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
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招生单位代码11845)
广东工业大学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占地面积3348亩,拥有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等多个校区。大学城校区突出工科特色,多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创设了多个协同创新科研平台。东风路校区突出艺术创意和社工服务人文氛围的营造,建设设计创意乐园。龙洞校区突出管理学与理学的交叉融合,创建环境优美、恬静宜人的花园式校园。学校全新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百人计划和培英育才计划、团队平台重大成果培育计划、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等重大战略,2010年以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更加迅速、成效更加显著。
学校专业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已经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机械、信息、材料、化工四个学科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47000余人、在校研究生5000余人,并招有一定规模的港澳台生和外国留学生。
学校坚持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不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科研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到校科研经费近3亿元,比上年增长51.1%。学校建设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14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牵头或参与组建19个省部院产学研创新联盟,以及“华南工业设计创新园”等多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学校正努力在精密装备、IC设计、制药、软物质等领域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和协同创新取得实际性成果。学校致力于培养有坚实基础,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5.17亿元,图书馆藏书328万册、电子图书168余万册,采用共享方式,多渠道、大幅度拓展了信息资源使用范围。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为研究生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科研环境。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学校现有正高级职称300余人,副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硕士生导师580余人。通过实施引进高水平人才“百人计划”,2011年以来引进了4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其中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教授3人、青年“****”教授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广东省“创新团队” 2个( 纳米数控装备及纳米加工技术创新团队和工业设计集成创新科研团队)、珠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芬兰国家文化成就奖获得者1人,大幅度提高了学校研究生导师水平。
学校重视对外合作交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教育合作、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实施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提供专项资助选送研究生前往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研究、推荐参加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选拔、研究生校际交流等,每年有数十名研究生选派到国外大学合作研究,实现了境内外联合培养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结合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工科高层次研发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校将科研优势和师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共建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选派研究生进入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开展科研工作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生力军,将技术研发与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研究生既有能力的提高又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助,达到多方共赢。学校现有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4个校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每年都有一大批研究生在基地开展研发工作。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乘着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东风,纳世界级名师,筑国际化平台,育创新型人才,成历史性伟业!热诚欢迎勇于进取、立志献身国家建设事业的优秀青年踊跃报考!
如果您想在未来成就一番事业,广东工业大学就是您梦想启航的地方!
2013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机械工程等21个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均以招收国家计划研究生为主,兼收部分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
三、报考条件
(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含:获专业硕士学位);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所报考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不能作为推荐人。
6.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述条件:
已取得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研究生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二)我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的报考条件是:
1.满足报考条件(一)中的第1.3.4.5.条。
2.本校全日制在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3.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严谨,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加权平均成绩80分及以上。
4.攻博专业及课题与硕士阶段的专业及课题密切相关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四、报名手续
一)公开招考方式的报考条件是: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一次,分为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两种招生形式。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2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
2.送交报名材料及缴交报名费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访问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w.gdut.edu.cn下载《广东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按要求认真如实填写,并附表中所列相关证明材料和审核意见。考生于2012年12月5日至15日期间直接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理报名手续,也可邮寄函报。报名时需缴纳报名费200元。
五、考试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拟定2013年3月16-17日,具体时间见《准考证》,《准考证》在考试前在网上自行打印,请留意网上通知。
考试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具体考试教室见《准考证》。
六、考试方法及科目
考试工作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1.初试
初试的笔试科目为外国语、政治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政治理论)和不少于两门的专业课,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所有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评阅。考试须在校内进行,不设校外考场。硕博连读免初试。
2.复试
(1)复试形式、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等由各招生学院组织实施,并在复试前通过我校网页向考生公布。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3)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需在复试期间在我校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在校待遇
凡被我校录取的2013年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定向生、委培生、自筹经费生除外),按学制三年,每年12个月发放每月1600元的普通奖学金。
凡被我校录取的2013年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定向生、委培生、自筹经费生除外),按学制三年,每年12个月发放每月1600元的普通奖学金。
选拔成为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对象者获得创新人才培育奖学金3万元/年、选送到境外联合培养则资助10万元/年,具体规定参见《广东工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
选拔为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资助者可以到境外进行最长24个月的合作研究,将获得包括生活费、国际旅费等资助最高可以达到32万元。
八、其他事项
八、其他事项
1.考生考试费用及食宿自理。
2.我校不接受同时报考两所学校的考生报考。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学院、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
指导教师及招生方向
|
拟定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
同等学力者加试科目
|
001机电工程学院
|
16
|
|||
0802 机械工程
01.精密装备制造与测控技术
02.高速加工与超硬材料工具技术
03.精密微纳与特种加工技术
04.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05.光电检测与机电液智能控制
06.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07.汽车电子控制、节能与排放控制
08.物流与智能交通
09.数字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
10.现代设计研究
|
李荣彬(陈新)01
杜雪(陈新)01
张志辉(陈新)01
王成勇02、03
伍尚华02、03
林华泰(伍尚华)02、03
阎秋生02、03
魏昕03
郑德涛(高健)01、09
陈庆新04
高向东05、08
方海10
柳冠中(方海)10
Hannu Kahonen(方海)10
Vesa Honkonen(方海)10
陈新度01、04
黄国全(陈新度)04
何汉武06、09
张永俊01、03
杨海东04
▲陈新01、04
▲郭钟宁03
▲高健01、06
▲伍乃骐04、08
▲张湘伟06、07
|
①(1001)英语
或(1002)日语
②(2001)数值分析
或(2002)线性代数
或(2003)材料微观研究方法(材料学院)
或(2004)机械优化设计
或(2005)空间设计或产品设计
③(3001)材料热力学(材料学院)
或(3002)CAD/CAM
或(3003)机电控制
或(3004)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或(3005)先进制造技术
或(3006)运筹学(机电学院)
或(3009)内燃机测试技术
或(3010)数据库原理
或(3007)设计历史与理论
|
初试未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
|
|
004自动化学院
|
9
|
|||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
02.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03.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
04.自动化装备与信息处理技术
05.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
06.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07.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
08.信息物流融合系统
09.智能交通系统
10.数据挖掘与云计算
|
谢胜利01
邹生(谢胜利)01
谢少峰(章云)03、04
王银河02
彭世国02、06
吴杰康02、06
刘治03、05
蔡延光09、10
何昭水01、05
刘海林01
▲章云03、04
▲王钦若03、04
▲禹思敏02、06
▲程良伦07、08
|
①(1001)英语
或(1002)日语
②(2002)线性代数
或(2006)矩阵分析
③(3011)线性系统理论
或(3012)最优控制
或(3013)自适应控制
或(3014)计算机网络
或(3015)数字信号处理
或(3008)自适应信号处理(报考方向01必须选考)
|
初试未选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
|
|
006轻工化工学院
|
8
|
|||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01.清洁化学过程的关键技术
02.催化新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03.精细化学品与化学助剂的清洁合成技术
04.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05.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06.新药物化学
07.天然产物的高效利用技术
08.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09.不对称催化合成
1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郭建维03、04
崔英德(郭建维)03、04
Allan H. Conney(张焜)06、07
Bernard Meunier(张焜)06、07、09
韩雅莉06、07
易国斌04、05
赵肃清06、10
方岩雄01、03
▲余林01、02
▲张焜06、07
|
①(1001)英语
②(2008)高等有机化学
或(2009)材料物理与化学
或(2010)高等物理化学
或(2011)催化作用原理
③(3016)高等无机化学
或(3017)生物化学
或(3018)现代仪器分析
|
在下列科目中任选初试未考的两门:
1.高等物理化学
2.高等分析化学
3.高等有机化学
4.高等无机化学
|
|
008管理学院
|
5
|
|||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01.生产系统控制与优化
02.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3.管理系统工程
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5.信息系统与商务智能
06.营销工程
07.决策理论与方法
|
张毕西01,02,03
张光宇03,07
刘洪伟05,04
张德鹏06
何斌07,03
▲张湘伟02,01
▲张成科04,03
▲郭开仲07,03
|
①(1001)英语
②(2012)运筹学(管理学院)
或(2013)管理统计学
③(3020)管理学
或(3021)管理系统工程
|
初试未选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
|
|
002材料与能源学院
|
8
|
|||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01.新型电子功能材料
02.纳米/非晶功能材料及器件
03.新型耐磨涂层制备技术与应用
04.材料表面涂层/薄膜与应用技术
05.高分子功能材料
06.高分子光化学及应用技术
07.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
08.材料成型工艺及模具技术
09.新型建筑材料与环境友好材料
|
杨元政02、07
揭晓华03、04
周克崧03、04
刘敏03、04
曹有名05
刘晓暄06
陈颖07
成正东(陈颖)07
张国庆07、09
肖小亭08
李丽娟09、07
赵旭东(李丽娟)09、07
▲张海燕01、07
|
①(1001)英语
或(1002)日语
②(2003)材料微观研究方法(材料学院)
或(2014)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或(2015)先进材料成形技术与理论
③(3001)材料热力学(材料学院)
或(3022)固体物理学
或(3023)固态相变
或(3024)功能高分子材料
|
在下列科目中任选2门:
1.材料加工理论基础
2.材料结构与性能
3.聚合物加工原理
4.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
|
015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2
|
|||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无机发光材料制备技术与特性研究
02.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
|
胡义华01
唐新桂02
|
①(1001)英语
或(1002)日语
②(2016)仪器分析技术
③(3026)材料物理
或(3027)材料化学
|
在下列科目中任选2门:1.材料制备技术基础
2.材料结构与性能
3.固体物理
|
|
003信息工程学院
|
4
|
|||
0811Z2信息获取与控制
01.电信网络
02.信息传输与智能控制
03.制造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04.图像处理与模式分析
05.仿生信息获取与处理
|
孙玉(骆德汉)01
章国豪02
戴青云03、04
骆德汉05、01
|
①(1001)英语
或(1002)日语
②(2002)线性代数
或(2006)矩阵分析
或(2017)随机过程
③(3028)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或(3029)电信网络概论
或(3030)高频电子线路
或(3031)现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或(3015)数字信号处理
或(3032)模式识别
|
初试未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
|
|
005计算机学院
|
3
|
|||
0811Z1计算机应用工程
01.计算智能
02.智能算法
03.RFID与传感器网络
04.物联网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05.生物特征识别
06.模式识别
07.微电子封装技术及可靠性工程
|
郝志峰01、02
张大鹏(郝志峰)05、06
陈忍昌(程良伦)07
▲程良伦03、04
|
①(1001)英语
②(2002)线性代数
或(2006)矩阵分析
或(2018)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③(3033)优化算法
或(3034)人工智能
或(3035)机器学习
或(3036)计算机网络
或(3037)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或(3038)电子工程(包括:电子工程学,材料工程学,物理,微电子的计算机应用,报考陈忍昌教授需选考该科目)
|
初试未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
|
|
00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
|
|||
0817Z1环境化工
01.污染控制化学
02.环境化学
|
孙水裕01
▲刘国光02
|
①(1001)英语
②(2019)水污染控制工程
或(2020)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或(2021)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或(2022)环境微生物学
③(3019)环境控制化学
或(3016)高等无机化学
或(3017)生物化学`
|
初试未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
|
注
:一、关于招生目录中指导教师的说明
:一、关于招生目录中指导教师的说明
1.博士生导师姓名前标注“▲”者,表示该导师本年度在此专业将暂不招生。
二、招生目录中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定数,包含招收一定数量的硕博连读博士生,仅供参考。复试前教育部下达招生规模数,我校将根据报考人数和初试成绩等情况调整各专业招生人数,适当控制在职博士生招收人数。
邮政编码:510006
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20-39322722
电子信箱:yzb@gd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