硕博连读申请者提交研究生院出具的第一学年成绩打印单原件;本硕博直读申请者提供本科课程成绩单原件(需加盖本科生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6)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硕博连读、本硕博直读申请者不需要);
(7)至少两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人员的书面推荐书(推荐书需使用我校提供的模板);
(8)提交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见申请表);
(9)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新TOEFL成绩单、IELTS成绩单、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位证书等):
(10)获奖证书复印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成果的证明材料;
(11)三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硕博连读申请者不需要提交);
(12)第二代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13)相关表格模板详见附件。
申请者保证上述材料的真实、准确,对提供虚假、不实信息的申请者,一经查实一律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3.申请者登录《2024年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系统》(http://ehall.szu.edu.cn/gsapp/sys/bsyjsbmszu/login/goLogin.do)根据报名信息简表报名号注册后,按系统提示要求进行填报及上传申请材料(电子版)。如有多个报名号的申请者,以最终提交申请材料的报名号为准。申请者务必在此报考系统上进行相关操作。
(二)资格审查
收到申请者的材料后,本储才专项工作组将组织不少于3人对照报考条件进行申请资格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报研招办,研招办对审查结果进行抽查后,并统一向社会公示。
(三)导师推荐
本储才专项工作组将申请者材料交给申请者所报考的导师,导师审核申请者材料,提供推荐意见并对同时报考本人的申请者进行排序。本环节工作组尊重导师的招生自主权。
(四)专家初审,确定复试考核名单
本储才专项成立专家组,根据所制定的相关实施细则,对申请者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并对申请者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初步评价,进行筛选。专家组结合招生导师意向,按一定的差额复试比例,确定进入复试考核环节的申请者名单。没有导师推荐的申请者不进入复试考核环节。拟进入复试考核环节申请者名单在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可进入复试考核环节。
(五)复试考核(综合面试)
本储才专项将组织专家进行学科复试考核,具体时间、地点、考核方式将提前通知考生,并在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考核具体要求如下:
1、考核内容包括外语水平(100分)、专业素质(100)、研究潜力(200分)及综合能力(100分)四部分共500分,重点考核申请人科研创新能力和是否具备本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的潜能、素质以及考察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将对申请人的思想政治、心理、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2、考核过程中,每位申请者需展示个人简介、学习成绩、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等,考核专家分别从外语水平(100分)、专业素质(100)、研究潜力(200分)、综合能力(100分)四个方面对申请者进行打分,去除最高、最低分取平均(保留两位小数)为申请者的最终分数。推荐导师可补充介绍相关情况,但在讨论打分时须回避。
3、考核过程规范且全程录像,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有现场记录,成绩和评语。
4、2024年6月上旬(以具体实施时间为准)前,学院根据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低于300分不予录取)向学校提交拟录取名单,并上报相关材料到研招办。
五、监督机制
(一)信息公开。本储才专项将按要求公开招生政策、招生章程、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申请者申请资格、申请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同时,将及时在本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布相关实施细则,及招生人数和参加考核的所有申请者的相关信息。拟录取名单公示期间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专门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申请者不得录取。
(二)申请者应如实提供申请材料。如发现申请者提交虚假材料、作弊或有其它违纪行为的,依情节严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将给予严肃处理,由此造成不能录取或其他相关后果的,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三)各考核成员须遵守学术、职业道德规范。
六、其他说明
凡通过本专项与谢和平院士团队进行跨界学科交叉而联合招收的博士研究生,按照“一生源、一方向、一协议”的原则进行联合培养,即一个博士生源对应一个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并签订一份联合培养具体方案协议。博士生研究方向应与谢和平院士团队主要前沿探索、重点领域及跨界交叉学科方向紧密结合。本储才专项博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全流程(选题、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由谢和平院士团队负责组织并全程参与,并采用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以及双导师与多导师合作指导的跨界交叉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谢和平院士团队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储才专项工作组
2024年5月7日
- 附件【附件1:深圳大学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doc】已下载118次
- 附件【附件2:深圳大学2024年“申请-考核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doc】已下载290次
- 附件【附件3:深圳大学2024年“本硕博直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doc】已下载34次
- 附件【附件4:深圳大学2024年报考攻读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书.doc】已下载216次
- 附件【附件5:调档承诺书(非定向就业).doc】已下载125次
- 附件【附件6:政审材料现实表现表(模板).doc】已下载1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