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今年报考广东高校的考生选专业时可少一分纠结了!南都记者昨日获悉,广东多所高校招生计划即将出炉,正等待教育部最后批复。继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之后,今年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将在部分学科实行大类招生,即考生在入校学习一至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其中,中大试点此项改革的学科门类占总招生学科门类近半数,达到23个学科门类之多。
除了中山大学之外,广外将在管理类和计算机类试点大类招生,华南农业大学则将在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试点,而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早已在多个学院实行大类招生。
中山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表示,按大类招生对于不太了解大学专业的高中生来说,多了一次认清专业的机会。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一年或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成长、成才。而考生在选专业时也不用那么纠结,因为他填报某一类的专业,实际上就等于选择了好几个专业,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宽,有利于学生专业志愿的满足。
在招生规模上,多所高校保持稳定,除暨南大学增加100人、南方医科大学增加200人,其他高校均与去年持平,有少数高校招生计划还有所略减。
在新增专业方面,有多所高校新设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结合的新专业,如暨南大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急诊与灾难医学方向”,这将是国内最早开设的灾难医学专业/方向。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药学院不约而同新增中药制药专业,该专业是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
为吸引尖子生报考,更多高校在合作办学路子上“出招”。华工今年将在旅游与酒店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本科招生中首推“国际班”,培养模式为“2+2”,即在国内学习2年、去国外学习2年,毕业时如成绩合格可获两个文凭。暨大则计划在应用化学专业中开设“化学生物学创新班”,招生规模约为20人,定位在精英教育模式,以“本硕博连读”培养方式吸引尖子生报读。
中山大学
近半学科门类实行大类招生
2011年中山大学将对本科招生政策进行较大的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招生专业名称将由2010年的116个“浓缩”为67个。
中大招办负责人表示,2011年中大将把部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大类招生。目前全校有23个学科门类是按大类招生,约占全校学科门类的一半。
该负责人提醒,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如“经济学类”就包含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等5个专业,考生若心仪5个专业中的一个或几个,只需要填上“经济学类”即可。至于学生是在升大二选专业还是升大三选专业,该负责人表示,具体到各个学科会有所不同。
据悉,2011年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章程、招生专业目录及招生计划将在教育部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布。
华南理工大学
今年首开“卓越班”“国际班”
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曾志新介绍,华工去年在全国招收6300余名本科生,其中在广东省内招收了3200余名学生,今年的招生规模将保持稳定。
曾志新介绍,国家教育部从去年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洲合作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杰出人才,华工等九所院校去年也签订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华工已有5个专业获批有资格培养“卓越工程师”。今年该校计划开办2—3个“卓越班”。“卓越班”将汇集华工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有机会获得在国内“卓越联盟”其他8所高校,以及到欧洲著名高校交流、进修的机会。
华工今年还将在本科招生中首推“国际班”,培养模式为“2+2”,即在国内学习2年、去国外学习2年,毕业时如成绩合格可获两个文凭。曾志新介绍,“国际班”预计将在旅游与酒店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开设。
今年,华工设计学院将首度招收本科生,共有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供考生选择。
暨南大学
国内首设灾难医学专业
暨南大学招生办主任庄友明介绍,今年暨大计划招收4500名本科生。其中,内招生的招生计划比起去年将增加100人,达到3300人;外招生(包括港、澳、台及外国学生)的计划为1200人。
暨南大学今年将增加4个专业/方向。暨大管理学院将增加会计学(A CCA )(即起源于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方向。该专业计划招收68名学生。暨大计划在应用化学专业中首次开设“化学生物学创新班”,招生规模约为20人,定位在精英教育模式,预计将采用“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方式。此外,暨大计划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急诊与灾难医学方向”,这将是国内最早开设的灾难医学专业/方向。计划招生35人。暨大还将在理工学院中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计划今年首次招收20人。
庄友明介绍,此外,暨大的珠海学院将对属下4个学院的所有专业进行调整,实施差异化发展。比如,行政管理专业中将开设城市管理方向,广告学专业中将开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将开设国际商务方向。“我们的调整都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最新要求。”庄友明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绝大多数专业文理兼招
广外今年计划在全国招生5000人,与去年持平,其中在广东招生3955名(普通类文科1993名、普通类理科1908名、艺术类54名),占全部招生计划的约80%.
广外招生办公室主任詹文都介绍,截至目前,该校共有56个本科专业,除舞蹈学专业、音乐学专业和新增的印地语专业今年暂不招生外,其余53个本科专业均有招生计划,且绝大多数专业为文理兼招。
作为教育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和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国际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外今年将开设三类创新班,分别是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ACCA国际会计)。
与往年不同的是,广外今年将在管理类和计算机类等部分专业实行招生和培养改革,按学科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打通培养,三年级再根据学校有关规定重新确定专业,分专业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
三大学院将实行大类招生
华南农业大学今年计划招生9500人,与去年持平,广东生源招生数也与去年持平,变化不大。该校今年将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两个专业,分别招生30人。招生处老师介绍,新增的两个专业贴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均为人才紧缺型的专业,华农在这两个领域都设有研究所,以前只招研究生,从今年起在本科中进行招生。
华农今年本科招生一大改革是将在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三大学院试点大类招生模式,也就是说所有报考该学院的考生不分专业录取,大一大二共同上基础课,大三再细分专业。据介绍,这三个学院预计分别招1000人左右,三个学院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的三分之一。
南方医科大学
中医学首招文科生
南方医科大学今年本科计划招生3500人,比2010年增加200人,增加计划全部安排在广东招生。其中,广东计划招生2200名,理科1900名,文科300名。该校还将招专科生300人。
该校新增加2个本科招生专业方向,分别是临床医学(卓越医师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中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今年将安排部分计划招收文科考生。安排在广东省的文科本科计划接近300名。文科考生可以报考中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法学、法学(卫生监督与管理)、经济学、应用心理学、英语、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等八个本科专业。
广东药学院
专科招生减少一半
广东药学院今年招生总数为5200人。在招生总人数中,本科计划招5000人,其中省外招生250人。专科招生人数是200人,比去年减少了一半,都在省内招生。
广东药学院招生办主任廖新权介绍,广药今年专科生招生人数减少与学院发展规划有关,学校希望将更多招生指标放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上。
该校今年新增4个专业,其中中药制药招生128人,生物制药招生64人,英语招生64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招生128人。
汕头大学
奖学金改革不再唯分数论
汕头大学今年招生数和去年持平,共计1770人(含医学类290人),其中省内1370人,省外400人。新增广告学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分别放在新闻传播类和艺术类中实行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学习一年,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今年汕头大学新生奖学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不再是往年根据高考分数直接确定的方式,而是要根据高考分数、高中获奖情况、特长等,由评奖委员会综合评定。所有考生报到时均可提出申报,具体申报条件会随录取通知书寄到学生手中,方便学生提前准备申报材料。改革后的新生奖学金分一等奖和二等奖,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5000元。和往年不同的是,一等奖学金分四年发放,即每学期5000元,后三年发放时还要重新审核过去一年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有违纪行为,不能有挂科,否则将取消当年奖学金。汕头大学招办主任曾锐说,这能促使大学生入学后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使奖学金制度起到长效督促作用。
广州医学院
最有名的专业只招广东生源
广州医学院今年计划招收1485名本科生、1300名专科生。招生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广东省内计划招生1288人,广东省外计划数为197名。临床医学是唯一一个纳入本科第一批招生的专业,计划招收495人,只面向广东省招生。
今年,广医新增统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专业,共计划招生160人。至此,广医共有18个本科专业。最有名的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只招收广东生源的理科类考生,对广州市内及广州市外考生同等录取。学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临床医学一本的学生中选拔32名精英,组成第二届“南山班”,南山班将继续实行小班教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新增中药制药专业
该校招生计划总数与去年持平,本科(一本)计划招生3000人,其中省内招生计划为2500人,专科计划招生300人,全部面向省内招生。
今年,该校新增一个专业———中药制药专业,计划招生30人。该专业是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分析等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质量研究、新药药理作用评价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现代中药创制和生产等方面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刘黎霞 王道斌 通讯员 王丽霞 陈萍、张淼 郭小娜 郑春生 龚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