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宙峰,男,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麻醉系,精神病学系和发育学系终身教授,华盛顿大学痒觉研究中心主任。学科专业方向为:麻醉学、疼痛与瘙痒。
1983年武汉大学病毒系学士,毕业后在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从事乙肝研究。1986-1987在英国伦敦大学任访问****,1990-赴美留学,1994年获德克萨斯大学休士顿医学健康科学中心分子遗传学博士,随后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神经发育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2000年起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麻醉系,精神病系,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6),正教授(2009),2009年起开始筹建痒觉研究中心。2010华盛顿大学宣布成立世界上首个跨学科痒觉研究中心,陈宙峰教授任中心主任。痒觉研究中心系华盛顿大学BioMed21的重点资助校级重大医学研究项目之一。其实验室在2007发表Nature文章,宣布发现首个中枢神经系统痒基因GRPR。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神经领域和皮肤研究者的极大重视。这也是NATURE历史上首次发表有关痒觉的论文。2009年发表Science文章,宣布首次发现传递痒觉的特异神经元,因此将痒和疼痛区分开来,解决了这一领域持续一百年来的争论,为痒觉做为一个不同于痛觉的独立的感觉奠定了理论基础。2011年这篇论文被ISI评为“热门”(HOT)文章。2011年,又在Cell杂志报道关于吗啡致痒分子和细胞机制的重要突破。同期Cell杂志专门为此发了评论文章。这项发现迅速在F1000(国际同行评价杂志)得到了阿片领域著名****的高度评价。2013年在“JCI”发表阐述慢性瘙痒的分子机制论文,2014年在(神经元)杂志发表痒和疼痛调节的论文,解释了为什么越挠越痒的分子和神经机制,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报道,包括BBC,ABC和科学美国人。这一系列系统的重大研究成果开辟了一个现代痒觉分子细胞研究的崭新领域,为世界各国权威媒体,科学类及科普杂志广泛报道,同时也引起了世界上多个学科****,包括疼痛,麻醉,皮肤和GPCR等领域的极大的兴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于2010年专门为如何促进痒觉转化研究召开了圆桌会议。痒基因和痒神经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治疗慢性瘙痒等方面的疾病奠定了分子基础。
科研课题: 1.RO1 1R01AR056318-06 4/01/14-3/31/19 $301,902 (Direct Cost/year) NIH/NIAMS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itch sensation in the spinal cord 2.R01 5R01NS094344-02 9/01/2015 - 06/30/2020 $230,559 (Direct Cost/year) NIH/NINDS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that block GRPR-mediated chronic itch 3.R01 5R01DA037261-02 10/01/2015 – 9/30/2020 $268,880 (Direct Cost/year)NIH/NIDA Mechanism of desensitization of MOR1D-GRPR crosstalk
发表论著: 1.Sun YG, and Chen ZF. 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 mediates the itch sensation in the spinal cord. Nature 2007 448: 700-703 2.Sun YG, Zhao ZQ, Meng XL, Yin J and Chen ZF. Cellular basis of itch sensation. Science325: 1531-1534, 2009. 3.Liu XY, Liu ZC, Sun YG, Ross M, Kim SI, Tsai FF, Li QF, Jeffry J, Kim JY, Loh HH and Chen ZF. Unidirectional cross activation of GRPR by MOR1D uncouples itch and analgesia-induced by opioids. Cell 147(2): 447-458, 2011 4.Zhao ZQ, Huo FQ, Jeffry J, Hapmton L, Demehri S, Kim S, Liu XY, Barry DM, Wan L, Liu ZC, Li H, Turkoz A, Ma K, Cornelius LA, Kopan R, Battey JF, Zhong J and Chen ZF. Chronic itch development in sensory neurons requires BRAF signaling pathways. J. Clin Invest. 123 (11), 4769-4780, 2013 5. Zhao ZQ, Wan L, Liu XY, Huo FQ, Li H, Barry DM, Krieger S, Kim S, Liu ZC, Xu J, Rogers BE, Li YQ, Chen ZF. Cross-Inhibition of NMBR and GRPR Signaling Maintains Normal Histaminergic Itch Transmission. J Neurosci. 2014 Sep 10;34(37):12402-14. 6. Zhao ZQ, Liu XY, Jeffry J, Karunarathne WK, Li JL, Munanairi A, Zhou XY, Li H, Sun YG, Wan L, Wu ZY, Kim S, Huo FQ, MO P, Barry DM, Zhang CK, Kim JY, Gautam N, Renner KJ, Li YQ, Chen ZF. Descending Control of Itch Transmission by the Serotonergic System via 5-HT1A-Facilitated GRP-GRPR Signaling. Neuron 2014 2014 84(4):821-834. 7.Kim S, Barry DM, Liu XY, Yin S, Munanairi A,Meng QT, Cheng W, Mo P, Wan L, Liu SB, Ratnayake K, Zhao ZQ, Gautam N, Zheng J, Karunarathne WK, Chen ZF. Facilitation of TRPV4 by TRPV1 is required for itch transmission in some sensory neuron populations. Sci Signal. 2016. Jul 19; 9(437). 8.Yu YQ, Barry DM, Hao Y, Liu XT, Chen ZF. Molecular and Neural Basis of Itch Behavior in Mice. Science. 2017, 355(6329): 1072-1076.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宙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31
相关话题/广州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焦仁杰
焦仁杰教授,1965年1月30日生于江苏泰兴。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99年获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4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课题组长。2011年获中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锋
李锋,男,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研究员。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2011-2016年在美国北卡大学接受博士后训练。已有16年病毒性传染病领域研究经历,包括HIV、HBV、HCV、Influenzavirus、Adenovirus、Adeno-Associ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冰
李冰,教授,副院长。教育背景:1979年-1983年:兰州大学生物系,本科/学士;1985年-1988年:武汉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硕士工作经历:1983年-1995年:甘肃农业大学基础部讲师、副教授;1996年-1998年:英国雷丁大学生命学院,访问****(中英友好奖学金);1999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彭涛
彭涛,广州医科大学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教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病毒学博士。曾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病毒免疫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彭涛教授长期以来运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从事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应用性研究,包括疫苗、抗病毒药物及快速诊断技术等。曾在美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继勇
刘继勇,男,出生于1979年,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副研究员,天然免疫及其转化研究团队核心骨干,广东省免疫学会会员。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15年受聘于广州医科大学。主要研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文俊
宋文俊,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邮箱:wjsong@hku.hk。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流感病毒致病分子机制研究;2).流感及呼吸道病毒临床快速诊断技术方法研究;3).流感及呼吸道相关病毒临床免疫治疗技术平台研发;4).新型安全高效流感疫苗研发。学习经历:2001–20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师宪平
师宪平,女,中山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广州医科大学Hoffmann免疫研究所教授。师宪平博士近年来致力于肿瘤对经典靶向治疗药物耐受机制研究,着重围绕如何克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耐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特别是去泛素化酶在肿瘤发展、诱导和维持对经典靶向治疗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等热点问题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燕菲
燕菲,男,1963年5月出生。1979年至1983年,南京大学生物系生本科。1983年至1988年,在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任教师。1988年至1991年,暨南大学生物系硕士。1992年至1996年,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分子生物学专博士。1997年至1998年,在美国纽约纪念肿瘤医院Sloan-K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晓华
王晓华,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该教师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工作三十余年,较好地掌握了本研究领域前沿的理论,实践技能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每年承担研究生、临床医学等多专业《生物化学》、《高级生物化学实验与技术》、《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或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东海
吴东海,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85年-1990年在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0-1992在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后;1992年-1994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生物化学系,任助理研究教授;1994年-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