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志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22



王志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校长助理、包装工程研究所所长、广东高校产品包装与物流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工程力学和产品包装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1项(共同主持),部、省级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发明专利2项,著作2本。成果获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先后在江南大学和暨南大学主持建立了包装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包装工程专业博士生。担任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ckaging Research Institutes理事会理事(2008-2014),列届世界包装大会、国际包装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或主席;<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编委;Asia Packaging Network主席(2013-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指导组组长;<包装工程>、<包装学报>副主编;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包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属容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49/SC8)主任委员。
一、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序排序):
1979.9-1983.7 东南大学(南京工学院)力学专业,学士
1987.9-199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实验力学专业,硕士
1991.9-1994.7 同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
二、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1983.7-1987.9 无锡城建职工大学教师, 专业基础教研室副主任
1990.3-1991.9 无锡建筑工程公司工程师
1991.9-1994.7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4.7-1995.8 暨南大学讲师
1995.8-2005.1 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导;机械工程系系副主任、系主任;无锡轻工大学校长助理、江南大学校长助理
2005.1-至今 暨南大学教授、博导、校长助理、包装工程研究所所长、广东高校产品包装与物流重点实验室主任
三、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运输包装理论与设计,包装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2015年至今
板壳非线性力学,工程力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2015年至今
运输包装,包装工程专业 本科生,2008年至今
包装概论,包装工程专业 本科生,2007年至今
包装综合技术,包装工程专业 本科生,1998-2004
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工程专业 本科生,1999-2000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机械工程专业 本科生,2000-2004
振动理论与测试,机械工程和包装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1996-2004
缓冲包装理论与设计,机械工程和包装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1997-2004
四、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排名前三,按时间倒序排序):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塑料包装材料中化学物向食品迁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1-2016.1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波作用下塑料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迁移动力学过程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1-2011.12,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物流中产品防护的动力学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1-2010.12,主持。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害物质控制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ADB9B04,2009.1-2011.12,共同主持。
五、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情况(每项均按时间倒序排序)
(一)主要期刊论文或专著(期刊论文排名第一或通讯作者(*),专著排名前三)
1、Yu-Mei Wu,Zhi-Wei Wang*,Chang-Ying Hu,Cristina Nerín,Influence of Factors on Release of Antimicrobials from Antimicrobial Packaging Materials,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16,DOI: 10.1080/**.2016.**。
2、Yan, J. W.,Tong, L. H., Li, C.,Zhu, Y,Wang, Zhi-Wei*,Exact solutions of bending deflections for nano-beams and nano-plates based on nonlocal elasticity theory,Composite Structures,2015,125:304-313。
3、Wang, Zhi-Wei*,Zhang, Yuan-Biao,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Refrigerator-Truck Transport System by Using Inverse Substructure Method,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4,27(11):883-900。
4、Wang, Zhi-Wei*,Li, Xiao-Fei,Effect of strain rate on cushioning properties of molded pulp products,Materials & Design,2014,57:598-607。
5、Zhang, Yuan-Biao,Wang, Zhi-Wei*,Investigation of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of Product-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 Multi-coordinate Coupled Inverse Substructure Method,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4,27(5):364-375。
6、Wang, Zhi-Wei*,Wang, Jun,Zhang, Yuan-Biao,Hu, Chang-Ying,Zhu, Yong,Application of the Inverse Substructure Metho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Transport System,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2,25(6):351-362。
7、Wang, Zhi-Wei*,E, Yu-Ping,Energy-Absorbing Properties of Paper Honeycombs under Low and Intermediate Strain Rates,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2,25(3):173-185。
8、Jiang, Jiu-Hong,Wang, Zhi-Wei*,Dropping Damage Boundary Curves for Cubic and Hyperbolic Tangent Packaging Systems Based on Key Component,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2,25(7):397-411。
9、E, Yu-Ping,Wang, Zhi-Wei*,Stress Plateau of Multilayered Corrugated Paperboard in Various Ambient Humidities,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2,25(4):187-202。
10、Wang, Zhi-Wei*,Wang, Jun,Inverse substructure method of three-substructures coupled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duct-transport-system,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2011,17(6):943-951。
(二)主要学术奖励(获奖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等级、奖励年度、本人排名/总人数)
1、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关话题/暨南大学 力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付兵
    一、个人简介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绿色通道聘)。2016年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论文成绩为“Excellent”(最高等级),部分成果被我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采纳。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复材结构,包括“高效利用复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复材废弃物再生利用”和“高性能组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肖衡
    肖衡教授简介:于1983年,1986年,1990年在武汉大学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导师钱伟长教授)学位;1990年至1992年间以及1992年至1994年间分别在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任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匡友弟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研究兴趣包括纳米复合材料力学、物理力学、智能材料力学。已发表学术文章30多篇,他引360多次。曾入选2016度上海高校********。邮箱地址:kuangzhang88@gmail.com;欢迎报考研究生,申请博世后。一、教育经历:2002/09-2007/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余岭
    余岭教授简介-暨大新版教师个人主页网站用一、个人简介余岭,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计划”****。2006年作为“引进人才”到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和“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是暨南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6-2017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陵辉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座教授、院长。从事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已发表学术文章150余篇,他人引用2300余次。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2006年获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一、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序排序):1989/03-1992/05,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欧阳东
    性别:男学位:博士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一、研究方向:(1)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2)超高性能混凝土/绿色低碳水泥混凝土(3)建筑业/工业/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土木工程结构耐久性(5)极端严酷条件下服役混凝土(核电用混凝土、极寒下服役混凝土等)(6)纳米材料(纳米SiO2、碳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晓平
    陈晓平,女,1957年出生。博士,岩土工程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1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获岩土工程博士学位;2001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先后工作于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武汉大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袁鸿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应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高校“工程结构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广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欧妍君
    博士,副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教研室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曾任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等建筑结构分析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包括:1、复杂的建筑结构工程设计计算分析:复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分析、抗震超限设计可行性分析、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构优化设计;2、建筑结构设计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
  •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聂振华
    聂振华,博士,教授,汉族,江西崇仁人。现为“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灾害大数据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动力学、桥梁安全监测与损伤检测,人工智能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