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刘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19-05-05

更新日期:2019年4月5日
姓 名 刘佳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1年1月 籍贯 辽宁沈阳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医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副院长 Email mcliujia@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 510006
通讯地址 广州市番禺区外环东路382号华南理工大学
单位电话 **
个人主页 http://www2.scut.edu.cn/med/jsxx/list.htm?teacherId=130


个人简介
刘佳,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9年-1994年在日本癌症研究所和瑞士洛桑大学留学并获医学博士。曾任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和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终审专家。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肿瘤学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每年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导论和神经科学课程。此外,还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辽宁省教学名师和大连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工作经历
1984-1986:沈阳红十字会医院,医师
1987-1989:辽宁基础医学研究所,助教
1994-2000:沈阳医学院,生物教研室教授
2001-2015:大连医科大学教授
2016-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
教育经历
1978-1983: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1989-1992:日本癌症研究所,博士
1992-1994:洛桑大学医学院,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1] 《细胞黏附分子CD44对人癌细胞转移的促进作用》
李宏, 刘佳,郭丽,江岩,罗阳,李俊伟
96年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1等奖(96019-2)
[2] 《细胞黏附因子CD44与恶性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
李宏, 刘佳,郭丽,江岩
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3等奖(**-2)
[3/4]《IL-6类细胞因子在人癌组织内的表达及其临床肿瘤学意义》
刘佳,李宏,郭丽,罗阳,江岩,李俊伟
98年沈阳市科技进步1等奖(98-1-11-1)
9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3等奖 (99卫-3-31-01)
[5] 《IL-6类细胞因子对髓母细胞瘤的生物学作用》
刘佳,李宏,郭丽,罗阳,江岩,李俊伟
98年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2等奖(98100-1)
[6] Molecular effects of retinoic acid on th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medulloblastoma cells
An Excellent presentation and Travel Award 2000年国际预防肿
瘤学大会优秀论文奖(日内瓦,瑞士)
[7] 《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赵长林,徐惠绵,刘佳,李宏,孔垂泽
04年大连市科技进步1等奖 (04-1-12-03)
[8] 《冰冻组织特定区域的核酸/蛋白提取和组织芯片制作》
李宏,刘佳,孔庆友,孙媛,张开立
2006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2006F-3-11-02)
[9] 《髓母细胞瘤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刘佳,李宏,王茜,孙媛,陈晓燕
2008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Z-2-4-01)
[10] 《髓母细胞瘤分化和凋亡的化学诱导及其分子机制》
   刘佳,李宏,王茜,孙媛,孔庆友,吴茉莉,马景昕,张开立
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P0801)
[11] 《胃癌转移相关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李宏,刘佳,孙媛,孔庆友,张开立,马景昕,李岩,吴茉莉,
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J-2-56-02)
[12] 《基于脑肿瘤的白藜芦醇抗癌机制和治疗学研究》
刘佳 李宏 王茜 舒晓宏 程晓馨 吴茉莉 马景昕 于丽君
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J-2-60-01)
[13] 《白藜芦醇的抗癌特点和肿瘤治疗学价值》
刘 佳,程晓馨,舒晓宏,钟丽霞,李培楠,张开立,
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J-3)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1. 中华医学会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2.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和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3. 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终审专家
研究领域
1.脑肿瘤生长、分化和凋亡的相关基因及其调控
2.白藜芦醇的肿瘤实验和分子治疗学及其转化肿瘤学意义
3. 甲状腺癌实验和分子治疗学学意义
4. 肿瘤类器官与个体化治疗
科研项目
1.94年辽宁省科委博士启动基金(编号:94-2)
2.94年国家教委科研基金(95-09)
3.9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4年卫生部科研基金(92-1-076)
5.95年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Q-9605)
5.95年沈阳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
6.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8.96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962225)
9.96年辽宁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963010)
10.97年辽宁省科委国际合作项目(**)
11.97年辽宁省科委基金(**)
12.97年沈阳市科委重点科研基金(9734)
13.9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14.99年沈阳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
15.2000年国家中医药局基金(2000-J-P-26)
16.2002年大连市科委课题
17.2002年中澳国际合作项目
18.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万)
19.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万)
20.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万)
21.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万)
22.2013年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2万)
22.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10万)
发表论文
1、Xia Si-Lin, Wu Mo-Li, Li Hong, Wang Jia-Hui, Chen Nan-Nan, Chen Xiao-Yan, Kong
Qing-You, Sun Zeng, Liu Jia.* CRABP-II- and FABP5-independent responsiveness of human glioblastoma cells to all-trans retinoic acid. Oncotarget. 20; 6(8):5889-902, 2015.
2、Shu Xiao-Hong, Wang Li-Li, Li Hong, Song Xxue, Shi Sun, Gu Jia-Yao, Wu Mo-Li, Chen Xiao-Yan, Kong Qing-You, Liu Jia.* Diffusion efficienc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resveratrol administered to rat brain by different route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Neurotherapeutics.12:491-501, 2015.
3、Zhong Li-Xia, Li Hong, Wu Mo-Li, Liu Xiao-Yu, Zhong Ming-Jun, Chen Xiao-Yan, Liu Jia*, Zhang Yang. Inhibition of STAT3 signaling as critical molecular event in resveratrol-suppressed ovarian cancer cells. J Ovarian Res, DOI: 10.1186/s13048-015-0152-4, 2015.
4、Zhang Peng, Li Hong, Yang Bin, Yao Yuan-Yuan, Zhong Li-Xia, Chen Xiao-Yan, Kong Qing-You, Wu Mo-Li, Li Cong, Liu Jia.* PIAS3, SHP2 and SOCS3 expression patterns in cervical cancers: relevance with activation and resveratrol-caused inactivation of STAT3 signaling. Gynecol Oncol., 139:529-535, 2015
5、Zhong Li-Xia, Zhang Yang, Wu Mo-Li, Liu Yan-Na, Zhang Peng, Chen Xiao-Yan, Kong Qing-You, Liu Jia,* Li Hong. Resveratrol and STAT inhibitor enhance autophagy in ovarian cancer cells. Cell Death Discovery 2:15071, 2016.
6、Song Xue, Shu Xiao-Hong, Sha Lin, Bian Jie, Wang Li-Li, Gu Jia-Yao, Shi Shun, Li Pei-Nan, Wu Mo-Li, Wang Qian, Chen Xiao-Yan, Kong Qing-You, Zhang Peng, Li Hong, Liu Jia.*Lumbar puncture-administered resveratrol inhibits STAT3 activation, enhancing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 orthotopic rat glioblastomas. Oncotarget, 7 (46): 75790-75799, 2016.
7、Li Cong ,Li Hong , Zhang Peng, Yu Li-Jun, Huang Tian-Miao,Song Xue , Kong Qing-You, Dong Jian-Li, Li Pei-Nan, Liu Jia.* SHP2, SOCS3 and PIAS3 expression patterns in medulloblastomas: Relevance to STAT3 activation and resveratrol-suppressed STAT3 signaling.Nutrients 9(1), 3 doi:10.3390/nu**, 2017.
8、Yi-Tian Li, Xiao-Ting Tian, Mo-Li Wu, Qing-You Kong, Xiao-Xin Cheng, Guang-Wen Zhu, Jia Liu, Hong Li. Resveratrol suppresses growth and enhances retinoic acid sensitivity of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cells. Int. J. Mol. Sci. 2018, 19, 1030.
9、Zheng Xu, Jia Bin,Song Xue, Kong Qing-You, Wu Mo-Li, Li Hong, Liu Jia* . Resveratrol delayed carcinogen-induced rat thyroid tumorigenesis. Nutrients 2018, 10, 279.
10、Zheng Xu, Jia Bin, Tian Xiao-Ting, Song Xue, Wu Mo-Li, Kong Qing-You, Li Hong, Liu Jia.* Corre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levels with resveratrol sensitivities of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cells. Oxid Med Cell Longvit,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1、un-Hua Nie 1, Hong Li 2, Mo-Li Wu 2, Xiao-Min Lin 1 , Le Xiong 1 and Jia Liu Differential Exosomic Proteomic Patterns and TheirInfluence in Resveratrol Sensitivities ofGlioblastoma Cells,Int. J. Mol. Sci. 2019, 20, 191
出版专著和教材
1、《医学科学导论》8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2010年
2、《图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主译,2011年
3、《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主编,2012年
4、《医学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主编,2014年
5、《医学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主编,2019年
6、《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2014年
7、《医学细胞生物学》8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2014年
8、《医学细胞生物学》5年制首轮英文版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2015年
9、《医学细胞生物学》5年制规划教材,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副主编,2017年
10、参编8部国家规划教材
科研创新
1.《冰冻组织目的区域的定点捕获、核酸/蛋白提取及组织微阵列(芯片)制作技术》(国家发明专利ZL**;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 92488;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8;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6.60;授权号:ZL**3.50)
2. 《高密度阵列式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储存装置及实验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7.8)
教学活动
承担医学课程细胞生物学教学。
指导学生情况
华南理工大学博导、硕导,在读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博士研究生1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2名。
我的团队
张小勤,香港大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讲师,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研究工作。过去5 年,在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和转录组分析领域发表SCI 论文15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等项目。
近3 年发表的论著:
1、Zhang XQ, Sun S, Lam KF, Kiang KM, Pu JK, Ho AS, Lui WM, Fung CF, Wong TS, Leung GK. A long non-coding RNA signature in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predicts survival. Neurobiol Dis. 2013; 58: 123-31.
2、Zhang XQ, Leung GK. Long non-coding RNA in glioma: functional roles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Neurochem Int. 2014; 77:78-85.
3、Zhang XQ #, Kiang KM#, Wang YC, Pu JK, Ho A, Cheng SY, Lee D, Zhang PD, Chen JJ, Lui WM, Fung CF, Leung GK. IDH1 mutation-associated long non-coding RNA expression profile changes in glioma. J Neurooncol. 2015 Nov;125(2):253-63.
4、Kiang KM, Zhang XQ, Leung GK. Long non-coding RNAs: the key players in glioma Pathogenesis. Cancers. 2015 29;7(3):1406-24.
5、Wong KY, Li ZH, Zhang XQ, Leung GK, Chan CF, and Chim CS.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a long non-coding RNA KIAA0495 in multiple myeloma. Mol Cancer. 2015; 14: 175.
6、Lee D, Sun S, Zhang XQ, Zhang PD, Ho A, Kiang MY, Fung CF, Lui WM, Leung GK. MicroRNA-210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Chaperones in the Regulation of Chemoresistance in Glioblastoma. J Cancer. 2015; 6(3):227-232.
# co-First author
7、Jun-Hua Nie 1, Hong Li 2, Mo-Li Wu 2, Xiao-Min Lin 1 , Le Xiong 1 and Jia Liu Differential Exosomic Proteomic Patterns and TheirInfluence in Resveratrol Sensitivities ofGlioblastoma Cells,Int. J. Mol. Sci. 2019, 20, 191
熊乐博士、聂俊华硕士和林晓敏硕士均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具备从事研究的良好专业背景。
相关话题/医学 细胞生物学 基金 细胞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