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病理学教授(二级),主任法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现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国家重点学科病理教研室主任、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法人/机构负责人、中国病理医师协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与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职业与环境病理学组组长、卫健委尘肺病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毒性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国际合作平台食管癌分子遗传国际合作平台负责人。先后主持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并列主持人,主编中英文病理学教材6部。国家强制性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 25-2014)项目与出版配套诊断图谱负责人;新冠肺炎病理尸检操作指南专家共识起草牵头人。主讲的病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广东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广东省首届特支名师,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陈茂怀,教授,病理医师,现任汕头大学党委常委、医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病理学专业教学、科研及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医学论文近80篇,2001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2014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2017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1998年获广东省优秀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服务队优秀指导老师,2017年获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红棉奖”。汕头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
田东萍,医学博士,博士后,任病理学教授18年,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形态实验中心主任。第三、第四届广东省病理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省临床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广东省精准医学会分子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瑞典隆德大学访问学者。在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教研室医、教、研 三个岗位上工作37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人民卫生出版社英文《图解病理学》教材副主编。全国教改系统整合教材--《人体形态学》、《肿瘤学》编委。第七届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获得者,汕头大学医学院首届教学名师。主要从事肿瘤病理学和猝死病理学研究。专注肿瘤发生早期事件的探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各一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十五攻关重大专项1项。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共同作者和通信作者SCI 收录论文10余篇。
郑少燕,高教研究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党总支委员,医学学士。参与本科医学教育的病理学、健康与社会、人类生殖-性-发育与生长学、疾病机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病理学、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等。
顾江,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汕头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现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曾任中国病理医师协会会长及名誉会员,中国基础医学教育学会会长,曾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病理系主任。英国皇家医学研究生院病理学博士、美国NIH博士后。回国前曾在美国数所大学和研究所任教和进行科研工作,曾任美国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正教授,曾任美国新泽西州底博拉心肺研究所所长。1995年至今担任美国SCI病理学杂志(现名Applied Immunohistochemistry & Molecular Morphology)的主编。长期从事分子形态学和分子病理学领域研究,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奖励和研究基金,已在SCI杂志上发表170余篇学术论文,7本英文病理专著,名列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录(医学类)。
许丽艳,汕头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汕头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肿瘤分子病理学,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潮汕沿海地区高发肿瘤分子生物学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负责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医学院校8年制/7年制国家规划教材《生物信息学》编委,汕头市优秀教师。
李晓昀,副教授,博士,全英授课资格教师,“九三学社”社员。主要从事病理学专业教学。2004-2006年期间曾先后赴复旦大学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进行食管癌遗传背景的合作研究。201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皮肤病研究中心访学一年。参与《疾病机制模块、消化与营养模块和机体平衡模块PBL案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年)的编写和全英课程上线项目《学堂在线国际版》的病理学总论录制。
张国红,医学博士,病理学副教授,法医病理鉴定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病理学教研室副主任。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博士后;北京大学--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的研究方向:皮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易感分子基础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先后在J Clin Oncol,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J Invest Dermat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
刘淑慧,医学博士,病理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病理学教研室副主任、消化营养模块课程负责人。英国牛津大学Weatherall分子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教学项目,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教学论文多篇,参编病理学教材1部。教育部高校在线国际平台建设项目《病理学总论》负责人,广东省一流课程《病理学》第二负责人。
耿义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分子病理实验室,主要从事肿瘤免疫,神经免疫,高通量测序和液体活检方面的研究,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Baylor Scot & White Research Center做访问学者。至今发表论文39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共承担了五项基金项目,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和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各一项,均已结题,培养硕士研究生两名。
黄国韦,博士/硕导,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副导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美国UCLA Cedar Sinai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其研究方向包括:1)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异常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2)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异常表达与食管癌放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研究;3)食管癌肿瘤免疫。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林润华,病理学讲师,硕导,医学博士,法医病理鉴定人,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病理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和法医病理鉴定工作。参与本科生、“5+3”一体化和硕士研究生的病理学专业课教学工作。作为分册主编编写《疾病机制模块、消化与营养模块和机体平衡模块PBL案例》;参与学堂在线国际版课程General Pathology教学视频的录制。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家族性食管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及贲门肠上皮化生的分子机制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刘茜,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获得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2017年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的申请,结题以及课题研究,2019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两篇,其中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发表于胃肠道TOP杂志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18)。目前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遗传变异的研究并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参与汕头大学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物证组相关工作,2019年获得物证鉴定人资格。
雷治今,医学博士,临床病理医师,病理学讲师,法医病理鉴定人。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临床病理诊断、科研和法医病理鉴定工作。研究方向为从转录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DNA甲基化变异揭示食管癌癌变分子机制。2018年6月参加曼尼托巴大学加拿大医学生健康论坛(CSHRF)。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八届中国病理年会摘要1篇。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教学秘书:李端琳、赵淑坤
技术人员:许泽鑫、林雯婷、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