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雅芝: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4-26
张雅芝基本信息材料
一、基本信息:
姓名:张雅芝;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9;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族:汉;文化程度:研究生;
学位:硕士职务:水产学院院长
职称:教授;
1993.10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二、简历:
1975.9—1978.7在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海洋生物专业学习;
1978.9—1981.10在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1.11—1988.5在厦门水产学院任教。任系团总支书记,1983年晋升讲师;
1988.5—1993.11任厦门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副系主任,1992晋升副教授,1993.10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12—1996.5任厦门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副系主任;
1996.5—1998.4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系主任兼系党总支书记;
1998.5—1999.1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1999.1晋升教授;
1999.1—2001.3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2000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1.3—2004.5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党总支书记。
2004.5—2005.3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工会主席。
2005.3—2005.6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水产生物研究所所长、院党总支书记、院工会主席。
2005.6.—2005.11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水产生物研究所所长。
2005.11.—2008.1任校集美大学党委委员、水产学院院长、水产生物研究所所长。
2008.1—任集美大学党委委员、水产学院院长、水产生物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三、学术组织任职情况:
曾任全国农业院校专科课程建设委员会委员;“海洋科学”学报编委;全国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水产学科组成员。
现任中国鱼类学会理事
福建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
四、获奖情况:
1、“福建省海岸带生物资源综合调查”(1989)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真鲷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斜带髭鲷人工育苗技术研究”(2004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双棘黄姑鱼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2004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5、“面向新世纪水产养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与实践”2001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6、曾获陈嘉庚奖教金、丁朝栋奖教金、集美大学优秀教师、水产学院优秀教师等称号。
7、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水产养殖学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2008年11月获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二);2009年9月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8、厦门市科技局项目“美国漠斑牙鲆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2008年12月25日通过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合作项目)。
9、“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200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教学工作:
1、担任“鱼类学”和“海洋生态学”二门本科专业基础课主讲。
2、担任硕士研究生“鱼类生物学专题”课程主讲。
六、承担的科研项目:
1、1984年-1987年:福建省海岸带生物资源综合调查,省科委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1988年-1989年:东山湾鱼类群聚结构研究,省基金项目。
3、1988年-1993年:真鲷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省科委、农业部项目,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1992年:台湾海峡真鲷种群鉴别研究,院基金项目。
5、1992年-1995年:卵形鲳鯵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农业部“八.五”攻关项目。
6、1995年-2000年:面向新世纪水产养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与实践。国家教委项目,2001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7、1996年-1998年:真鲷种质资源研究,农业部、省科委项目。
8、1997年-1999年:斜带髭鲷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省科委项目。2004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9、1998年—2000年:厦门海区真鲷种质资源和群体遗传多态性研究。省科委项目。
10、1999年-2001年: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省教委项目。
11、2001年—2003年:浅色黄姑鱼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省教委项目。
12、2002年10月—2005年12月: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育种技术研究。国家海洋863计划项目(子项目)。(项目编号2002AA603021)
13、2002—2004年: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厦门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04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编号3502Z2002-2003)
14、2002—2005年:水产养殖学本科实验实习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福建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15、2004年5月—2007年5月:厦门东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4万元。(项目编号D0410021)
16、2005年9月-2007年12月:斜带石斑鱼规模化育苗技术与养殖示范。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子专题)。与省水产研究所合作项目,我方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4万元。(项目编号2004NZ03-1)
17、2006年6月-2007年12月:福建沿岸海域生物生态调查(908专项)。国家海洋局下达,委托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协调。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135万元。(项目编号FJ908-01-01-SW)
18、2006年2月-2009年3月:美国漠斑牙鲆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厦门市科技局项目。与省水产研究所合作项目,我方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9万元。(项目编号3502Z20062001)
19、2006年12月-2009年6月:漠斑牙鲆人工育苗及土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福建省科技厅项目。与省水产研究所合作项目,我方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3.6万元。(项目编号2006N0011)
20、2007年1月-2009年12月:结合RNAi与基因芯片分析斑马鱼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排名第二。课题经费40万元。(项目编号30600467)
21、2007年-2010年:鳗鲡繁殖生物学基础研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子项目参与人员排名第三。2007年经费6万元。(子项目编号:nyhyzx07-043-16)。
22、2008年3月-2010年3月:半滑舌鳎南方产业化人工育苗技术开发及养殖示范。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排名第三。课题经费11万元。(项目编号2008N0039)。
23、2008年8月-2010年12月:半滑舌鳎南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厦门市科技局项目。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10万元。(项目编号:3502Z20083019)。
24、2008年1月-2009年12月:福建省潜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908专项评价项目)。国家海洋局下达,委托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协调。与省水产研究所合作项目,我方项目负责人。课题经费8万元。(项目编号FJ908-01-01-SW)
25、2009-2013年: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部项目,厦门综合试验站站长,总经费150万元。(项目编号**1)
26、2010-2013年: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保护研究。教育厅B类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JB10095)
27、2011.1-2015.12:云纹石斑鱼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经费87万元。(项目编号2011BAD13B01)
28、2011-2014:九龙江河口区鱼类生物群落及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省基金项目。排名第二。(项目编号2011J01230)
29、2012.3-2015.3:海水特色养殖种类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及示范应用。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专题负责人。经费500万元。(项目编号2011NZ0001-1)
30、2012-2015年:大黄鱼抗高温SNP位点筛查、eQTL分析及验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排名第二。课题经费60万元。(项目编号31172397)
七、已发表的论文:
1、顾洪静,黄良敏,李军,王家樵,张会军,张雅芝(通讯作者),吝涛,九龙江口鰶亚科两种鱼类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6):401-407。(2013年11月)。
2、黄良敏,张会军,张雅芝(通讯作者),吝涛,李军,王家樵,常国芳,入海河口鱼类生物与水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海洋与湖沼通报,2013,(1):61-68(2013年3月)。
3、张会军,黄良敏,李军,王家樵,张雅芝,吝涛,常国芳,福建九龙江河口浮宫附近水域鱼类的群落结构变动[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32(2):230-236(2013年5月)。
4、黄良敏、谢仰杰、李军、张雅芝(通讯作者)、王家樵,厦门海域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研究[J]。海洋学报,2013,35(2):126-132(2013年3月)。
5、常国芳、黄良敏、李军、王家樵、张会军、张雅芝(通讯作者)、吝涛,福建九龙江河口区定置网渔业的鱼类群落结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2):295-305。(2013年3月)。
6、谢仰杰、黄良敏、李军、李伟文、张雅芝(通讯作者),福建沿岸海域鲱形目鱼类资源评析[J]。海洋渔业,2012,34(3):285-294。(2012年8月)。
7、谢仰杰、李军、黄良敏、李伟文、张雅芝(通讯作者),2006~2007年福建沿岸海域石首鱼类资源量时空变化[J]。台湾海峡,2012,31(3):403-411。(2012年8月)。
8、翁朝红、谢仰杰、肖志群、李军、黄良敏、张雅芝(通讯作者),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及其自然生态环境评价[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4):259-264。(2012年7月)。
9、翁朝红、谢仰杰、肖志群、黄良敏、李军、王淑红、张雅芝(通讯作者),福建及中国其他沿岸海域中国鲎资源分布现状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2,47(3):40-48。(2012年6月)
10、陈强、王家樵、张雅芝(通讯作者)、黄良敏、李军、谢仰杰,福建闽江口及附近海域和厦门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J]。海洋学报,2012,34(3):179-184。(2012年5月)
11、张雅芝、黄良敏,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福建水产,2011,33(3):35-41。(2011年8月)
12、王家樵、张雅芝(通讯作者)、黄良敏、李军、谢仰杰,福建沿岸海域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3):161-166。(2011年5月)。
13、卢艳艳、张雅芝(通讯作者)、常建波、梁晓东、李军、林越赳,半滑舌鳎的育苗效果及生物学特征的观察[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1):7-13。(2011年1月)。
14、刘秋狄、陈政强、黄良敏、张雅芝(通讯作者),福建沿岸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1):20-26。(2011年1月)。
15、秦志清、张雅芝(通讯作者)、林越赳、黄瑞芳、何伟湃,盐度对漠斑牙鲆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水产学杂志,2010,23(4):1-5。(2010年12月)。
16、蒋新花、谢仰杰、黄良敏、李军、张雅芝(通讯作者),闽江口及附近海域和厦门沿岸海域软骨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时空分布[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6):406-413。(2010年11月)。
17、黄良敏、李军、张雅芝(通讯作者)、谢仰杰、刘秋狄、金显仕,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0,29(5):142-148。(2010年8月)。
18、翁朝红、张雅芝(通讯作者)、刘贤德、谢仰杰、肖志群、王淑红,福建沿海文昌鱼的分布及其资源保护对策[J]。海洋科学,2010,34(8):35-40。(2010年8月)。
19、黄良敏、谢仰杰、李军、张雅芝(通讯作者)、纪清爱,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棘头梅童鱼的生物学特性[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4):248-253。(2010年7月)。
20、林越赳、黄瑞芳、张雅芝、秦志清,提高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成活率的措施探讨[J]。福建水产,2010,2:1-5。(2010年6月)
21、黄良敏、李军、谢仰杰、张雅芝(通讯作者),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棘头梅童鱼资源的研究[J]。台湾海峡,2010,29(2):250-256。(2010年5月)。
22、HUANGLiangmin、ZHANGYazhi、JINXianshi、SHANXiujuan,AComparativeStudyofFishCommunityinFourMainEstuariesofChinaSoutheasternCoastalAreasandTheirAdjacentWaters。J.OceanUniv.China(OceanicandCoastalSeaResearch)(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10,9:169-177
23、黄良敏、谢仰杰、张雅芝(通讯作者)、李军、刘秋狄,厦门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2):81-87。(2010年3月)。
24、秦志清、林越赳、张雅芝(通讯作者)、黄瑞芳、何伟湃,光照对漠斑牙鲆仔鱼摄食、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4(3):224-228。(2009年7月)。
25、张雅芝、黄良敏,厦门东海域鱼类的群落结构及种类多样性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9,28(2):66-76。(2009年3月)。
26、林斌彬、张子平、王艺磊、张雅芝,七鳃鳗遗传多样性与演化研究进展[J]。动物学杂志,2009,44(1):159-166。(2009年3月)
27、黎中宝、张雅芝、邱邑亮、纪荣兴,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版),2009,10(1):76-79。(2009年1月)
28、张雅芝、刘冬娥、方琼珊、王涵生、秦志清,温度和盐度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4(1):8-13。(2009年1月)。
29、秦志清、林越赳、张雅芝、刘冬娥、黄瑞芳、何伟湃,漠斑牙鲆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J]。台湾海峡,2008,27(3):472-481。(2008年8月)。
30、秦志清、林越赳、张雅芝(通讯作者)、刘冬娥、黄瑞芳、何伟湃,漠斑牙鲆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J]。台湾海峡,2008,27(4):317-324。(2008年11月)。
31、林越赳、黄瑞芳、张雅芝、秦志清、何伟湃、林清海、林玉群,漠斑牙鲆人工育苗技术探讨[J]。福建水产,2008(2):1-4。(2008年6月)。
32、刘冬娥、张雅芝(通讯作者)、方琼珊、王涵生、关灼鹏,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J]。台湾海峡,2008,27(2):180-189。(2008年5月)。
33、黄良敏,张雅芝(通讯作者),潘佳佳,等。厦门东海域鱼类食物网研究[J]。台湾海峡,2008,27(1):64-73。(2008年2月)
34、林斌彬、张子平、王艺磊、张雅芝,AFLP技术发展及其在水产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3(1):45-51。(2008年1月)
35、关瑞章、张雅芝、纪荣兴、黄文树,浅议我国水产类本科教育的深化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2):59-62。(2007年6月)
36、黄良敏、张雅芝(通讯作者)、杜楚炫、魏燕玲,厦门东海域流刺网渔获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J]。台湾海峡,2007,26(2):261-269。(2007年5月)
37、刘冬娥、张雅芝(通讯作者)、王涵生,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J]。台湾海峡,2007,26(1):99-107。(2007年2月)
38、黄良敏、张雅芝(通讯作者)、姚舒栓,厦门东海域定置网渔获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台湾海峡,2006,25(4):509~520。(2006年11月)
39、张雅芝、胡石柳、李丽、谢仰杰、胡家财,双棘黄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海洋科学,2006,30(9):9-15。(2006年9月)
40、张雅芝、胡家财、谢仰杰、钟幼平、谢伟洲,浅色黄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热带海洋学报,2006,25(5):74-79。(2006年9月)
41、张雅芝、胡石柳、徐沈、谢仰杰、胡家财,双棘黄姑鱼的早期发育研究。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13-17。(2006年3月)
42、林利民、王秋荣、王志勇、张雅芝、刘家富、谢芳靖,不同家系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中国水产科学,2006,13(2):286-291。(2006年3月)
43、张雅芝、王志勇、林利民、郑林、刘家富、谢芳靖,养殖条件下闽—粤东族大黄鱼不同群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3):193-199。(2008年获福建省优秀出版物(期刊优秀作品)奖)
44、张雅芝、王志勇、林利民、倪月辉、谢芳靖、刘家富,闽—粤东族大黄鱼不同养殖群体生长的比较研究。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论文集(上册)。2005.8:456-464。
45、张雅芝、谢仰杰、胡家财等,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1):1~7。
46、张雅芝、胡石柳、孙伟杰等,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2):95~99。
47、张雅芝、谢仰杰、徐广丽等,不同饵料条件下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存活。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1):17~21。
48、谢仰杰、张雅芝等,斜带髭鲷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中国水产科学,2004,11(2):89~94。
49、张雅芝、洪惠馨、林利民等,中国沿海真鲷种群鉴别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4,23(2):45~54。
50、张雅芝、胡家财、谢仰杰等,斜带髭鲷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海洋学报,2003,25(增刊):128~134。
51、张雅芝、胡家财、谢仰杰、钟幼平、黄朝顺,不同饵料对斜带髭鲷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海洋科学,2003.27(1):30~33。
52、张雅芝、刘卫,不同饵料对花鲈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2):123~129。
53、张雅芝、戴立欣、叶兆弘,饲养密度和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1):1~7。
54、郑金宝、张雅芝、胡家财等,饲养密度与饵料密度对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3):218~222。
55、黄良敏、谢仰杰、邓书品、张雅芝,延迟投饵对花尾胡椒鲷仔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2):130~133。
56、王志勇、王艺磊、林利民、张子平、洪惠馨、张雅芝等,中国沿海真鲷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电泳分析。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3):213~217。
57、谢仰杰、张雅芝、翁朝红等,鱼类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增刊):56~58。
58、张雅芝,论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科学,2001,25(7):52~55。
59、王志勇、王艺磊、林利民、洪惠馨、张雅芝等,利用AFLP指纹技术研究中国沿海真鲷群体的遗传变异和趋异。水产学报,2001,25(4):289~293。
60、谢仰杰、翁朝红、管延华、郑金宝、张雅芝,温度对花尾胡椒鲷胚胎发育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2):138~143。
61、张雅芝、谢仰杰、张文生,花尾胡椒鲷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台湾海峡,2000,19(1):27~35。
62、谢仰杰、翁朝红、林锦宗、郑金宝、徐开崇、张雅芝,盐度对花尾胡椒鲷胚胎和仔鱼的影响。台湾海峡,2000,19(1):22~26。
63、张雅芝、陈灿忠、王渊源等,福建红树林区底栖生物生态研究。生态学报,1999,19(6):896~901。
64、张雅芝、郑金宝、谢仰杰、郑斯电等,花鲈仔、稚、幼鱼摄食习性与生长的研究。海洋学报,1999,21(5):110~119。
65、张雅芝、郑斯电,鮸状黄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海洋与湖沼,1999,30(2):117~126。
66、张雅芝,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教改革与发展,1999,5(3):72~74。
67、张雅芝、陈而兴,春季生殖真鲷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海洋科学,1998,(3):57~62。
68、王渊源、张雅芝等,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初步方案。高教改革与发展,1998,4(4):。
69、张雅芝、马平、杨圣云,台湾海峡真鲷的种群鉴别研究。水产学报,1997,21(3):340~344。
70、张雅芝、胡加财、钟幼平等,东山湾底栖生物生态研究。台湾海峡,1997,16(4):441~448。
71、张雅芝、陈品健、陈灿忠等,福建省主要港湾潮下带底栖生物的群落生态。集美大学学报,1997,2(3):23~29。
72、张雅芝,福建省水产养殖发展思路。农业专家论科教兴农,1997,276~283。
73、张雅芝,东山湾叫姑鱼食性研究。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6,18(11):25~32。
74、王渊源、张雅芝、关瑞章等,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新思路。高教改革与发展,1996,2(2):25~28。
75、陈政强、林锦宗、张雅芝等,温度对秋冬季生殖真鲷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存活的影响。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6,18(1):63~70。
76、林锦宗、黄厦前、郑金宝、陈昌生、谢仰杰、张雅芝,盐度对秋冬季生殖真鲷胚胎发育和仔鱼成活的影响。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6,18(1):10~15。
77、张雅芝,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海洋科学,1995,(5):21~23。
78、张雅芝、李福振、刘向阳,东山湾鱼类食物网研究。台湾海峡,1994,13(1):52~61。
79、张雅芝、郑金宝、陈昌生等,秋冬季生殖真鲷仔、稚、幼鱼摄食习性与生长的研究。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4,16(2):16~27。
80、林锦宗、张雅芝等,真鲷秋冬季生殖群育苗技术研究。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4,16(2):1~9。
81、张雅芝、李福振、郭长春,东山湾褐菖鮋食性研究。台湾海峡,1993,12(3):233~241。
82、张雅芝、陈灿忠、钟幼平等,福建省南部潮间带生态的调查研究(2)一软相潮间带。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1,13(1):14~22。
83、张雅芝、陈灿忠、钟幼平等,福建省南部潮间带生态的调查研究(1)-岩石岸潮间带。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0,12(2):27~34。
84、张其永、张雅芝,台湾海峡鱼类区系研究(英文)。印度一太平洋区第二届鱼类生物学年会论文集,1986,465~470。
85、张其永、张雅芝,台湾海峡北部及其附近海区鱼类区系研究。海洋与湖沼,1986,17(2):144~151。
86、张其永、张雅芝,闽南一台湾浅滩二长棘鲷食性研究。海洋学报,1983,5(3):349~362。
87、张其永、张雅芝,闽南一台湾浅滩二长棘鲷年龄和生长研究。水产学报,1983,7(2):131~143。
88、张其永、张雅芝,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底拖网鱼类组成季节变化的初步探讨。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21(1):68~93。
89、张其永、张雅芝,闽南一台湾浅滩鱼类区系研究。鱼类学论文集(第二辑),1981,91~109。
<
相关话题/水产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锦民:
教师基本信息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工作经历)陈锦民,男,1977年2月出生,博士,讲师。1995-1999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海洋生物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2004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海洋生物专业硕博连读,并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锯缘青蟹Scyllas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金海:
教师基本信息一、个人基本情况:刘金海,男,1965年7月出生,博士、副教授,集美大学水域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业务室主任。1986年毕业于河北衡水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于河北教育学院(现为河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河北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1986-2002年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蔡鸿娇:
一、个人基本情况蔡鸿娇女汉族1977.11博士副教授二、教学情况普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检验检疫实务专题WTO与检验检疫法规三、研究方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四、近年来科研项目1.2011-2014福建省青年创新基金,入侵害虫芒果壮铗普瘿蚊对专一寄主植物信息响应(2011J05084)(主持人)2.2009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陆志强:
一、个人基本情况陆志强(1977-),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集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Email:zqlu@jmu.edu.cnMP:**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印斗路43号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邮编:361021二、教育背景1995.9-1999.6: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祥波:
一、个人基本情况曾祥波:男,1975年2月生,理学博士,讲师。2001年8月—今,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二、教学情况主要承担《鱼类学》与《水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三、研究方向1微型浮游生物生态学2鱼类生态学四、科研项目1校科研启动金:厦门海域小型鱼类耳石形态及其在种类鉴别中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强:
陈强个人简历一、基本信息姓名:陈强学位:博士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4年8月电话:**电子邮箱:ahcq@jmu.edu.cn;ahcq@yahoo.com.cnQQ:**二、简历2002.3—2005.3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4一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资源与环境教研室。三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黄良敏:
教师基本信息一、个人基本情况黄良敏,男,1972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二、教学情况研究生课程:《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专题》和《渔业资源经济学》;本科生课程:《海洋渔业技术学》、《生物统计与CAA》和《渔业技术经济学》等课程。教学实习: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渔具、渔业资源调查和渔政管理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石盛莉:
教师基本信息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工作经历) 石盛莉,女,1974年4月出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博士;职称:讲师, 工作经历:2000年8月进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工作至今二、教学情况 曾主讲《科技英语》、《专业英语》、《水环境化学》、《环境与环境规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徐晓津:
一、个人基本情况徐晓津,女,1969年3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9-1991.7厦门水产学院淡水渔业专业学习,农学士1998.7-2001.10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2002.9-2008.12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二、教学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元跃:
李元跃教师基本信息一、个人基本情况:李元跃: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生态学会和植物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近几年主持和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发表相关论文20几篇,尤其在红树林湿地恢复和红树林更替互花米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已申请专利2项。科研成 ...研究生导师 集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