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2008考研国际金融考研经验谈的补充--一些具体的细节和方法

暨南大学 /2011-07-23

一,九月及以后
写在这个时候,我想基本上打算考研的同学对于研究生考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除了游离在保研或者找工作或者出国与考研之间的同学,大家应该都看了不少的书,认识的不少的同学.......

所以从九月开始写起吧. 
纯根据个人的模糊记忆和当时的计划来写.
1.九月
到九月结束,数学基本看完了,我是说基本能看懂真题了.概率和线性代数看得很差劲.线性代数还好说,除了5,6章比较麻烦.前面的东西都很弱智.

概率当时看了以后,很崩溃.因为到了九月不免有种紧张感.而且,我是八月才开始做复习全书的.
线数和高数的办法是不会就看看课后题,复习全书.这招对概率意义不大.概率的每本书,感觉都很垃圾.
后来,我觉的考试中心出的大纲解析上的题还是很好的.很具有代表性,而且指出了最大众化的错误.
.........
后来,就会做真题了.书买得多了,有坏处,也有好处.只要你时间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专业课的复习记不太清了.因为赶时间,绿皮书很快就在20天做完了.
我记得当时听高人说过,微观和宏观的真题都是在绿皮书中出的.
从我后来的感觉来说,这句话对微观是100%成立,对宏观也有90%的正确率.
所以,4种市场模型,生产者模型和第三章要把所有计算题做完.而其他章节,比方博弈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等也要挑着做做.

绿皮书在基础的第一轮复习中,占有重要的部分.
白皮书很重要,但第一轮,你还看不太懂.因为你积累的题目太少.

国金的复习,可能是很多人关心的.
南开的书比复旦的简单不了多少.实在不会,就放弃吧,看白皮书.确实很难.
白皮书看过了,基本能达到要求.至少小的题目都能在其中找到.

为了给大题积累些信心,可以提前看看真题里国金的大题.找些国内的期刊杂志,翻翻.
图书馆有些国金的书籍,我是大二时看的.当时获益不少.在考研的时候,再推荐大家去看,似乎不人道.
毕竟这也是个浩大的工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还是有帮助的.

国金这个东西,和其他的不一样.
他比较灵活,有时课本外的知识可以帮你弥补课本内的缺点.
但是,你也可以采用暴力的方法.比方,把白皮书强记下来,再把最热点的问题给强记下来.


投资学
一点点看,开始有些痛苦.毕竟以前忘了选修了.
后来发现,除了久期和期权有点弯弯绕,都不是很变态.
和我一样跨专业的同学,最大的建议,就是多看会.一次看两三个小时,一般会有顿悟的.

英语在九月被丢到一旁去了.因为,我当时觉的时间不太够了.尤其是复习全书没看完的巨大压力.
听说,很多人当时已经过完两三遍了.当然,在暨大,没有最晚,只有更晚.

政治,开始做2000题了.

2.十月
数学,专业课都剩了点.把剩的给看完了,好做真题.国金好象又看了遍.乱翻了些书,也很迷茫.(兴许专业课考130的那些牛人们,在这里会有不同吧.)
再此期间高数又看了遍.
然后就是做真题了.
英语做的特受打击.决心为60分努力了.
专业课还好,没发现很难.不过,听说,金融联考的难度是波浪型的.兴许,我只看到波谷了.

序列一和2000题一起看,感觉很简单.

3.十一月
金程的那本模拟题,做的很费劲.不过,根据错题对照着白皮书看,提高很快.
数学看完了第二遍和第三遍.
把自己的记忆盲点和一些重要的规律记录下来,正式为后来的两个月的数学冲刺做准备了.

十一月的时候,信心很足了.有把英语拾起来了.
不过,时间也不太多.以前没看,现在好象也只是做一点点题.

序列二没有解释,错了不少.不过,很多题目都考到了.2000题也考到了不少.
不同的是,2000题考到的基本我都做对了,而序列二考到的,考试时,我都又做错了.

十一月很多同学有放弃的打算了.剩下的还要继续努力.
这时大家对自己考多少,有了细致的区间定位了.
到了十一月,我终于赶上了外校同学的进度.不过,他们也快不了了.新书都还没出呢.

4十二月
开始半个月,我记得很清楚,放松了下.每天都在看.只是时间看的不多。
其中还去广州上了次政治的冲刺班.听了第一天的,就溜了.留下马经和马哲没听.
最后,我大题就马经和马哲答的最离谱.兴许是心不诚吧.
时政和世界局势还是讲的很好.以前师兄推荐的时候,也是那么讲的,冲刺班的意义就是这两个.
当时,感觉很有信心了.以前也上过辅导班,就这一次老师讲的题,基本都会.老师讲的不少规律,我以前也发现了.
当然,也有我没发现的.要不然,我就去办班了.

辅导班发了本书,上面也有不少选择题考到了.
居然大题还压中了三道(一道基本一样的,两道意思一样形式不太一样的).

数学开始看第四遍了,这遍看得又少又慢.

12月开始就开始做模拟题了.从20号开始,一天或两天一套.
在11月买的两本作文书,12月开始天天背了.
总结了句式,写了自己的模版.最重要的写出一个好的模版,然后自己天天背.
政治背辅导班发的那本书,因为就它薄一些,大纲解析和序列一你是没办法背的,太厚了.
专业课金程的留了几套,到12月20号以后才做的.厦门的模拟题也做过了,剩了两套左右。


1月
20天20题,出来了.天天背.

数学和专业课一天一套题,有时隔一天一套(从12月20开始的).期间,有时做做英语模拟题.
专业课做错了,还是继续补漏.
数学就有些麻木了, 一本书的套路差不多.错了,也是不小心错的.知识点基本都记的.
当时,也是闲着无聊.练习RUSH选择题和填空题.记得后来,基本我是20分钟能把选择和填空做完.(慎用)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看看以前写的数学的记忆盲点和做题规律.
有些规律不记得了,就翻翻书,看看对应的章节.

三,考完试后的评价

政治
我见到原题最多的一科.选择题只有一道没见过,那一道还做对了.其他的都见过。
可是还错了8分.
书看多了,总是记不住.
我的性格不善于把一本书看好些遍,所以,我只能采取适合我的学习方式.
大题都见过样子.

很多辅导机构,说自己押中了多少题.我是那么看的.
选择题,好的出题人.大概4,5套题能押中一半吧.其实,你把2000题看完,你"押中"的比他多.你把序列二的做会,你基本所有选择都认识,除了时政题序列二和2000题上没有.
选择题很离谱的地方就是,ABCDE的顺序和模拟题上都一模一样.模拟题上的4个选项和顺序到了考试都不换的.
包括时政题.

大题的数目比选择题少,你见过的机会更大.
可是,除了见过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让你考试时后悔没背它罢了.
当时辅导班的那本模拟题的书,一共5套题,25道题.里面有3道考到了.
但是,你知道是哪三道吗?考试前你根本不知道.

数学
我做了海量的模拟题.可以那么说,数学的模拟题都很垃圾.因为考试时,基本都没考到.
数学能出题的地方太多了。
除了线性代数,能压中个题.其他的,他出题人想玩个花样,太容易了.
不过,还是有意义的.
最后一个多月,我每天按考试时间做题,形成了固定的节奏.这样才能考试时正常乃至超常的发挥.
尤其是当你题做不出来时,如果你平时训练就能象考试一样玩命地想,那么考试时你也能想出来的.

英语
这是考完以后最没感觉的课程了.
听说有人把作文两个人看成青蛙的.
我友情提示下大家,发散性思维到了作文考试一定要小心.


专业课
选择题和厦门\金程的的差不多.你把他们的选择基本弄懂了,就差不多了.
后期我不推荐看绿皮书,因为范围太大了,题目太老了.你有时间可以看下绿皮的计算题,如果你计算题不是很有把握.
计算题对于理科生来说,又快又好的做完,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你连这点能耐都没有,还是别跨专业了.
大题的话都见过了.只是有道没准备.


备注;
如果一道题你在两本辅导书里,都见到过,那么你一定要认真的看.
毕竟一道你不会的题,被两个人收录进去,这说明要不然就是有个出书的是抄别人的,要不然都认为它很重要.
面试时,听人说,厦门考前压题的卷子压的很准.
有机会可以搜下那个卷子.如果是广告,那就算了.

四,学习的方法

我们的学习有几种方式:读书,看书(指默读),写.

先区分两个名词:效率和速度.
效率:指进行一次复习后,记住了多少东西.
速度:指对知识掌握的快慢.

这三种学习的方式,速度从快到慢是看,读,写.
效率从高到低是写,读,看.

一般的,我们要采用看的方式.
读这种方式,要看个人的喜好决定.我是很喜欢读来记忆作文之类的东西的.
写是一种速度慢的方式,不适合大规模的采用.
但是,当你一本书看完以后,重点的东西尤其是你没记住的东西.
写可能能帮你记住.

具体到了专业课和数学的复习:
数学的复习全书,后期基本是看了.
但是,你记录的一些规律和记忆的盲点,应采用写的方式.后期可能边写边想,这样才有效率.

专业课也是如此.
白皮书肯定是你看完的,不是抄完的.
但是,国金的某些东西,怎么记也记不住.
抄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写笔记的时候,要注重形成知识的脉络.

备注:
一点的诀窍:实在很重要,又很难记的东西.可以试试睡前看.
也有人说起床时看,也有同样的效果.我觉的这对考研的同学太不人道.量力而行.

五 生理方面的
去年的时候,在南开的BBS我看到一帮人在讨论人的生理周期的问题.
很多人发现大概十多天是一个周期(也有说二十天的).
感觉每隔十多天就有一阵子学习特卖命或者特不想学.
我想你注意的话,也会和我一样发现自己也是有周期的.

认清自己有周期是很重要的.不要在低谷的时候试着当超人,也不要在高峰的时候按照以前的计划,7个小时就走了.
既然今天兴致高,适当多学点就是了,只要不太辛苦影响明天的复习就是了.

此外,嚼口香糖可以增加注意力.
考试时,可以喝瓶红牛.
就到这里.

相关话题/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