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徐颖,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与生理学学士(1997)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学博士(2002);2002年至2009年1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前期主要研究视皮层及视网膜神经元的视觉产生机制。2009年底入职暨南大学后,主要通过电生理、免疫组化、生化及行为等方法研究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与保护机制。目前为止在神经科学及眼科领域影响较高的SCI杂志上发表有关文章30多篇,发表杂志包括Journal of Neuroscience,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IOVS, Neuropharmacology等。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青年及面上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在内的等多项科研基金。
研究兴趣
人体对外界的感知80%以上来自视觉系统,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比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青光眼等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患者视力逐渐丧失最终失明,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本课题组致力于研究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节细胞退变的机制及治疗方案,以推动视网膜退变的临床治疗。
本课题组主要采用视网膜退变小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电生理记录、行为学、视网膜活体成像和分子生物等多种方法,探索视网膜退变的机制及各种治疗方法,具体包括:
(1)感光细胞退变机制:关注退变过程中谷氨酸信号通路、线粒体功能的变化等
(2)阿尔兹海默症等脑退行性疾病下视觉系统的变化
(3)感光细胞和节细胞退变的治疗:关注基因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干细胞治疗或自体再生等方法
此外,本课题组与香港大学及数家公司和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推动视网膜退变治疗的临床转化。
学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基础研究学会 委员
代表性论文
Bao Y, Liu F, Liu X, Huang M, He L, Ramakrishna S, Luo H, Hu H*, Li H*,Xu Y*. M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 protects retina in a mouse model of acute ocular hypertension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Exp Eye Res.2019, 181: 15-24
Yu YK, Zhang M, Chen R, Liu F, Zhou P, Bu L*, Xu Y*, Zheng L*. Action Potential Response of Human Induced-Pluripotent Stem Cell Derived Cardiomyocytes to the 28 CiPA Compounds: A Non-Core Site Data Report of the CiPA Study. J Pharmacol Toxicol Methods,98, 106577,Jul-Aug 2019
Xiang Z, Bao Y, Zhang J, Liu C, Xu D, Liu F, Chen H, He L, Ramakrishna S, Zhang Z, Vardi N,Xu Y*. Inhibition of non-NMDA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delays the retinal degeneration in rd10 mouse.Neuropharmacology. 2018,139:137-149. doi: 10.1016/j.neuropharm.2018.06.027. (TOP期刊)
Zhang Y,Bao Y,Qiu W,Peng L,Fang L,Xu Y*,Yang H*. Structural and visual functional deficits in a rat model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relatedopticneuritis. Exp Eye Res.2018 Jun 18;175:124-132. doi: 10.1016/j.exer.2018.06.011.
Yu YK,Liu F, He L, Ramakrishana S, Zheng M, Bu L*, Xu Y*.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Reveal Bradycardiac Effects Caused by Co-Administration of Sofosbuvir and Amiodarone. Assay Drug Dev Technol,16 (4), 222-229,May/Jun 2018
Liu F, Zhang J, Xiang Z, Xu D, So KF, Vardi N, Xu Y*.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protect retina in rd1 mice during photoreceptors degeneration. IOVS.2018 Jan 1;59(1):597-611. (TOP期刊)
Zhang J, Xu D, Ouyang H, Hu S, Li A, Luo H*,Xu Y*.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methyl 3,4 dihydroxybenzoate in a mouse model of retinitis pigmentosa.Exp Eye Res. 2017 Sep;162:86-96.
Luo X, Yu Y, Xiang Z, Wu H, Ramakrishna S, Wang Y, So KF, Zhang Z*, Xu Y*. Tetramethylpyrazine nitrone protects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gainst N-methyl-D-aspartate-induced excitotoxicity. J Neurochem.2017, 141(3):373-386. doi: 10.1111/jnc.13970. (TOP期刊)
Shen N, Qu Y, Yu Y, So KF, Goffinet AM, Vardi N,Xu Y*, Zhou L*.Frizzled3 Shapes the Development of Retinal Rod Bipolar Cells.IOVS, 2016 May 1;57(6):2788-96. (TOP期刊)
Xu Y*,Orlandi C, Cao Y, Yang S, Choi CI, Pagadala V, Birnbaumer L, Martemyanov KA, Vardi N*. The TRPM1 channel in ON-bipolar cells is gated by both the α and the βγ subunits of the G-protein Go.Sci Rep. 2016 Feb 17;6:20940.
Yang S, Luo X, Xiong G,So KF, Yang H*,Xu Y*.The electroretinogram of Mongolian gerbil (Meriones unguiculatus): comparison to mouse.Neurosci Lett. 2015 Mar 4;589:7-12.
Xu Y*, Dhingra A, Fina ME, Koike C, Furukawa T, Vardi N. mGluR6 deletion renders the TRPM1 channel in retina inactive. J Neurophysiol. 2012 Feb; 107(3):948-57.
Xu Y, Sulaiman P, Feddersen RM, Liu J, Smith RG, Vardi N. Retinal ON bipolar cells express a new PCP2 splice variant that accelerates the light response. J. Neurosci, 2008, 28(36): 8873-84.(TOP期刊)
Xu Y, Vasudeva V, Vardi N, Sterling P, Freed M. Different types of ganglion cell share a synaptic pattern. J Comp Neurol, 2008, 507(6): 1871-1878.
Xu Y,Dhingra NK, Smith RG, Sterling P. Sluggish and brisk ganglion cells detect contrast with similar sensitivity. J Neurophysiol, 2005, 93(5): 2388-2395.
Xu Y, Li B, Li BW, Diao YC. Adaptation of PMLS neurons to prolonged optic flow stimuli. Neuroreport, 2001, 12(18): 4055-4059.
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1CB707501,课题名称:视神经损伤的修复与保护机制研究,负责人, 2011-2015(374万)
2.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利用内源性光感受蛋白基因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实验研究,负责人,2012-2014(22万)
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视网膜感光细胞退变过程中谷氨酸信号通道的变化及其对视网膜内层神经元功能的影响,负责人,2015-2018(73万)
4.香港科技署-香港大学合作项目,项目名称:研发中药材枸杞子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全身炎症和神经炎症的免疫调节作用,子课题负责人,2018-2020(50万)
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名称:脑疾病治疗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19-2021(27万)
6.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名称:脊髓与视神经损伤大动物模型标准化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20-2023(100万)
7. 横向合作课题若干项,2020-2023 (100万)
徐颖课题组常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欢迎有志之士加入!
联系方法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第二理工楼804房间
邮件:xuying@jnu.edu.cn
QQ: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颖研究员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22
相关话题/暨南大学 中枢神经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鲁研究员
个人简介黄鲁,博士,研究员,广东省优秀毕业生,2018年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获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广东省创新人物奖获。研究主要采用神经环路示踪、电生理、活体钙成像、光遗传以及化学遗传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不同情绪疾病之间的相互调节机制以及探索外界光信息对情绪及认知功能产生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目前主要研究方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任超然研究员
个人简介任超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3年加入暨南大学。研究重点为揭示外界光信息对情绪、认知、睡眠等非成像功能产生调控的神经机制。代表性成果发表在Neuron、NatureCommunications、AdvancedScience等高水平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武田教授
个人简介吴武田,男,博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解剖学系教授;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获中山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东佛吉尼亚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并于1993年任该医学院助理教授。1996年起在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学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立兵教授
个人简介周立兵,神经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获得中山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比利时鲁汶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引进到暨南大学建立神经科学团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神经网络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神经网络可塑性以及神经再生修复研究。在Scien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师玲玲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师玲玲,医学博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内科学专业。2011年至2013年于美国南加州大学Zilkha神经遗传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兴趣:1.自闭症谱系障碍候选基因的功能基因组学探索:复杂家系遗传分析,候选基因效应机制及基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曲宜波研究员
个人简介曲宜波,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发育以及损伤后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联系重建等过程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优良毕业生,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比利时法语鲁汶大学,获得生物医学与药学博士学位,博士就读期间获比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力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张力,博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副研究员,独立课题组长(PI),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一级荣誉优秀毕业生)。201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2014年7月来校工作。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皮层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在体研究,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昂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李昂,博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全英班,获得医学学士、眼科学硕士学位及临床医师执业资格。2007-2011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博士后访问****,从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2011-2015就读于香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政研究员
个人简介吴政博士,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同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师从原位神经再生先驱者陈功教授,进行博士后学习,并于2016年8月晋升为该校研究型助理教授,2020年9月全职加入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担任研究组长,主要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和干预治疗,开发原位神经再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功教授
个人简介陈功(GongChen)博士于198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随后师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冯德培院士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年加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2013年升任维恩·魏勒曼冠名主任教授。2 ...暨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