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简介
暨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位点,为广东地区唯一的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高级人才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本学位点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多学科、多族群研究人员构成的导师队伍;设有“中国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及文化关系研究”、“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学及文化关系研究”、“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与应用技术”等三个研究方向;学位点的研究与教学,既重视理论开拓与历史探究,又关注当下本土多元文化生态及现实问题,着力开展对本土多族群语言和文学的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化学、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跨文化性研究,以培养具有复合性跨文化研究能力的中国多族群语言文学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学风严谨、人品高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2、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熟悉我国的国情和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现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能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查阅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少数民族语言方向的学生,应该能够较好地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熟练应用计算机。
4、努力锻炼身体,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
1.中国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及文化关系研究
2.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学及文化关系研究
3.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与应用技术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教师
|
考核方式
|
公共学位课
|
105590ma01
|
基础英语Basic English
|
160
|
4
|
1、2
|
外语中心
|
考试
|
105590ma02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
36
|
1
|
1
|
社科部
|
考试
|
|
105590ma03
|
哲学Philosophy
|
54
|
2
|
2
|
社科部
|
考试
|
|
050101ma05
|
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
|
40
|
1
|
2
|
中文系
|
考试
|
|
105590ma07
|
通识教育Ⅰ(境外生)General EducationⅠ
|
40
|
2
|
1
|
*******
|
考试
|
|
专业学位课
|
050104mb01
|
中华民族关系史history of nationalities relation of China
|
60
|
3
|
1
|
古籍所
|
考试或考查
|
050104mb02
|
民族学ethnonymics
|
40
|
2
|
1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b03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史*
history of the minority literature of ancient China
|
60
|
3
|
1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b04
|
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
history of modern minority literature of China
|
60
|
3
|
2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b05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
introduction to minority nationalities’languages in China
|
40
|
2
|
1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50104mc12
|
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survey of minority languages
|
40
|
2
|
1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050104mc01
|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 cultural criticism
|
40
|
2
|
2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02
|
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
40
|
2
|
2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03
|
中华少数民族诗歌研究issues on minority poetry of China
|
40
|
2
|
3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04
|
民族题材电影研究issues on minority movies
|
40
|
2
|
4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05
|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
history of China’s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
40
|
2
|
2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6
|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
40
|
2
|
2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7
|
汉藏语言比较研究#comparative research of Sino-Tibetan languages
|
40
|
2
|
3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8
|
中华多民族文学爱国主义主题研究
issues on patriotism of multi-nationalities literature ofChina
|
40
|
2
|
3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9
|
中国新文学与多民族文化及文学关系研究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Chinese’s literature and multiethnic cultures and literatures
|
40
|
2
|
3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10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
40
|
2
|
3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050104mc11
|
中外少数族群及第三世界文学比较
comparison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The Third Worldliteratures
|
40
|
2
|
4
|
中文系
|
考试或考查
|
|
105590mc01
|
教学实践
internship
|
8
|
1
|
5
|
|
考察
|
|
|
050101md01
|
前沿讲座A lecture course on Discipline forward position
|
30
|
1
|
1、2、3、4
|
文学院
|
050101md01
|
注:带*号的课程,为第一、第三方向课程,带#号的课程为第二方向课程,其余为三个方向共选课程。
三、必读和选读书目(控制在25-30条左右)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1
|
汉藏语概论
|
马学良主编
|
民族出版社
|
2003年
|
2
|
论民族语言调查研究
|
傅懋勣著
|
语文出版社
|
1998年
|
3
|
国际语音学会手册--国际音标使用指南(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
国际语音学会
译者 江荻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8年
|
4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
|
马学良等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2001年
|
5
|
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
|
刘亚虎,邓敏文,罗汉田
|
民族出版社
|
2001年
|
6
|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
|
李鸿然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2004年
|
7
|
多重选择的世界
|
关纪新、朝戈金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1995年
|
8
|
民间文学概论
|
钟敬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80年
|
9
|
民间文学引论
|
万建中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年
|
10
|
西方神话学论文选
|
(美)阿兰·邓迪斯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94年
|
11
|
故事的歌手
|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
|
中华书局
|
2004年
|
12
|
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话语
|
(美)海登·怀特
|
北京出版社
|
2005年
|
13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
王晓明
|
东方出版中心
|
2003年
|
14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
|
费孝通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2003年
|
15
|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王明珂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年
|
16
|
“论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2卷)
|
列宁
|
人民出版社
|
1972年
|
17
|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斯大林文选》)
|
斯大林
|
人民出版社
|
1962年
|
18
|
民族主义与控中国思想
|
罗志田
|
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
|
1998年
|
19
|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
史密斯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2年
|
20
|
民族与民族主义
|
霍布斯鲍姆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0年
|
21
|
想象的共同体
|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年
|
22
|
东方学
|
萨义德
|
三联书店
|
1999年
|
23
|
文化与帝国主义
|
萨义德
|
三联书店
|
2007年
|
24
|
文化人类学
|
(美)威廉·A·哈维兰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06年
|
25
|
原始文化
|
(英) 爱德华·泰勒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
26
|
金枝
|
(英)弗雷泽
|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
1987年
|
27
|
古代社会
|
(美)摩尔根
|
商务印书馆
|
1977年
|
28
|
文化研究读本
|
罗钢、刘象愚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0年
|
四、选课要求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获得硕士学位前,须修完25-30学分;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
公共学位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5学分(含专业外语1学分)。
专业学位课:9-12学分。
学科前沿讲座:在学期间累计不少于30学时的学科前沿讲座(1学分)。
五、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根据具体情况可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特殊情况可参考学校相关规定。
六、培养方式和方法
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其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性研究的工作能力。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导师指导、课堂讲授、学术讲座、学术研讨、自学、社会实践、实验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成立以硕士生导师为首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硕士研究生围绕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导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开展最新文献查阅、进行实验设计和必要的预备实验,并最终完成论文的研究内容。
硕士研究生自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出个人的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的计划,并由指导小组审核。
七、教学实践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八、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中期要实施考核,对于成绩优异者给予表彰,而对于成绩不合格或违反学校规定以及学术不端者,将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开题报告
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硕士研究生须通过开题报告,才能正式撰写毕业论文及申请答辩。
十、学位论文及在学期间成果要求
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要以暨南大学名义在统计源期刊或核心期刊(以研究生部公布的期刊目录为准)发表与本专业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会主席、副主席(签名):
学院主管院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