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东药科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海榆
/2021-06-06
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姓 名 周海榆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02
籍贯 广东广州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 最后学位 博士
技术职称
副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
lungcancer@163.c om
主要研究领域
1. 基于多组学的肺结节及肺癌人工智能诊治体系相关研究
2. 胸部肿瘤免疫治疗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疗效预测模型研究
3. 胸部肿瘤类器官及PDX 人源化免疫动物建模及相关研究
主要工作经历
1. 2011.10-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主任医师
2. 2013-2014: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博士后访问学者
3. 2007-201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主治医师
4. 2001-2003: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住院医师
主要教育经历
1. 2013.03-2014.06 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博士后访问学者
2. 2010.07-2017.06 南方医科大学 博士学位
3. 2007.09-2010.06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硕士学位
4. 1996.09-2001.06 中山医科大学 学士学位
代表性 10 项获奖、荣誉称号
按时间倒序方式编写,内容包括获奖时间、奖项名称、颁发单位,字体用五号宋体,例:
1. 2018 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获得者
代表性 5 个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1. 广东省潮人联健康委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2.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3. 广东潮青副主任
4. 国际潮博医学委员会秘书长
5. 国际华人胸部肿瘤协会委员 副秘书长
代表性 10 项科研项目
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0113,喜树碱二聚体聚合物混合胶束联合光动力疗法用于肺腺癌A549 协同治疗的研究, 第一负责人
2. 民生科技攻关计划, 基于 3D 打印及数字医学的胸廓畸形矫治器械应用研究项目,第一负责人
3.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B2018148, 食管癌患者肠道菌群移植至 NSG 小鼠行食管癌PDX
模型建立, 第一负责人
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基于病理亚型、放射组学和基因突变状态的Ⅰ期肺腺癌分子预后模型研究,第一负责人
5.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MRI T1/T2WI 序列预测临床 T3/T4a 期食管癌全腔镜手术完全性切除的应用研究,第一负责人
6. 国自然科学基金,去细胞气管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气管补片治疗气管狭窄的实验研究,第四负责人
发表代表性 10 篇论文、专著或教材
1. Li, Zhao, Y. et al., Polymeric mixed micelles loaded mitoxantrone for overcom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via photodynamic therapy. Int J Nanomedicine, 2017. 12: p. 6595-6604
2. Xie, L., Zhao, Y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finite-element analysis
combined method for customized Nuss bar in pectus excavatum surgery. Sci Rep, 2017. 7(1): p. 3543.
3. Izar, B., Zhao, Y.et al.,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KRAS, its codon and amino acid specific
mutations, on survival in resected stage I lung adenocarcinoma. J Thorac Oncol, 2014. 9(9): p.
1363-9
4. Zhao, Y.et al., miR-98 inhibits expression of TWIST to prevent progression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Biomed Pharmacother, 2017. 89: p. 1453-1461
5. Zhou, H., et al., Lymph Node Assessment and Impact on Survival in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or Segmentectomy. Ann Thorac Surg, 2015. 100(3): p. 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