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基本情况
二、工作经历
2001.10-2006.09: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
2006.10-2008.07: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长江创新团队带头人
2008.08-2009.10:中国海洋大学/院长/教授
2009.10-2010.08:中国海洋大学/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09至今:中国海洋大学/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集美大学“双聘院士”
三、研究方向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四、科研项目
1、近5年主持完成****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产学研重大专项及科技开发与协作等14项课题。
2、目前以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水产养殖动物营养需求与高效配合饲料开发”(**),以岗位科学家承担1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主持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1项。
五、发表论文
著作和论文
主编和参编著作7部,是我国第一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高校教材参编和修订版主编。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报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主要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SCI/EI收录103篇,选取其中10篇列表如下:
1.ZhangQ.,MaH.,MaiK.,ZhangW.,LiufuL.,XuW.,2010.InteractionofdietaryBacillussubtilisandfructooligosaccharideonthegrowthperformance,non-specificimmunityofseacucumber,Apostichopusjaponicus,Fish&ShellfishImmunology,29(2):204-211.(SCI,IF2.892)
2.WuC.,MaiK.,ZhangW.,AiQ.,WeiX.,WangX.,MaH.,LiufuZ.,2010.Molecularcloning,characterizationandmRNAexpressionofselenium-dependentglutathioneperoxidasefromabaloneHaliotisdiscushannaiInoinresponsetodietaryselenium,zincandiron.Comparativ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PartC,152(2):121-132.(SCI,IF2.582)
3.WangW.,MaiK.,ZhangW.,AiQ.,YaoC.,LiH.,LiufuZ.,2009.Effectsofdietarycopperonsurvival,growthandimmuneresponseofjuvenileabalone,HaliotisdiscushannaiIno.Aquaculture,295,271–274(SCI,IF1.925).
4.MaiK.,XiaoL.,AiQ.,WangX.,XuW.,ZhangW.,LiufuZ.,RenM.,2009.Dietarycholinerequirementforjuvenilecobia,Rachycentroncanadum.Aquaculture,289:124-128(SCI,IF1.925).
5.LiP.,MaiK.,TrushenskiJ.,WuG.,2008.Newdevelopmentsinfishaminoacidnutrition:towardsfunctionalandenvironmentallyorientedaquafeeds.AminoAcids,DOI10.1007/s00726-008-0171-1,37(1):43-53(SCI).(SCI,IF3.877)
6.ChenJ.,MaiK.,MaH.,WangX.,DengD.,LiuX.,XuW.,LiufuZ.,ZhangW.,TanB.,AiQ.,2007.Effectsofdissolvedoxygenonsurvivalandimmuneresponsesofscallop(ChlamysfarreriJonesetPreston).Fish&ShellfishImmunology22:272-281.(SCI,IF2.892).
7.AiQ.,MaiK.,ZhangL.,TanB.,ZhangW.,XuW.,LiH.,2007.Effectsofdietary?-1,3glucanoninnateimmuneresponseoflargeyellowcroaker,Pseudosciaenacroce.Fish&ShellfishImmunology22:394-402.(SCI,IF2.892).
8.AiQ.,MaiK.,ZhangW.,XuW.,TanB.,ZhangC.,LiH.,2007.Effectsofexogenousenzymes(phytase,non-starchpolysaccharideenzyme)indietsongrowth,feedutilization,nitrogenandphosphorusexcretionofJapaneseseabass,Lateolabraxjaponicus.Comp.Biochem.&Physiol.,A-Molecular&IntegrativePhysiol.,147:502-508(SCI,IF2.196).
9.MaiK.,WanJ.,AiQ.,XuW.,LiufuZ.,ZhangL.,ZhangC.,LiHuitao.,2006.Dietarymethioninerequirementoflargeyellowcroaker,PseudosciaenacroceaR.Aquaculture,253:564-572.(SCI,IF1.925)
10.MaiK.,ZhangC.,AiQ.,DuanQ.,XuW.,ZhangL.,LiufuZ.,TanB.,2006.Dietaryphosphorusrequirementoflargeyellowcroaker,PseudosciaenacroceaR.Aquaculture,251:346-353(SCI,IF1.925).
申请专利
已申请专利30余项,列举代表作如下:
一种刺参用复合免疫增强剂(**6.8),发明专利
一种高通量快速筛选刺参免疫增强剂的方法(**4.1),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对虾苗种成活率的方法(**6.x),发明专利
一种淡水鱼苗用复合免疫增强剂(**5.5),发明专利
一种罗非鱼用强肝剂(**4.0),发明专利
一种大菱鲆鱼用诱食剂(**5.6),发明专利
一种牙鲆仔稚鱼用复合免疫增强剂(**6.4),发明专利
一种牙鲆仔稚鱼用复合中草药免疫增强剂(**5.x),发明专利
一种鱼类高效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0),发明专利
一种强化蟹膏成色的梭子蟹配合饲料(**0.6),发明专利
六、获奖情况
科技奖励(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研成果):
2006年,主要海水养殖动物的营养学研究和饲料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5年,海水养殖鱼类营养研究和高效无公害饲料开发,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3年,鲍鱼营养学的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1996年,对虾的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推广类)”一等奖(排名第四);
1991年,对虾的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1988年,对虾营养生理及配合饵料(84-1号)配方的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荣誉(所获奖项、荣誉称号等):
2010年,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中国侨联;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5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人民政府;
2003年,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中国水产学会;
2002年,国家“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科技部;
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1年,****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
1997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1997年,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
七、社会兼职/学术兼职
社会兼职
1998.01至2002.12:山东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2002.01至2002.12:青岛市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常委
2002.02至现在:民革青岛市第九、十届委员会主委
2002.05至现在:民革山东省第十、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委
2002.12至现在:民革中央第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003.01至现在:青岛市政协第十、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2003.03至现在:第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学术兼职
1997.07至现在:国际鲍鱼学会理事(9成员之一)
1997.12至现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理事/副会长
1999.05至2005.09:中国海洋学会理事
2000.05至现在:中国水产学会/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委
2003.06至现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2008.06至现在:国际鱼类营养学术委员会委员(10委员之一)
2009.01至现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
八、联系方式
E-mail:kmai@ouc.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