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在已经完成历史理论和通史学习的基础上,“行万里路”,考察中国重要的古迹古物及古环境的变迁,通过收集相关的考古、文物、民俗、传说、区域文化等资料,学会(1)收集和发掘书本以外的史料;(2)史料与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有机结合;(3)提出问题;(4)怎样史、论结合地阐述对所提问题的认识。并加深理解(5)历史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要求:实习前要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和著作,尽量了解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初步提出问题;实习时认真考察并倾听指导老师和讲解员的讲解,做到记录、实物资料、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并积极思考,草拟比较具体的问题及阐述认识的基本思路;实习完后在原先“草拟”的基础上,再参考文献,认真完成实习报告。
二、实习安排
内容:考察中国著名的古迹古物、主要博物馆和考古所;聆听某些专题讲座。
——一般情况下,
1、郑州一天,参观考察郑州商城和河南博物馆;
2、洛阳二天,参观考察古墓博物馆、龙门石窟、关公庙、少林寺遗址;
3、西安四天,参观考察周公庙发掘、秦兵马俑博物馆、西汉阳陵发掘、西汉茂陵、关中唐十八陵、法门寺博物馆、西安明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和“捉蒋亭”遗址、陕西博物馆、聆听讲座。
——一般可分为以下课题组,
1、“夏商周断代工程”要义;
2、秦汉中央集权要义;
3、古代帝陵与历史文化;
4、古建筑与历史文化;
5、佛教本土化的演变与历史文化;
6、古都洛阳、西安与历史文化名城;
7、“西安事变”与抗日战争;
8、博物馆建设与弘扬传统文化。
形式:统一行动,但按课题组别各有侧重地进行考察。
时间:整个实习约十天。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暑假。
三、实习报告的撰写
学生可由上述每一课题中,结合参观内容自行拟定具体问题,在带队指导老师辅导下,撰写实习报告。要求(1)说明怎样获取资料,(2)说明根据什么方法论或理论分析资料,(3)明晰地提出可论证或具有阐述价值的问题,(4)论由史出。(5)约3000字
四、考核方式
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实习时的表现,批阅实习报告,给出综合评分。
五、实习参考书
1、课题组:《夏商周断代工程》。
2、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
3、《中华文明史》编纂工作委员会:《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陈安利:《唐十八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6、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
8、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9、李新玲编著:《法门寺》,三秦出版社,2003年。
10、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年。
11、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
12、中国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史料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
13、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六、实习的组织管理
实习由历史系系主任委派两位带队教师具体负责,包括制定每次实习的课题、重点、行程、批阅实习报告等。
——一般情况下,带队教师的操作程序是:
1、第十二周确定行程后,带队教师作一次《实习学习要论》的讲座;
2、甄定课题及分组;
3、开列实习参考书;
4、征求班主任和学生工作秘书意见,帮助学生组建管理小组分管各项具体工作;
5、向系领导班子提交一揽子实习计划;
6、实习过程中的业教学指导;
7、批阅实习报告;
8、向全系教师汇报实习情况;
9、向系领导班子和教务处提交《综合实习总结》。
七、实习纪律
1、实习乃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得缺席;
2、安全第一;
3、按计划安排统—行动;
4、遵纪守法,不损害大学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