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暨南大学 /2011-07-25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简介
本学位点作为暨南大学文学学科的新兴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本学科早在1980年代便以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见长,经过近年的积累发展,目前已建设成为一支实力雄厚、研究多元化、梯队建设合理的导师队伍。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人,副教授4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讲师1人,教师基本拥有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为王列耀教授,学科点有宋剑华教授、姚新勇教授、洪治纲教授等,成功承担过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现设有“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等五个特色研究方向。
学位点历来高度重视人才的招收、培养及就业工作。目前已培养硕士近百人,在读硕士生近百人。在培养与教学工作中,既重视基础理论与学术探究,又关注当下文化前沿及现实问题。以培养既有学术研究基础,又有实际拓展能力的高水平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同仁及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理论,能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与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良好,积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中国现当代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当代文化批评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专业原著。
4.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应热爱中华文化,品德良好,能为居住地区的社会发展、稳定、繁荣做出贡献。
二、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
(一)研究方向
1、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2、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研究
3、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
4、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5、当代影视文化研究
(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公共学位课
105590ma01
基础英语
80
4
1
外语中心
考试或考查
105590ma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2
社科部
考试或考查
105590ma03
哲学
54
2
1
社科部
考试或考查
105590ma07
通识教育(境外生)
40
2
1
社科部
考试或考查
010106ma05
专业英语
40
1
2
 
考试或考查
专业学位课
050106mb05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
A study o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60
3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b06
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literature
60
3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b07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研究
A study on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0
3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b04
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A study on Taiwan Literature,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60
3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01
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A study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fiction
40
2
2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02
现当代经典作品研读
Intensive reading for classical works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40
2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03
现代诗歌研究
A study on Chinese modern poetry
40
2
2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11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
Cultural and literary critic-ism
40
2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12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A study on strains of thought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40
2
2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06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in 20th
40
2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13
大众文化研究
A study on popular culture
40
2
2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14
文学与媒体关系研究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dia
40
2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09
当代西方重要文论选读
Reading on some major works of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40
2
1
 
考试或考查
050106mc10
影视文化研究
A stud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e
40
2
2
 
考试或考查
050101md01
前沿讲座A lecture course on Discipline forward position
30
1
1、2、3、4
文学院
 

 
 
 
 
 
 
 
 
 
 
 
 
 
 
 
 
 
 
 
 
 
 
 
 
 
 
 
 
 
 
 
 
 
 
 
 
 
 
 
 
 
 
 
三、必读和选读书目

序号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1
文学理论(修订本)
韦勒克·沃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霍克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3
知识考古学
米歇尔•福柯
三联书店
1998年
4
知识分子论
爱德华·W·萨义德
三联书店
2002年
5
叙述学与小说问题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
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特
三联书店
1988年
7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威廉斯
三联书店
2005年
8
批评的概念
雷内·韦勒克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年
9
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
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10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
许纪霖编
东方出版中心
2000年
11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许纪霖编
新星出版社
2005年
12
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刘运峰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年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温儒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14
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至五卷)
陈平原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15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下册
洪子诚主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
16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饶芃子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7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陈思和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
18
小说理论
巴赫金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19
中国小说史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
20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1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
唐小兵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2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王德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3
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
24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
费正清、费维恺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
2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卷)
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四、选课要求
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7个学分,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
公共学位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5学分,含专业外语1学分)。境外生公共学位课(2学分)按有关规定执行。
专业学位课:安排在第一学年或第三学期。专业学位课3-4门,专业选修课不超过5门。
学科前沿讲座:在学期间累计不少于30学时的学科前沿讲座(1学分)。
以三年制课程为标准,课程安排为一学年或者三个学期。
 
五、学习年限
脱产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最低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内地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申请延长至4年,港澳兼读生不超过5年。
 
六、培养方式和方法
    硕士生的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共同培养的方式。贯彻自学为主导师指导为辅的原则,
注意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相互结合,注意理论联与实际相的结合。注意硕士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2009年起,根据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表现与成绩,公费与自费将采取滚动方式。
 
七、教学实践
    硕士生必须在大学本科班进行为期1个月的教学实习,上课时间为8学时。正式上课前研究生必须在教研室试讲,指导教师必须随堂听课并负责检查,合格者可计1学分。
曾在大专院校任教不少于2年的硕士生,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系主任批准,可免予参加教学实践,计1学分。
 
科研与校外调研
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与教研室或导师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学习科研方法,为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硕士生根据科研和撰写论文工作的需要,可外出进行调研、收集资料,但不计算学分,所需时间应计入科研工作时间内。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标准、方法按暨南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九、开题报告
    本专业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修满32学分以上,在第3学期,最迟为第4学期初向教研室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求学位课程经考试合格并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方可获得学分。其它课程按规定进行考试或考查及格即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含75分),方可递交开题报告。
 
十、学位论文及在学期间成果要求
学习年限为3年的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要以暨南大学名义在统计源期刊或核心期刊(以研究生部公布的期刊目录为准)发表与本专业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会主席、副主席(签名):
 
学院主管院领导(签名
相关话题/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