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各硕士点简介
硕士点4个: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门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现共有研究生99人。另有语文教育硕士方向1个。
(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属于语言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 该硕士点1998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1999年开始招生。加强语言应用的研究是我国语言学学科发展的时代趋势,对汉语尤其是粤方言区的语言交融、变异现象及语言应用、语言教育、语言服务等领域进行研究, 是该硕士点及所属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定位。本学科点在多年的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汉语词汇与语言发展理论研究”、“言语交际与语言教学研究”、“语言传媒与文化”三个研究方向。本硕士点拥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近年来,本硕士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承担国家语委、教育部项目2项,高校古委会项目1项,市级2项、校级1项,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方言》 、《语言文字应用》、《修辞学习》、《古汉语研究》等权威或核心期刊及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5篇, 学科点近年来共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词典(主审)9部, 学科带头人孙雍长教授 ,任广州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转注论》、《管窥蠡测集》、《训诂原理》、《老子注译》等7种,《辩才与智慧》、《三湘纪胜》、《汉字字谜大典》等编著6种,学术论文80余篇。各方向学术带头人罗维明、刘凤玲、屈哨兵及学术骨干许光烈、戴仲平等近年来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领域,治学严谨,成果较多,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重点承担的项目有《中国语言规划的历史与研究──先秦两汉时期》(孙雍长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科研规划项目)、《广告语言跟踪研究》(屈哨兵主持,刘凤玲 戴仲平等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科研规划项目)《汉语被动标记分级多角研究 》(屈哨兵主持,广东省理论规划办“十五”规划项目)《<文中子>校释》(罗维明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硕士点所属学术团队在语言教育与研究、词汇研究、社会语用研究、广告语言研究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孙雍长、屈哨兵、罗维明等三人还获得200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二)专门史:
经国家学位委员会1998年批准,广州大学专门史硕士点于1999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2004年评为广州市重点学科。该硕士点现有五个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文化与宗教、岭南文化、中国区域文化研究、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西文化交流,系统研究有关中国特别是岭南文化的渊源、演变、现状及今后发展的趋向,揭示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同时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经过多年建设,目前该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力量较为雄厚的学术梯队。
该硕士点带头人为赵春晨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长期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现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广州市地方史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出版有《岭南近代史事与文化》、《晚清洋务巨擘——丁日昌》、《岭南物质文明史》(第一作者)、《基督教与近代岭南文化》(第一作者)、《澳门记略校注》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0多篇。所著《晚清洋务派与教案》、《洋务运动在广东》两篇论文曾分别获得广东省高校首届和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及三等奖,专著《晚清洋务巨擘——丁日昌》获2000——2001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专著《岭南近代史事与文化》2005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2003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会奖)二等奖,专著《基督教与近代岭南文化》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2003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完成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类项目《丁日昌集》等科研项目的工作。学科方向带头人何大进教授、冷东教授及学术骨干雷雨田教授、霍俊江教授、陈永祥教授、王丽英教授等也都各有专长,分别在文化史、宗教史、思想史、经济史、民族史、华侨史、中美关系史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硕士点自2000年以来,共承担科研课题25项,其中国家、省、市级纵向课题18项,横向课题7项。各类课题费50万元,人均3.5万元。共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5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2部,省部级出版社出版的12部,市级出版社出版的1部。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0篇,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或国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的25篇。共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励15项,其中省部级6项,厅级奖励5项,市级奖励4项。
(三)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于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2004年开始招生。硕士点带头人为吴晟教授。该硕士点现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学、中国古代戏剧学、中国古代小说学。该硕士点学术队伍合理,年富力强,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4人、在读博士生1人、在读硕士生1人,平均年龄42岁。
中国古代戏剧学:带头人刘晓明教授。该方向的特色是:1、重点研究杂剧发生及其理论,提出了关于杂剧发生的类群理论。刘晓明教授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类群理论与杂剧生成”(2002)、“中国古典戏剧的形上之思”(2008),并主持教育部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著有《杂剧形成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先后发表论文《杂剧起源新论》、《“语”、“文”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中国古典戏曲形式的 限制、突围及意义》,其中2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在《文史》、《文学遗产》、《文献》、《中华文史论丛》等发表论文70余篇。成果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广东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广州市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项)、广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注重研究礼乐与戏曲的关系。李舜华教授著有《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并在《文献》、《戏剧艺术》、《江海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明史乐志及其相关音乐文献之笺释”。成果曾获广州市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古代诗学方向:带头人为吴晟教授。该方向的特色是:一、注重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对其他文学文体的建构的影响,分析古今诗歌意象的审美流向及演变。吴晟教授目前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已著有《中国意象诗探索》、《黄庭坚诗歌创作论》、《瓦舍文化与宋元戏曲》、《中国古代诗歌与戏剧互为体用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其中《黄庭坚诗歌创作论》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的专著,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并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献》、《燕京学报》等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二、在文学地理学研究方面开风气之先。由曾大兴教授独立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自1995年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好评。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与气候之关系研究”。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词学研究论文60余篇,其代表作《柳永和他的词》,是国内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柳永其人其词的词学专著。沙红兵博士、副教授,杜玉俭博士、副教授,刘庆华副教授等,在中国古代诗学和文学地理学方向,也取得较突出的成果,在《文学遗产》、《国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古代小说学:带头人为纪德君教授。该方向的特色是:一、从古代小说与史传、民间说唱的亲缘关系入手,探寻古代小说赖以生成的文化机制以及各类小说的文体特征;纪德君教授已出版了《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博士论文)、《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和《民间说唱与古代通俗小说双向互动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并在《国学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献》、《学术月刊》等发表论文70余篇。其二,从编创、传播与接受之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状况、演变趋势及其原因;纪德君教授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对岭南地区的近代小说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罗嘉慧教授、耿淑艳副教授等,目前正主持“岭南近代小说研究”、“一种被湮没的小说类型:清代圣谕宣讲小说的整理与研究”等市级项目,并在《文献》、《学术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多篇。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现有9名教师,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获得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4人。近五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市级项目14项;共出版专著15部、编著7部、教材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省级科研奖5项,市级科研奖11项。该点现设三个研究方向:戏剧文献学、典籍与文化、小说文献学。学科研究的特色优势是:1、理论研究与文献考据结合研究;2、文献研究与考古发现相结合; 3、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4、文献研究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研究相结合。学科带头人刘晓明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国务院特殊津贴,近5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史》、《世界宗教研究》、《燕京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8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各1项;获广东省政府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省委宣传部奖、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广州市政府奖二等奖2项。典籍与文化方向带头人吴晟教授,现任广东省文学学会、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广州市语言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有《黄庭坚诗歌创作论》、《中国意象诗探索》、《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台湾现代诗解》4部,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获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政府奖各1项。小说文献学方向带头人纪德君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2部:《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在《国学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论著获广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此外,曾大兴教授(典籍与文化)将文献与地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曾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过专著《柳永和他的词》,并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了十余篇相关论文。李舜华副教授(戏剧文献学方向)在北师大获博士学位后,又师从章培恒先生作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发表论文30余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