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科导师简介(57)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15

 

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基础

博士生导师简介(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

曾星研究员

曾星,女,湖北武汉人,1959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和1989年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赴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学习,1996年获得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和2007年曾到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基础实验室高访四个月。1983年至1997年间,曾任同济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助教、讲师、副研究员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药免疫实验室主任、中药新药Ⅰ期临床研究室主任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中药免疫分子药理与临床药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该研究领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优秀教师基金、博士点基金等4项,科技部863、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分课题3项,主持国内外制药企业委托的一期临床试验项目十余项,近年发表论文30多篇,被SCI收录10多篇,研究工作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广州市二等奖1项和中国中医药学会二等奖1项。被同行专家推荐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被评为优秀省级千百十培养对象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近年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0余人,有学生获得台湾校友研究生奖学金、南粤优秀研究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等荣誉。曾老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注重知识更新,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现有在读研究生和博士后共8名。


徐洋教授

徐洋,男,1970年生,籍贯武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B类),教育部****讲座教授,广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再生医学和转化医学中心主任。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获博士学位;1994年-1997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研究,导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Dr. David Baltimore。1997年前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担任助理教授,2008年成为终身职正教授。徐洋在癌症抑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以及多能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等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其研究成果为干细胞治疗、新药开发等奠定了基础。其团队在2011年首次发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所分化的细胞有免疫原性,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并引起再生医学领域轰动。他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美国联邦政府(NIH, DOD)和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等单位资助的科研项目达15项,近五年徐洋主持科研项目基金总数近1400万美元。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研究机构应邀做学术报告60余次,在Nature, Nat Cell Biol, Cell Stem Cell, 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徐教授近年来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人,有多名博士后现已是成功的科学家,有很好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人才的经验。


林同香教授

林同香,男,1962年生,籍贯福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再生医学和转化医学中心。于1994-1998年,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培养,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999年在福建农林大学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9年-2000年在日本农林水产国际研究院中心任客座研究员;2000年-2007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博士后, Assistant Specialist;2007年-2010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Research Scientist。2011年-2012年在福建农林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至今任广东省中医院再生医学和转化医学中心教授。

和徐洋教授一起,林同香发现干细胞遗传安全保卫机理,P53调控ESC核心转录因子Nanog表达,促进DNA损伤修复(Nat Cell Biol, 2005),被评论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Faculty 1000),被称为“Stem Cell Switch”(Nature Cell Biology Press, 2005),最近被证明是最重要的体外人工诱导万能干细胞(iPSC)的关键因子(Nature,2009),更被许多研究证明是调控细胞分化发育的不同方向(如横向分化和逆向诱导)的关键(Takahashi & Yamanaka,Cell,2006;及其它重要论文),因此这是干细胞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国际著名干细胞专家Sheng Ding教授,发现了一系列药物调控和诱导干细胞分化和发育速度、方向和再生的理论和方法,如发明了高效诱导人类多能干细胞(iPSC)方法,通过添加调节细胞信号传导的小分子化合物,极大提高iPSC的诱导效率和速度,该发明也间接提高了干细胞的安全性(Nat Methods, 2009)。

申请美国专利2项,欧洲专利1项,中国专利1项。在Cell Stem Cell, Stem Cell, Pro Natl Acad Sci USA和J Exp Med上发表多篇论文。至2012年4月23日,论文被引用次数(SCI他引)达到1396次。这些成果为干细胞技术和理论在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生物医药上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林教授悉心指导学生,传帮带、参与造就科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


郑广娟教授

郑广娟,女,汉族,吉林人,1964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出站博士后,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中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病理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基础研究;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及毒理学评价。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15年,兼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实验室及国家中管局三级科研实验室主任。1995年至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论文140余篇,其中国家级论文100余篇,CA收录近20篇;SCI收录3篇。先后承担纵向科研课题30余项,主持17项,取得成果15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校级科研及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横向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7项,获新药临床批件6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新药成果转让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工作期间曾获得山东省、山东中医药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学成果及优秀讲稿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