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刘晓初教授还担任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会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华南分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库评审专家、佛山市顺德区华润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等多项社会兼职,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的众多学者专家们进行了密切合作。
教育背景:
1.1984年毕业于洛阳工学院(现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轴承方向)获工学学士学位
2.1996年华南理工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3.2004年获南粤优秀研究生
4.200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到1992年7月
工程师
军代表(营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甲兵部军代处
驻洛阳轴承厂军代表室
1992年7月到1992年10月
工程师
质保部负责人
机械工业部洛阳轴承研究所
1992年10月到1995年2月
工程师
车间主任
广东省中山市轴承总厂工程师
1995年2月到1998年12月
副教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文学院
1998年12月到2006年7月
教授
主任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系
机械教研室
2006年7月到今
教授
院长
副院长
广州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社会兼职及荣誉称号:
·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会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华南分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机械设计与生产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南粤优秀研究生(博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库评审专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与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
·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顾问
·佛山市顺德区华润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科技顾问
·中山市沃特莱科技有限公司科技顾问
·广州益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工
科研方向:
·AMT技术及数字化制造、光机电一体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
·汽车轴承和特种滚动轴承设计与加工理论
·太阳能综合利用设备装置与资源节约型机电产品的研发
·精密、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
主要成果和贡献:
1、承担主要项目(共23项)
·200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轻薄轴承强化研磨加工及表面残余应力形成机理”(项目编号:50875052)
·2008年主持广东省省级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项目“高效太阳能节水灌溉器产业化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示范
·2008年广州市教育局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用组合刀具高效精密加工模具的数字化绿色制造技术”
·2007年主持广东省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太阳能自动灌溉控制器产业化技术”(项目编号:2007B090400139)
·2007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太阳能自动喷灌器的研发”(2007A020300003-3)
·2007广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的“广钢集团电炉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研究”
·2005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PCBN纳米涂层刀具研发”(主持,,项目编号:20051210009)
·2005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分辨自适应谐振理论及其在刀具渐变磨损过程中的监测应用研究”(50305005)
·2004年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轴承制造业的预应力硬态切削技术的研究”(主持,项目编号:04106464)
·2004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现代农业滴态立体式节水灌溉产品的开发”(主持,2004B20601003)
·2004年承担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新型化学螺栓的研制开发”(项目编号:2004A053)
·2003年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轴承制造业的创新设计理论及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主持,项目编号:032587)
·2003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效太阳能全自动节水灌溉设备开发”(2003C20615、2003A025)
·2000年主持中山市科技计划攻关项目“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直线轴承开发中应用”(2000A026)
·1999年主持广东省中山丽人美容美容用品有限公司“机械电子美容器系列产品研发”
·1998年主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汽车空调离合器轴承研制开发”(通过省鉴定,获广东重大科研成果登记证书)
·1995年主持中山大学孙文学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球轴承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1995年承担小型密封低噪音电机轴承开发,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承担的“调心轴承开发”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承担国家八五重点项目“中山港高科技开发区十五亿粒精密钢球生产线建设”
·1994年主持中山市轴承总厂的“摩托车转向轴承开发”,当年年产值过千万元
·1992年承担的D176720Q1T2、D176119Q1T2军用歼击机轴承研制获国家银质奖,并河南省“兴豫杯”奖(河南省省人民政府颁发)
·1991年承担的C3468411LM等四种航空轴承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主要专利
1、带有孔或凹槽、凹面的弧形外圆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发明专利,ZL00119298.1)
2、反馈式自适应抗风喷灌节水喷头(ZL200420002849.4)
3、植物浇水用太阳能全自动控制器(ZL01266948.2)
4、一种新型的直线球轴承(ZL01230683.5)
5、汽车空调离合器用双列密封球轴承(ZL95237605.9)
6、一种无心外圆贯穿法磨削的辅助夹紧装置(ZL00242881.4)
7、植物浇水全自动控制器(ZL01266763.3)
8、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力电容器(200820050268.6)(第三)
9、一种干式防爆型电容器(200820050269.0)(第三)
10、一种具有螺栓电极接头的低压并联电容器(200820050270.3)(第三)
11、一种具有马口铁外壳的电容器(200820050271.8)(第三)
12、一种耐腐蚀抗钝化导电材料(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01387.1)
13、一种镍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01389.0)
14、一种石墨黏结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01220.5)
15、一种机械表面强化研磨加工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01390.3)
3、已产业化成果
·高效太阳能全自动节水灌溉设备的研发(通过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局验收)
·汽车空调离合器轴承研制开发(获广东重大科研成果登记证书)
·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直线轴承开发中应用(通过中山市科技局验收)
·低噪声密封电机轴承开发(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摩托车转向轴承开发(已应用)
·调心球滚动轴承开发(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山港高科技开发区十五亿粒精密钢球生产线(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调心球滚动轴承开发(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与的C3468411LM等四种航空轴承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与的D176720Q1T2、D176119Q1T2军用歼击机轴承研制获国家银质奖和河南省“兴豫杯”奖(河南省省人民政府颁发)
著作出版情况:
1、AutoCam自动编程系统V1.0,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09年4月
2、参编《机械设计》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
主要论文、论著:
在国家核心与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3篇,2篇论文分别获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山市科委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