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海外华人文学试卷B卷

暨南大学 /2011-07-25


海外华人文学试卷B卷

 

一、填空(10)

1.海外华人文学的特点( ) 、( )、( )

2.欧洲华文文学作家协会第一任会长( ),成名作( ) 。

3.澳华文学代表作家( )、( ) 、( )。

4.北美早期留学生文学代表作家( ),其突破期代表作品( )

 

二、名词解释(30)

北美“华裔文学”、

海外华人文学、

《喜福会》

 

三、简述(30)

1.虹影 《饥饿的女儿》

2.黄运基与“草根文学”

 

四、论述(30)

东南亚“华侨文学”

 

参考答案B

一、填空

故土性、融合性、本土性,赵淑侠、《我们的歌》,黄雍廉、江静枝、黄玉液,白先勇、《孽子》

 

二、名词解释

1.北美“华裔文学” 指的是那些具有中国血统而且出生于美国、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华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九十年代“美国化”。

汤婷婷《女勇士》,谭恩美《喜福会》等。

2.海外华人文学是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海外华人作家都是在双重文化背景,甚至多重文化背景中进行写作。海外华人文学是用华文、英文、马来文等作为表达工具来创作的文学。研究对象主要有欧、美、澳华人文学和东南亚华人文学。

3.谭恩美处女作。描写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等。

 

三、简述

1.带半自传性质的小说。作家以“我”的口吻叙述那个年代中自己的故事。

内容大意:饥饿的双重意义: 精神和食物;生理状态   身体欲望

2.黄运基是草根文学的带头人。草根文学主要书写草根移民记忆和草根华美历史。草根文学代表作品:《奔流》、《狂潮》。作品简要分析、评价。

 

四、论述

东南亚的“华侨文学”又称为东南亚的侨民文学,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初创期。又可分为抗日战争前、抗日战争中、抗日战争后。

分期特点、代表作品论述

代表作家:黄东平

 

(王列耀出题)

 

 



 

相关话题/华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