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分子生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5年4月,是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的下属单位之一。现任主任为刘泽寰博士。
中心是一个以科学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手段,开拓创新为动力的科研团队。旨在探索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和开发尖端生物技术,与此同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和高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争为国民经济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人才队伍
人才建设与培养是中心的一大重要任务。目前中心以研究组为基本学术单元,实行研究组长(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已初步建成一支高素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研究团队,团队所属人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同时,中心还承担了面向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方向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任务。中心的团队组成如下:
学术带头人(PI):刘泽寰,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主要从事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相关成果有:曾发现8种新的人类移植抗原(HLA)等位基因(DRB1*0902、DRB1*0449、DRB1*090103、DRB1*1516、DQB1*050202、DQB1*020102、DPB1*9301和DPB1*0102),获得了国际基因银行(Genebank)的注册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证和命名;建立了HLA基因的高分辨测序分型技术,并系统研究了中国人群HLA 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的易感关系;在HLA基因组区域发现了几百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获得了国际SNP数据库(dbSNP)的注册,并研究了其功能和进化意义;构建了利用大肠杆菌分泌表达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人瘦素(Leptin)的方法,以及利用酿酒酵母分泌表达真菌纤维素酶系(Cellulase)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的方法。曾主持和参与过“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地市级项目,已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CI收录29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曾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署名3)。
学术骨干:
王俊梅,毕业于中山大学药理学专业,擅长天然药用活性成分分离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肖文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专业,擅长植物遗传与基因工程方向的科研工作。
实验员:吴思娴、黄丽斯。
研究生:李楠、台艳、肖林、梁晓峰。
二、实验场地和设施
目前,中心已建立了多个专门的办公和实验操作区,如综合办公区、基因操作区、蛋白操作区、基因扩增区、检测区、蛋白纯化区、培养区、菌种保藏区等多个功能区域,配备有一系列相应的实验仪器,能够开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实验,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综合办公区
蛋白操作区
蛋白操作区
基因操作区
基因扩增区
检测区
培养区
蛋白纯化区
蛋白纯化区
三、科研状况
中心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为科研创作的座右铭,以核酸、基因与基因组研究领域为主线,同时以两个工程中心(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因组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技术后盾,凝练科技目标,构建出目前具有自身优势和鲜明特点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功能基因组、基因组多态性及检测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目前中心在这些方向上已经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地市级课题资助,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篇。
1、中心科研项目
①十五“863”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华民族HLA二类抗原基因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研究》(2001AA224021-04),刘泽寰(主持人)。
②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HLA二类抗原的基因组SNP研究》(021691),刘泽寰(主持人)。
③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南海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开发》(04205408),刘泽寰(核心成员)。
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人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图谱的构建及临床应用》(30500450),刘泽寰(主持人)。
⑤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引导项目,《构建能直接利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的基因工程重组酿酒酵母》(2005B10401015),刘泽寰(主持人)。
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刘泽寰(主持人)。
⑦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一种酵母金属硫蛋白制备工艺的开发》(PC20061065),刘泽寰(主持人)。
2、中心近期发表论文
①Zhou L, Lin B, Xie Y, Liu ZH, Yan W, Xu A. Polymorphism of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B1, -DQB1, and -DPB1 genes of Shandong Han population in China. Tissue Antigens 2005 Jul; 66(1): 37-43.
②Xu Y, Hu Q, Liu ZH, Shen Y, Liu X, Lin B, Wu Y, Chen S, Xu A. Sequence variations in th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region and intron1 of HLA-DQB1 gene and their linkage in southern Chinese ethnic groups. Immunogenetics 2005 Aug; 3: 1-14
③Hu Z, Liu ZH, Xiong Y, Zhu Q, Fu Y, Liu Y, Xu A. A novel HLA-DRB1*15 allelic sequence isolated from the Han population of Guangdong, China. Int. J. Immunogenet. 2005 Aug; 32(4): 221-2.
④Liu Y, Liu ZH, Fu Y, Jia Z, Chen S, Xu A. Polymorphism of HLA class II genes in Miao and Yao nationalities of Southwest China. Tissue Antigens 2006 Feb; 67(2): 157-9.
⑤Liu X, Fu Y, Liu ZH, Lin B, Xie Y, Liu Y, Xu Y, Lin J, Fan X, Dong M, Zeng K, Wu CI, and Xu A. An Ancient Balanced Polymorphism in a Regulatory Region of Human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s Retained in Chinese Minorities but Lost Worldwide. Am. J. Hum. Genet. 2006 Mar; 78(3): 393-400.
⑥Wu Y, Chen Y, Li L, Cao Y, Liu ZH, Liu B, Du Z, Zhang Y, Chen S, Lin Z, Xu A. Polymorphic amino acids at codons 9 and 37 of HLA-DQB1 alleles may confer susceptibility to cervical cancer among Chinese women. Int. J. Cancer 2006 Jun; 118(12): 3006-11.
⑦Shao H, Lan D, Duan Z, Liu ZH, Min J, Zhang L, Huang J, Su J, Chen S, Xu A. Up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 in PBMC from Convalescent SARS Patients. J. Clin. Immunol. 2006 Nov; 26(6): 546-54.
⑧Lin B, Chen S, Cao Z, Lin Y, Mo D, Zhang H, Gu J, Dong M, Liu ZH, Xu A. Acute phase response in zebrafish upon Aeromonas salmonicid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Striking similarities and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mammals. Mol. Immunol. 2007 Jan; 44: 295-301.
⑨Chen S, Hu Q, Liu ZH, Fu Y, Lin J, Tao H, Wu Y, Xu A. The distribution of HLA alleles revealed a founder effect in the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Chinese population, Drung. Mol. Immunol. 2007 Mar; 44(8): 2027-32.
四、展望
中心热诚欢迎国内外同行与我们进行学术交流与科技项目合作,构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平台,也热诚欢迎与企业一起携手展开技术合作、开发,实现将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成果辐射到医药卫生、农林、环保、能源等多个领域。同时,我们更欢迎更多的生物科技人才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
地址:广州市华景路华景新城37号暨南大学科技产业大厦二楼
邮编:510630;电子邮箱:orcmb@jnu.edu.cn
电话:020-85560925-800;传真:020-8556092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