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袁智强

福建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4-28

袁智强(1978-),男,湖南宁乡人,数学教育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师范大学海外进修教师联谊会秘书长。在《韩国数学教育研究》(英文)、《数学教育学报》、《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教育厅A、B类课题3项。参编《华人如何教数学》、《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数学案例教学论》等著作。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担任主持人并作专题报告。主要研究兴趣:数学教师教育、数学教育技术和中学统计教学。电子邮件:zhqyuan@fjnu.edu.cn。    一、教育背景        2009-2012博士,学科教育(数学),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导师:李士锜教授)        2000-2003硕士,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导师:王林全教授)        1996-2000学士,数学教育(现名:数学与应用数学),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6.1-2006.5访问学者,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        二、专业背景        2014.1-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2007.6-2013.12讲师,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2004.7-2007.5助教,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2003.8-2004.6高中数学教师,广东广雅中学,广东广州        2002.3-2003.6实习数学教研员,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广东广州        2001.3-2002.1实习初中数学教师,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广东广州        三、专业服务        1.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2010-)        2.福建师范大学海外进修教师联谊会秘书长(2007-)        3.第5届国际课堂教学研究论坛(福建·福州,2013.6.22-2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兼大会秘书(http://mathedu.fjnu.edu.cn)  4.“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中国·上海,2013.6.15-16)第三小组(国际视野下的趋势与问题)共同主持人(http://math.ecnu.edu.cn/academia/sxjyzw/)  5.第12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韩国·首尔,2012.7.8-15)第13讨论组(数学教育在帮助产生一个具有数据素养的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助理召集人  (http://www.icme12.org/sub/dg/Dgload.asp?tsgNo=13)    6.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0年国际学术年会(2010.6.25-28,浙江·杭州)小组主持人  7.中德数学教育研讨会(2010.3.16-17,中国·上海)小组主持人  8.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福建·武夷山,2006.11.25-29)程序委员会委员兼大会秘书9.福建省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训专家组核心成员  10.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6)  四、教学工作  自2004年9月起讲授过如下本科或研究生课程:数学教学论、数学教育技术、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数学微格教学、数学教育专题选讲(双语)、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生)、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的世界(全校公选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B)。曾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07.6)。曾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优秀教师(2007.9)。  常年担任数学教育实习带队老师、大学生数学建模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曾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和省二等奖10多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1项)。  五、研究基金  1.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A类项目(JA12132S):“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2012.09-2014.1.  2.福建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B类项目(JB11035):基于统计案例的师范生TPACK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03-2013.3.  3.福建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B类项目(JB05332):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整合的研究(项目负责人),2005.12-2007.12.  4.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基于数学的信息技术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师教育整合——基于统计的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01-2012.10.5.福建师范大学双语教学精品课程项目:数学教育专题选讲(项目负责人),2007.9-2009.6.6.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国家一般课题“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BCA100022)”(项目负责人:杨宁),课题组成员,排名4/7.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主要国家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ADA100009)(项目负责人:王建磐).子课题3:“主要国家高中概率统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负责人:李俊),子课题成员,排名6/12.  六、科研成果  (一)独著或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    1.袁智强,李士锜.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以“正态分布”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3):107-113.(CSSCI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B类期刊)  2.袁智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6):13-18.(数学类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B类期刊)    3.袁智强.社会需要而课堂缺乏的数据素养[J].福建教育B,2012,(11):37-39.    4.袁智强.用NVivo分析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观[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9):28-31.(CSSCI核心期刊)5.袁智强,ThomasE.Ricks.基于数学问题的中美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较——以“几何概型”为例[J].福建教育B,2011,(11):34-3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6.袁智强,柳榕.师范生与在职教师“正态分布”同课异构纪实与启示[J].福建中学数学,2011,(9):17-20.  7.袁智强.国际视角下的数学教育研究规范[J].福建中学数学,2010(7):14-16.    8.(袁智强)YUAN,Zhiqiang.AcodingmethodformathematicalproblemsintheTIMSS1999VideoStudyanditsapplications(TIMSS1999录像研究中的一种数学问题编码方法及其应用).JournaloftheKoreaSocietyofMathematicalEducationSeriesD:ResearchinMathematicalEducation[J],14(2):123–141.[英文](韩国数学教育研究会英文刊物)    9.袁智强,卓道章.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与性质的应用”为例谈数学化教学[J].中学数学研究,2008,(6):封面-2.    10.袁智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整合的比较研究——以数学1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88-90.(数学类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B类期刊)    11.袁智强.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简介[J].福建中学数学,2007,(10):10-13.    12.袁智强,陈清华,周哲彦.高中数学新课程:思考与行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增刊):15-19.    13.袁智强.加强中外数学教育交流——从了解ICMI开始[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4):59-62.(数学类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B类期刊)    14.袁智强.第三届东亚地区数学教育国际会议评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3-5.(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15.袁智强.《信息安全与密码》教学构思与评价设想[J].数学通讯,2005,(11):9-10.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6.袁智强,江玉军.从实验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28--30.(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17.袁智强.重视基础开拓创新——2002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评析[J].广东教学研究,2003,(1):17-18.18.袁智强,陈秋林.让学生“做数学”——如何在初二级开展几何画板活动课[J].中学数学研究,2002,(10):7-9.    19.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95-98.(数学类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B类期刊)    (二)其它文章    20.陈娜萍,袁智强,章浩伟.数据素养视角下的PISA与中考统计试题比较研究[J].福建教育(B),2013(4),40-43.    21.张新宇,袁智强,占小红.课程内容研究的新视野——TIMSS课程分析工具“主题追踪图”的演进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76-80.(CSSCI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B类期刊).    22.叶雪梅,袁智强.高中新课程如何落实——广东行之三:高中新课程的教材、评价与校本教研见闻[J].福建教育(B),2006,(7):28-29.    (三)主编/参编著作    1.袁智强.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研究综述[M]//鲍建生,徐斌艳.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5-12.(ISBN978-7-5499-2815-6)    2.袁智强.熟能生巧吗(论文评介)[M]//鲍建生,徐斌艳.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303-305.(ISBN978-7-5499-2815-6)    3.袁智强、李士锜.分析教师几何内容知识和几何教学知识的一个框架    (论文评介)[M]//鲍建生,徐斌艳.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332-341.(ISBN978-7-5499-2815-6)    4.袁智强.关于数学教师教育的研究[M]//鲍建生,徐斌艳.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380-387.(ISBN978-7-5499-2815-6)    5.袁智强.数学教育技术[M]//李士锜,黄兴丰.数学案例教学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222-250.(ISBN978-7-5336-6444-2)      6.袁智强(主编).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ISBN978-7-5355-5281-5,11万5千字)      7.袁智强.“影子”的几何学[M]//吕伟泉,徐勇.课程标准衔接读本《高中数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14.(ISBN7-107-17814-8)                     Dr.ZhiqiangYUAN        AssociateProfessorofMathematicsEducation                    School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nce        FujianNormalUniversity            Fuzhou,Fujian,China,350007      zhqyuan@gmail.com              EducationBackground        2009-2012Ph.D,MathematicsEducation,        DepartmentofMathematics,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2000-2003M.S.,MathematicsEducation,        DepartmentofMathematics,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1996-2000B.S.,MathematicsEducation,        DepartmentofMathematics,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2006.1-2006.5Visitingscholar,NorthernArizonaUniversity,Flagstaff,U.S.                  ProfessionalBackground          January2014–PresentAssociateProfessor         School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nce,FujianNormalUniversity             June2007–December2013AssistantProfessor        School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nce,FujianNormalUniversity          July2004–May2007TeachingAssistant        School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nce,FujianNormalUniversity                  July2003-June200410thgrademathematicsteacher        GuangDongGuangYaHighSchool, Guangzhou          March2002-June2003Part-timemathematicsteachingresearchofficer        TeachingResearchOffice,DepartmentofEducationofGuangdong         March2001-January20028thGradePart-timemathematicsteacher        AffiliatedSecondarySchoo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ImportantPublications(*peer-reviewed)            *YUAN,Z.Q.&LiShiqi.(2013).DevelopingProspectiveMathematicsTeachers'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TPACK):ACaseofNormalDistribution.      E-educationResearch,34(3):107-113.            *YUAN,Z.Q.(2012).LiteratureReviewon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TPACK).JournalofMathematicalEducation,21(6):13-18.              *YUAN,Z.Q.(2012).AnApplicationofNVivoSoftwareinAnalyzingProspectiveMathematicsTeachers’ConceptionsofInformationTechnology.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22(9),28-31.            YUAN,Z.Q.&Ricks,T.E.(Nov.,2011).JuxtaposingChineseandAmericanmathematicsteachers’classroombasedonmathematicalproblems:Acaseofgeometricprobabilitymodel.FujianEducation(B),(827):34-36.        [ThispaperwasreproducedbyanauthorityjournalMathsTeachingandLearninginSeniorHighSchool(HostedbyPeople'sUniversityofChina)ontheNo.4issueof2012(pp.39-41)]                      *YUAN,Z.Q(2010).AcodingmethodformathematicalproblemsintheTIMSS1999VideoStudyanditsapplications.JournaloftheKoreaSocietyofMathematicalEducationSeriesD:ResearchinMathematicalEducation,14(2),123–141.[Englisharticle]                *YUAN,Z.Q(2008).AcomparativestudyonintegratinginformationtechnologyintomathematicstextbooksbasedonStandardsforSeniorHighSchoolMathematicsCurriculumofChina,JournalofMathematicalEducation,17(3),88–90.                *YUAN,Z.Q(2005).StrengthenthecommunicationonmathematicseducationbetweenChineseandinternationalcommunity:Startfromknowingabout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MathematicalInstruction,JournalofMathematicalEducation,14(4),59–62.      *YUAN,Z.Q(2002).InvestigationandAnalysisaboutthe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ofMathematics,JournalofMathematicalEducation,11(2),95–98.


相关话题/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