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大成立四海书院 实施外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新广东网 /2011-07-23

中新广东网广州1月15日电 题:暨大成立四海书院 实施外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 杨思明 彭梅蕾

  20岁的伍雯英来自澳门。2010年的夏天,她通过考试录取,成为了暨南大学四海书院的一名新生。来到暨南大学,她感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氛围,除了新环境,新同学,她还有导师。作为一名本科新生,学院为伍雯英配备的导师将为她提供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帮助,让她更加顺利地融入到大学的氛围当中。

  据了解, 去9月12日成立的暨南大学四海书院的成立来开了暨大外招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序幕,四海书院成为了外招生培养改革的试验田。

  “新鲜人的书院”

  四海书院实行的是书院制,它不同于古代的“岳麓书院”等老式书院,而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度的基础上,仿效海外住宿学院,实行的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体制。目前,四海书院的学生由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8个院系617名外招生组成,共分为14个班。在这些班级里面,有的班级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有的则是两三个专业合并在一起组成的班级。伍雯英是四海书院6班的同学,他们班的同学报考的都是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据四海书院学生管理办公室的秦佳曦老师介绍,四海书院是负责本科生第一年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专设机构。因此大一结束后,学生需要重新进行专业确认。换句话说,四海书院仅仅存在于第一学年,到了第二学年,便要按专业进入到专业学院去学习,而不再属于四海书院了。因此,四海书院也被称作是“新鲜人(fresh man)的书院”。

  较为人性化的是,学生在进行专业确认的时候,既可以优先选择入学时所报读的专业,也可申请其他专业。暨南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林如鹏说:“以前港澳台侨生报考暨大选择专业时,有些是带有盲目性的,因为不懂得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专业,导致有些学生没有办法很好地完成学业。”

  现时学生在四海书院就读第一学年实行的是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即不开专业课,只分必修与选修,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公民意识和人格培养。学生可以选择的选修专业包括现代传媒导论、经济学科导论、中国语言课程群等。伍雯英在这个学期就选择了政法导论,现代传媒,基因与生活等课程,这个学期她一共需要修满22个学分。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讲座、与导师交流等形式了解到大学是什么,应该怎样去适应大学生活等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用一年的时间去思考自己该选择什么专业,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这就能够保证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避免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伍雯英似乎觉得物流管理专业不是她的“那道菜”,想在大二转去法学院学习法律专业。如果在以往,她可能不得不在物流管理专业度过四年的宝贵时光,尽管那是她一时冲动选下的专业;但是现在,她有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她的导师邱青说:“我知道很多同学在考虑这个问题,但不太可能全都实现,她最近一直在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会尽力帮她的。”

  导师者,导学、导心、导向也

  四海书院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行了“全程导师制”。学校规定,四海书院为学生配备导师,导师对学生进行“导学(学业指导)”、“导心(心理指导)”、“导向(价值观引导)”三方面的教育,学生可以通过预约面谈、电话、网络等方式与来自本部的大部分导师沟通。

  暨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书院副院长张宏说:“这些学生高中的时候都在父母身边,现在来到大学,父母不在身边指导和照顾他们了,导师就要暂时代替父母的角色,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四海书院的63名导师,每一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为了挑选出最合适的导师,教务处也着实花了不少力气。据张宏介绍,四海书院的导师是最热心教学的、最热爱学生的、最愿意参与到四海书院的教学工作当中来的那部分教师。

  然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教书,更要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自己就要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即所谓的言传身教。因此,暨大在2010年5月组织了首批外招生骨干教师赴香港几所著名高校,通过讲座、交流、参观、讨论等方式通过进行培训,旨在让老师们了解海外的教学活动,重新思考和改进教学方式,增强责任意识,更好地用爱和责任去教育和包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招生。124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园丁们负笈香江,探求大学教育之要义。

  这是暨南大学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开展本科教学方面的专项师资培训工作,学校为此设立了专项培训资金。据暨南大学教务处的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正在着手做这项工作,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教师,不仅是外招生教师,还包括内招生教师,到海外高校进行培训,带回来更多新的理念,从而引领暨大的外招生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关话题/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