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鸿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22

张鸿巍,安徽合肥人,暨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先后在德国Max-Plank-Institute of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Penal Law、University of Tubingen、挪威University of Oslo、韩国汉阳大学及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等作访问****。现主要从事法律实证与定量犯罪学、少年家事法、比较刑事司法等领域研究。

一、主讲课程
先后讲授《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未成年人法学》《法律诊所》等本科课程,《犯罪学与被害人学》《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司法》等硕士生课程,《国际刑法学原理》《法学前沿》等博士生课程。

二、科研、教改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研究十余项。其中,近年主持的纵向课题如下:
1.2013-2019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社会支持机制实证研究》(13CFX059)
2.2014-2019,主持人,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未成年犯的危险性评估及矫治对策实证研究》(14SFB20015)
3.2017-2020,主持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官业绩考核机制研究》(GJ2017C12)
4.2014-2014,主持人,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课题《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预警机制研究》(ZYZZZYQ201405)
5.2018-2020,主持人,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诊所式法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与改革-以少年家事诊所运行为视角》

三、主要论文
出版《美国未成年人司法:体系与程序》(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美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第三版)、《少年司法通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等学术独著五部、《少年司法的异乡人》(三联书店2017年版)等随笔集三部,主编《外国刑法学》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于Trauma, Violence, & Abuse、Justice Quarterly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Deviant BehaviorCrime & Delinquency等SSCI期刊发表英文论文二十余篇,在《比较法研究》等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中文论文三十余篇,在《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发表法律时评/法学随笔百余篇。其中,近年中英文代表性论文如下:
1.独著:Zhang, H. (2020). The influence of the ongoing COVID-19 pandemic on family violence in China.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https://doi.org/10.1007/s10896-020-00196-8.
2.通讯作者:Wang, X., Hayes, B., & Zhang, H.* (2020). Correlates of Chinese police officer decision-making in cases of domestic violence.Crime & Delinquency, 66(11) 1556–1578.
3.第一作者:Zhang, H., Zhao, R, Macy, RJ., Wretman, C., & Jiang, Y. (2019). A scoping review of 37 years of family violence research in China.Trauma, Violence, & Abuse.https://doi.org/10.1177/**81738,
4.第一作者:Zhang, H., Zhao, J., Ren, L., & Zhao, R. (2017). Subculture, gang involvement, and delinquency: a study of incarcerated youth in China.Justice Quarterly. 34(6):952-977.
5.第一作者:Zhang, H., Zhao, R., Ren, L., & Zhao, J. (2014). Social attachement and juvenile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ce in China: bridging Eastern and Western wisdom.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51(6):703-734.
6.第一作者:《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之回顾、反思与建构—基于服务集成的视角》,《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第9期全文转载
7.独著:《归责与惩教:未成年人司法二元化建构的逻辑展开》,《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年5期
8.独著:《“少年+家事”检察概念的逻辑展开》,《人民检察》2019年第12期
9.独著:《浅析美国未成年人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河北法学》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10.独著:《未成年人审前拘留刍议》,《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6期。

四、主要学术/社会兼职
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编委、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torative Justice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文《犯罪研究》编委,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发展智库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顾问、中国致公党中央法治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犯罪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青联委员,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检察院、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珠海市政协委员、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惠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五、荣誉和奖项
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先后入选珠海特聘****、暨南双百计划********支持计划(第一层次)。获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暨南大学本科教学校长奖,被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评为“优秀法律诊所课程教师”。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院“杰出校友奖”

六、联系方式
1、办公电话/手机:
2、邮箱:@qq.com



相关话题/暨南大学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