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0
历史沿革
1981年 全国首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1985年 获准建立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点。
1989年 “我国第一个中医骨伤专业的创建与发展”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3年 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全国首批八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之一。
1993年 张安桢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生导师称号。
1995年 成为福建省首批“211工程”重点学科。
1998年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医骨伤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2年 再次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2003年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被评为首批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
2004年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被评为首批福建省省级优质硕士学位课程。
2005年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程体系的创立与发展”被评为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7年 《中医伤科学》被评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
2007年 “中医骨伤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福建省省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07年 “骨伤学科教学团队”被评为福建省省级教学团队。
2008年 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年 “骨重建生物力学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
2009年 “突出专业特色、全面培养高素质中医骨伤人才”获评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及活血化瘀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0年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1年 “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实验室”被批准为教育部省部共
建重点实验室;“中医骨伤团队”获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专业简介
博 士: 中医骨伤科学博士(1993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硕 士: 中医骨伤专业硕士(1985年)
本 科: 中医骨伤专业(五年制本科,1981年全国首创)
中医骨伤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2003年)
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本科,2006年)
临床医学(骨伤科学方向)(五年制本科,2010年)
研究基地
“骨重建生物力学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骨折愈合与骨生成的研究、骨修复与重建研究及骨病的防治等。
临床基地
现有临床教学基地医院20余所,骨伤科床位约6000张。其中附属厦门中医院,漳州中医院骨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是福建省中医骨伤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明显;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是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为骨伤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全国的中医骨科名牌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科单位,是卫生部“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也是骨伤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建设单位、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师资队伍现状
中医骨伤的师资队伍已形成一个优势群体,学科带头人在全国同行地位突出,张安桢教授、王和鸣教授在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独占鳌头,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安桢教授、王和鸣教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张安桢教授、王和鸣教授、张俐教授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和鸣教授、张俐教授分别在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理事;王和鸣教授、张俐教授、齐振熙教授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王和鸣教授、张俐教授分别担任《中国骨伤》、《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医正骨》等骨伤专业核心期刊执行主编、副主编等职,充分体现了我校中医骨伤重点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以及全国同行对我校中医骨伤学科的认同。
骨伤学院名师辈出,王和鸣教授、张俐教授分获福建省第四届、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师名师奖。2009年,张俐教授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奖。现师资队伍结构中高职称、高学历学位比例较高,年富力强,已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目前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层次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