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秀铭

福建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4-28

刘秀铭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3-4-1911:57:47


刘秀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海西学者”特聘教授。兼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环境与地理系高级研究员、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古地磁、环境磁学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1983-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习,师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随后,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在中国黄土环境磁学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并应用环境磁学开展世界各地黄土地层所记录的古气候重建工作。近年来开展了对中-新生代古土壤地层的识别和古环境重建研究。从2007年回国任职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同时兼:ScienceinColdandAridRegion编委;国际第四纪研究会INQUA地层委员会通讯会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科技奖评委;澳大利亚基金委(ARC)专家组成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委员会理事;福建省地理学会理事;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Geology》,《QuaternaryResearch》,《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EnvironmentalPollution》,《中国科学》,《第四纪研究》,等科学杂志专家审稿员。过去二十多年来,除了考察黄土高原,川西和新疆黄土,还考察了阿拉斯加黄土,西伯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利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阿根廷等地黄土。对黄土磁化率与古气候的关系有独到见解。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就:(1)确立了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与磁化率的对应关系;(2)较早提出第三系红粘土风成成因的观点;(3)定量估算黄土高原古降雨量;(4)以氧化与还原环境作为外围影响条件,初步阐述黄土磁化率与古气候的正相关,负相关以至不相关三种关系,统一认识世界各地黄土不同磁化率气候记录模式。负责和参加的科研项目:参加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英国皇家学会项目、英国科学工程研究委员会(SERC)研究项目、负责澳大利亚国家级和部级项目多项。2008年以来主持了以下国家基金委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2010年):西伯利亚黄土环境磁学机制探讨,批准号:40772109;经费:49万元。项目负责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2012年):世界各地黄土磁化率与古气候不同关系机制以及古气候重建问题系统研究,批准号:40830105;经费:165万元。项目负责人。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中俄协议项目(2009-2010年):中国与西伯利亚黄土古气候记录对比研究,经费:9万。项目负责人。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2013年):甘肃新生代风积与湖积过渡地带地层特征及其变化研究,批准号:41072124;经费:54万元。项目负责人。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2013-2017年):中新生代古土壤地层研究及其形成古地理环境分析,批准号:41210002;经费:300万元。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磁学与地球环境变化学生拟开展的工作:南方与西北丹霞沉积环境研究;彩色丘陵古土壤地层的识别和古环境重建研究;澳大利亚海岸地层古环境研究;意大利西西里古土壤地层环境变化研究;印度黄土与红土研究。学生将利用多种代用气候指标测量分析进行的过去环境变化的研究。联系方式:xliu@fjnu.edu.cn
相关话题/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