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2011年考研经验总结(3)

菜市场公主 /2011-11-23

  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书的序言和前两章出题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看的时候不仔细,虽然重要的理论可能不在这里,但它有助于了解整个学科体系,还有先把传播学这个大名词梳理好,对于之后整理具体理论的框架,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比如,有一年真题出了简答,简述人类传播史。如果复习之前看这个题,会觉得很宏观,没有头绪。但是如果认真总结了专业书前面两章的内容,这个题的要点是很清晰的,而且作为简答题,并不需要太多拓展。

  所以,开头要开好,不能一开始就跳着看。

  二、对学科体系有了大致了解后,后面也是要按部就班地复习,把每章主要讲的理论找出来,其实也不多。这个可以先背下来。中间部分就是基本都很重要,我现在手头没有书,也不好按章节说,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复习。

  比如,社会责任论这个,这种理论,是一定要全面掌握的。10年出了题,简答还是论述忘了,但是答卷的时候,感觉不是很好,因为觉得自己知道,但是下笔的时候,还是太没有条理了。更不用说去拓展什么。

  像这种重要和经典的理论,首先要精确,先背下来,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或者业务部分,可适当拓展。

  三、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一般也不被当做出题的重点,但是可以跟其它理论放在一起出题。比如组织传播和企业公关,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微博的兴起,这两个范畴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将不同的传播类型做一个整合,也是很好的复习方法。

  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的理论,或者重要理论中比较细节的点,这些开始的时候了解即可,最好可以依附到重点上去,这样,即做到融会贯通,又能减少工作量。

  像之前提到的将时事添加到理论中

  这也是类似的一个方法,将非重点添加到重点中。

  关于传播学概论,先说这么多。

  拓展书目,可以看《传播学史》、陈力丹的《传播学纲要》,《传媒的四种理论》,《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等等,这个根据图书馆的情况自己选择吧

  我当时用的是一本小本的《传播学教程辅导与习题集》,还有开本稍大的金圣才的传播学教程笔记。后面有一些真题可以看下。

  还有一本《2011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

  也可以配合起来一起看。

  选导师的话,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比如就是冲着某个导师去考这个学校的。那么现在不用考虑。

  我是复试完才定了选哪个导师的。

  过了初试给他发了封邮件,过了复试又发了短信。

  他说,复试表现不错,希望这几个月多读几本经典。基本就定了。

  但是之前我一直没想到我要报他,而是选的另一个导师,复试前一天去学校听了个讲座,见到了那个之前想报的,觉得不太适合我。于是乎又改了。

  关于选择导师,简单说几点。

  报考专业方向的导师,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类。

  情况是,你报了哪个导师,他研究什么,就是你读研以后研究的方向,所以,如果有具体的学术规划,最好能找到学长学姐,或者根据导师主要学术成果和经历详细地了解再做选择。
要不要选最牛的导师。

  一般,最牛的导师,是指业界或者学界名气很大,当然有好处,资源多人脉广,但是这样的导师,指导你的时间很少,而且要求很严,最主要的是,最牛的导师,也会选择最优秀的学生,名校推免或者初试复试成绩都出类拔萃的。如果非最牛者不跟,拼一拼未尝不可。

  如果是为了以后就业,想要导师的牌子庇佑,个人觉得不足取,因为能力才是王道,坚信这一点,才是正确的奋斗路径。导师的关系,其实只是一个很旁系的因素,除非你有让导师把你当干儿子干闺女的毅力。

  以上,自己权衡。

  选择导师,我的建议是:

  一、求学经历

  二、学术成果,资质

  三、在学生中的口碑,对学生学习是否关心

  四、导师个人品行。

  关于联系导师

  如果能找到认识导师的人,提前推荐一下未尝不可,可先联系,只是简单表明,我报了你的研究生,为以后的联系打基础。

  一般是

  一、过了初试联系,报上自己的成绩及想报他的研究生的意愿,不用太长,也不要太过于咨询关于复试的事情,导师都很忙。

  二、复试之前再联系一次,这一次可以发自己的简历给导师,附一张可以认出你的照片,这样万一面试到,会有脸熟。

  三、复试过了,联系导师知会,这次可详细说明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什么想要学这个专业,以及为什么想报他做导师。因为这个时候,你才是跟考上的同学们竞争某个导师,这封才是重点的,之前都是让导师知道有你这个人而已。

  这些其实都是考过以后要考虑的事了,现在写出来,大家可先做了解,也是说明下,现在导师的事情不用太过记挂,先好好复习最重要。

  不知道你怎么衡量学校专业和城市的?

  武大学校和专业都是很好的,但如你说,还是城市原因。

  对我来说,第一是城市、第二是专业、第三是学校。

  当然,暨大是我一开始就确定要考的,传播学这个专业也很喜欢,广州更是我大爱的城市。所以这三者几乎没什么冲突。但是如果我这次没上,估计以后会考北大。选择北大的话,就是专业和学校了,但是北大,足以让城市这一因素被忽略掉。而且北大的学术氛围好,几乎导师选择的问题会少了很多困扰,因为牛人多,选择也多,不会像暨大,总有一部分导师,是你根本不想考虑的。所以,武大如果学校和专业没有好到让你忽略掉这个城市的不足,那么还是要权衡一下。毕竟学新闻传播,大环境很重要,需要好的城市发展环境,锻炼平台,可以多见世面,多做选择。

  学姐,对于好的学校,是不是压分的情况就比较少?

  压分其实是个很主观的说法,可能区域性压分更多些。

  一定程度上,好学校应该更严才是,因为报考的人水平比较高,如果给分太水,分数线太高也会很尴尬,但是也不一定。听闻中传压分比较厉害。其他考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人大的同学,考分还是比较高的。

  总之,考好学校的话,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都比较好,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的发挥上拉开差距,这样就会有一些死记硬背的同学分数比较低,一些懂拓展有观点的同学分数比较高。而这两类同学会觉得自己答得水平是差不多的,前者自然会觉得被压分了。

相关话题/新闻传播 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