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甘满堂
职务/职称:教授
所在部门:社会学系
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
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
关注指数:5309
个人简介:
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
一、主要教育背景
◆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
◆短期进修
1、“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
2、“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
二、主持的研究课题
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
2、2003.9.—2004.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
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
4、2004.2—2004.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
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
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
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
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
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
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
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
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
13、2010.11—2012.12,主持“TraditionalReligiousCultureandChineseEntrepreneurship——ACaseStudyofPrivateEntrepreneurCommunityinSoutheast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2.5万美元。
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
三、教学改革项目及成果获奖情况
(一)教学改革项目
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
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
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
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二)教学成果奖
1、两课教学网站“金色阳光”网站项目,2004年获福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教改项目“社会学本科专业“两师”与三项技能培养模式”,获得08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学与学术研究专题网站“榕树社会学在线”(www.rongsol.com)创办于2005年2月,网站运营得到福州大学教改项目基金资助。
四、获奖情况
(一)学术成果类
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论文《“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二)个人荣誉类
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
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
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
五、著作情况
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六、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学术期刊论文
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
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
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
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
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
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
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
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
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
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
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
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
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
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
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
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
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
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
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
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
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
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
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
41.《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
4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
43.《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
44.《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
45.《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
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7.《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8.《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
49.《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
50.《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1.《“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
52.《“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3.《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
54.《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
55.《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
56.《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
57.《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8.《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
59.《福州“小小区”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
60.《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
61.《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
62.《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63.《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4.《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
(二)文集论文
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
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
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6.FolkReligionandReligiousExperiences,ReligiousExperiencesinChina,Oct-2007,UniversityofWalesPress
7.《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
8.《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
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
10.《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11.《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三)报纸论文
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
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
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
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
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
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
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
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
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
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
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
15.《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
16.《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
(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
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
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
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
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
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
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
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
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
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
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
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五)教学改革论文
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
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
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
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
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甘满堂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4-20
相关话题/人文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唐翔
姓名:唐翔职务/职称: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614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曾
姓名:陈曾职务/职称: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470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晓娟
姓名:张晓娟职务/职称:助教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2700个人简介:张晓娟,女,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期间曾公派赴日本交流学习一年,现在职攻读音乐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晓梅
姓名:张晓梅职务/职称: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490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杨莉
姓名:杨莉职务/职称: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498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陈静竟
姓名:陈静竟职务/职称: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554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林庆辉
姓名:林庆辉职务/职称:讲师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3041个人简介:林庆辉,后先曾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歌剧系主任伊万斯科夫教授,获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声乐艺术学硕士学位;曾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林立君教授;曾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庞开瑜
姓名:庞开瑜职务/职称:助教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2363个人简介:我来自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声乐演唱与教育福建山好水甜,我愿用我的努力培养出好的音乐人才,为福建的音乐教育事业而努力!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邱开盛
姓名:邱开盛职务/职称:讲师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3284个人简介:福建上杭城关人,一九九七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福建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汀江山水画研究会会员;福州大学艺术教研室中国画、书法专职教师,作品多次在省内外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桥研究生导师简介-郝军
姓名:郝军职务/职称:讲师所在部门:音乐学系联系电话:登陆后查看电子邮件:登陆后查看关注指数:2879个人简介:现为音乐系讲师,已有数篇论文发表.2007年,,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立项项目参与者.(07DD18)2006年,发表于2005年,发表于2005年,发表于2006-2007学年获得福州大 ...研究生导师 福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