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基础会计学的内容和结构是紧密围绕会计学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行设计和安排的。本课程一方面吸取我国会计学教育领域早期提出的资金运动观点,另一方面吸收了国外会计教材中所强调的会计循环观念,将代表资金运动的企业经济业务循环与企业程序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目前《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循环、会计基本方法、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基本理论四大体系。
会计循环是指会计从取得有关原始凭证,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一直到编制会计报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程序,它强调的是会计处理过程和步骤。
会计基本方法是指在这一会计循环过程中,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如采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方法来完成将会计的原始凭证加工成有用的会计信息的,它强调的是会计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也称之为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
而会计基础理论则包括会计的六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会计平衡原理、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等,通过学习财务信息的品质特征、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准则和部份具体会计准则及程序,构建起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学会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技能,具备阅读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能力。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则要求在专业思想和专业基础等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阐述会计的基本原理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特点是实务性较强,要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务并重,使学生不但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概念,而且能熟练地运用会计的方法技能。
本课程计划授课60课时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及其与社会环境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具有双重特征,即它既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社会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会计根源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追求资源运用的最大效益,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共同性因素。
三、会计与现代企业管理
会计提供的信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指会计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传统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现代会计的职能,一是反映,二是监督,三是参与经济预测和经营决策。
二、会计的任务
会计任务指进行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任务。
三、会计职能与会计任务的关系
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和方法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指会计的内容。企业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是它们在进行经营活动或业务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形成的会计要素。
二、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指为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完成会计任务而采用的各种程序,方法的总称。
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七种。
第四节 会计学科、会计职业和会计的主管机关及专业性团体
一、会计学科
(一)会计学
(二)会计学科体系
二、会计职业
会计人员从事的职业,大体分为三类,即:注册会计师,企业会计和行政事业会计。
三、会计的主管机关
我国的会计主管机关是政府的财政部门
四、会计专业团体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方程
本章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构成要素。会计要素亦称经济业务的标的物。
企业会计有六个要素:
一、资产
资产指企业单位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且具有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按其性质和特点,又可划分为六类,即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负债
负债指企业由于以往的经济行为而发生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的结算必将引起企业资源的外流。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按其性质和特点又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四类。
四、收入
收入主要指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五、费用
费用主要指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六、利润
利润指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第二节 会计方程式
一、会计方程式
上述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数量上的互相关系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方程式只反映三个会计要素,由于利润是新增加的所有者权益,而利润是一定期间的收入减费用的差额,因此上述会计方程式也可列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二、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方程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指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上述会计方程式的内容必然不断发生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方程式诸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经济业务引起会计方程式变化的九种类型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方程
本章学习帐户和复式记帐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分类核算的意义与会计科目
为了满足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会计必须进行分类核算,这就要对会计要素进行科学的分类。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
二、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
各类企业通用的会计科目和不同类型企业特有的会计科目。
三、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四、会计科目的分级
总分类核算科目和明细分类核算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子目)和三级科目(细目)。
五、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第二节 帐户
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来分类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帐载体。
一、帐户的一般格式
一般帐户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简化格式的“丁”字型帐户。
二、帐户的结构
在采用借贷记帐法的情况下,帐户的结构是由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资产类帐户的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收入类帐户的结构;费用支出类帐户的结构。帐户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复式记帐
一、复式记帐法的概念
所谓语复式记帐法,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帐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记帐方法。
二、借贷记帐法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其特点是,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和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帐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
借贷记帐法的要点:
1.借记帐法的记帐符号
2.借记帐法的帐户分类
3.借记帐法的帐户结构
4.借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三、帐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编写会计分录的方法是先借后贷,左右错开。实务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帐凭证来完成的。
第四章 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
本章学习填制审核会计凭证与登记帐簿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1.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可划分为外来的和自制的两种;按其填制和使用方法可划分为一次性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三种。
2.记帐凭证
记帐是由会计部门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的,确定会计分录,作为记帐直接依据2的会计凭证。
记帐凭证按其合作方法可划分为单式记帐凭证和复式记帐凭证两种;复式记帐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又可分为专用记帐凭证和通用记帐凭证两种。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一)原始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
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填制及时,于续完备。
(三)原始凭证的审查
三、记帐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一)记帐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
(二)记帐凭证的填制
1.收款凭证的填制
2.付款凭证的填制
3.转帐凭证的填制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二节 会计帐簿
一、会计帐簿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帐簿的意义
(二)帐簿的种类
会计帐簿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序时帐簿,分类帐簿和备查帐簿三种;按其外表形式可划分为订本式帐簿,活页式帐簿和卡片式帐簿三种,按其格式可划分为三栏式帐簿、数量金额帐簿、式和多栏式帐簿三种。
序时帐簿又称日记帐,又可分为普通日记帐和特种日记帐两种。分类帐簿又可分为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两种。
二、帐簿的设置和登记
(一)日记帐的设置和登记
(二)总分类帐的设置和登记
(三)明细分类帐的设置和登记
三、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的平行登记
由于总分类帐与明细分类帐之间存在着统制与被统制的关系,对它们必须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同一经济业务,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总分类帐户及其所属明细分类帐户中作期间相同,方向一致,金额相等的记录。
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平行登记方法的要点及举例。
四、帐簿启用和登记的规则
五、帐簿的保管
第三节 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的意义、组成、保存和销毁。
第五章 存货的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
本章学习存货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 存货的盘存制度
一、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是指期末通过实物盘点,确定存货的结余数量,并据以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存货发出成本的一种方法。
实地盘存制下存货成本的计算公式及举例。
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二、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就是存货设明细帐,存货日常发生的增减变动,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在帐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帐面上结出存货的结余数。
永续盘存制下存货发出成本的计算方法及举例。
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
第二节 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主要是通过对实物和现金的实地盘点,来确定有关资产的实有数,并查明帐存数上有数,并查明帐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二、财产清查的组织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四、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财产清查结果财务处理的帐户设置,处理程序及举例。
第六章 会计循环(上):日常经济业务的分录与过帐
本章至第八章,以商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阐述会计循环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本部分学习,能较熟练地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一节 会计循环概述
会计工作具有周期性,每个会计期间的工作,都是从分录开始,至结算编表为止,各项工作周始复始,连续不断,这就是会计循环。
一个会计期间的工作,可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录、过帐、试算、调整、结帐、编表一。
第二节 商品流通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及其分录
一、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
专门从事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是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
商品流通企业与其经营活动相联系的日常主要经济业务。
二、商品购进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购进业务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及分录举例。
三、商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销售业务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及分录举例。
四、商品流转税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流转税含: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商品流转税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及分录举例。
五、费用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流通企业的费用,按其性质和用途分为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个部分。
经营费用的组成内容,其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及分录举例。
管理费用的组成内容,其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及分录举例。
财务费用的组成内容,其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及分录举例。
六、日常其他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设备购置业务的会计处理
(三)购入经营用材料物资的会计处理
(四)其他业务收支的会计处理
(五)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
(六)利润分配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分类帐的设置及过帐
所谓过帐,就是根据会计凭证中确定的会计分录将经济业务转记于分类帐的相关帐户之中。
分类帐设置及过帐举例。
第七章 会计循环(中):试算平衡与帐项调整
第一节 日常帐簿记录的试算平衡
一、试算的意义及其依据的原理
试算平衡是一种验算方法,即根据会计平衡原理,对各帐户记录的金额进行平衡试算,以检查帐户记录是否正确。
试算平衡的原理。
二、试算表的设计
三、试算表的编制方法及其举例
四、试算表的作用
五、试算结果的查核
六、更正错帐的方法
1.划线更正法
2.补充登记法
3.红字冲销法
第二节 权责发生制和帐项调整
一、会计基础
(一)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期与实际收付期
(二)收付实现制
(三)权责发生制
二、期末帐项调整
(一)应计项目
1.应计费用
应计费用,指本期已经发生而尚未支付款项的费用。
应计费用调整的帐户设置及其举例。
2.应计收入
应计收入,指本期已经实现而尚未收到款项的各种收入。
应计收入调整的帐户设置及其举例。
(二)递延项目
1.预付费用
预付费用,指本期已经支付款项,但本期不受益而是后续会计期间受益因而应由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预付费用调整的帐户设置及其举例。
2.预收收入
预收收入,指企业尚未实现而先行收取款项的收入。
预收收入调整的帐户设置及其举例。
(三)估计项目
1.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的意义
(2)折旧的计算方法
(3)折旧的帐务处理
折旧帐务处理的帐户设置。
“累计折旧”帐户的性质,使用方法及其举例。
2.坏帐准备
坏帐损失及其核算方法。
“坏帐准备”帐户的性质,使用方法及其举例。
(四)其他项目
应交所得税的核算。“所得税”帐户的性质,使用方法及其举例。
第三节 会计工作底稿
一、会计工作底稿的意义与作用
二、工作底稿的内容与格式
三、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其举例
第八章 会计循环(下):结帐与财务报表
第一节 对帐与结帐
一、对帐
(一)对帐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期末对帐,是指结帐前将有关帐面记录与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等进行相互核对。
1.帐证核对
2.帐帐核对
3.帐实核对
(二)未达帐项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所谓未达帐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一方已经入帐,另一方因尚未收到有关凭证而未入帐的帐项。未达帐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后再核对双方的余额是否相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其编制方法与举例。
二、结帐
(一)结帐的意义
所谓结帐,就是期末对分类帐各帐户的记录,分别加计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其余额分别结算或结转下期,以使本期各帐户的记录告一段落。
(二)虚帐户的结清
虚帐户指损益类帐户,虚帐户结清,就是把损类帐户的余额全部结转“本年利润”帐户。虚帐户结清的方法,步骤及其举例。
(三)实帐户的结转
实帐户指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实帐户结转,就是把该类帐户的期末余额结转下期,以便进行连续记录。实帐户结转的方法,步骤及其举例。
(四)结帐后试算表
第三节 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及其编制要求
(一)财务报表及其编制要求
财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总括反映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二)财务报表的作用
(三)财务报表的种类
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三种,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状况的报表。
(四)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应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编报及时,说明清楚,手续完备。
二、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日期(期末)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结果
资产负债表有帐户式和报告式两种,实务中通常使用帐户式的。
帐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填列资产项目,根据各资产项目流动性的大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右方填列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负债项目根据其偿还期限的长短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所有者权益项目根据其永久性大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二)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应按照有关报表项目的要求,根据总帐和有关明细帐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或进行必要的整理,加工,分析和计算后填列。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举例。
三、损益表
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一)损益表的内容和结构
损益表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实务中多采用多步式的。
(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及举例
(三)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损益表的附表,是用来反映企业所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的,一年编报一次。
利润分配表的格式、编制方法及举例。
四、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应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和参考其他资料,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分析: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利润率等。
第九章 帐务处理程序
本章学习我国常用的四种帐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帐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一、帐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帐务处理程序,指会计处理帐务的具体步骤,研究的主要是凭证与帐簿的结合方式问题。
二、帐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三、选用帐务处理程序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
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根据各种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帐。
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具体步骤。
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第三节 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先将记帐凭证定期进行汇总,然后根据汇总记帐凭证登记总帐。
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及其举例,汇总记帐凭证的编制方法。
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定期将各种记帐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及其举例,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帐帐务处理程序
多栏式日记帐帐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帐和多栏式存款日记帐,并根据它们汇总的数字登记总帐。
多栏式日记帐帐务处理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及其举例。
多栏式日记帐帐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第十章 制造企业会计的特点
本章学习产品制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是产品造成本的核算方法。
第一节 制造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
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构成。生产过程是制造企业的主要经营过程,而生产费用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是制造企业会计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制造企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内容
一、成本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二、成本计算的程序
1.设置成本明细帐
成本明细帐是记录成本计算资料的载体,它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设户,按成本项目设专栏,按成本计算期间归集费用。
2.正确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
3.正确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未完工产品成本
4.编制成本计算单
第四节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
二、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
(一)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
(二)帐户设置及核算举例
三、产品销售成本的核算
第十一章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基本理论
本章概括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对会计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
所谓会计理论,是指一系列基本概念,假设及有关准则,它被用来指导会计人员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导财务信息的行动。
现代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目的和财务信息的品质特征
一、会计的基本目的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的是向企业内外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会计目的处于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指导会计活动的最高原则。
二、财务信息的品质特征
会计必须提供吕质良好的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应具备下列特征: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比性
第三节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
二、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
三、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
第四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准则
会计为了提供品质良好的财务信息,其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必须符合一定的环境假设和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
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对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特定关系或尚未确知的因素,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逻辑的判断和假定,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假设有四个。
1.会计主体假设
2.继续经营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
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行为规范。
(一)会计的基本准则
1.历史成本原则
2.权责发生制原则
3.实现原则
4.配比原则
5.划分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原则
6.重要性原则
7.谨慎原则
8.成本效益原则
(二)会计的具体准则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暨南大学《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不仅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会计学》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基础会计学》实践教学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在会计实验室中手工模拟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和业务。
(2)上机操作财务软件,用计算机实习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
(3)实地到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教学实习。
多年来的实践教学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及实务界人士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我系2001级财务管理专业林炜桐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已在公开刊物发表案例研究等论文3篇(其中一篇在核心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