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林学
一、流动站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2007年批准建站。林学院具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拥有1个“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高等学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林学院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8人,专任教师63人,博士生导师17人,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2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福建省级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人、福建省优秀教师2人、福建省教学名师2人。
长期以来,林学院立足南方林业生产实践,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杉木、马尾松、毛竹和桉树等南方主要树种开展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大会成果奖4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27项。
林学院拥有较完备的学科平台,现有1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福建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福建省重点学科,3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福建省科研共享平台、14个校级研发机构和多个野外试验基地,能够满足林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需要。
林学院十分注重对外交流,先后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美国农业部、日本东京农工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瑞典农业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湾嘉义大学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关系。
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师资、和谐的学术环境和先进的科研平台,为有志于林业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博士后工作环境。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欢迎您!
二、研究方向与主要合作导师
1、林木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1)林木遗传及改良
2)林木育种理论与技术
3)林业生物技术
主要研究工作:林木不同性状在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机制,林木改良的策略和程序,林木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的理论与方法,林木良种繁育途径和方法,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林木遗传改良或林木良种高效繁育。
主要博士生导师:林思祖、陈辉、郑郁善
2、森林培育学
研究方向:
1)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2)用材林栽培
3)生态林栽培
4)经济林栽培
主要研究工作:森林培育基础理论与技术,林木种子生产和苗木高效培育原理与技术,森林立地生产力维持与提高的理论与技术,工业用材林、生态林和经济林的造林管理新技术,森林抚育和森林更新的理论与技术。
主要博士生导师:陈辉、林思祖、兰思仁、马祥庆、郑郁善、邹双全、林开敏、张国防
3、森林经理学
研究方向:
1)数量森林经理
2)森林资产评估
3)森林可持续经营
主要研究工作: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森林动态经营及时空调整理论与技术,森林资产评估,森林与生态环境的调查、监测、预测及评价,森林资源与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博士生导师:江希钿、陈平留、洪伟、吴承祯、刘健、何东进、陈昌雄
4、森林保护学
研究方向:
1)森林昆虫学
2)森林病理学
3)森林植物检疫
主要研究工作:南方主要林木重大有害生物的成灾机理、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的理论和技术;森林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机制及其预警技术;森林昆虫的信息联系机制及其应用。
主要博士生导师:郭文硕、陈顺立、张飞萍
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研究方向:
1)恢复生态与生态工程
2)森林理水与保土功能
3)沿海防护林
4)“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
主要研究工作:南方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基本理论和方法,水土保持监测与控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生物技术,高新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主要博士生导师:马祥庆、刘健、叶功富
6、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研究方向:
1)生物多样性保护
2)植物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
主要研究工作:生物多样保护的原理与技术,森林植物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珍稀树种的保育技术。
主要博士生导师:刘金福、兰思仁、邹双全
7、海岸带森林与环境
研究方向:
1)海岸带森林资源与管理
2)海岸带环境与生态过程
3)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主要研究工作:海岸带森林与环境的现代理论和技术,海岸带环境形成的生态学过程,海岸带森林培育和管理的新技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主要博士生导师:何东进、洪伟、吴承祯、
三、联系方式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系人:张飞萍
电话:0591-83799312Email:fpzhang1@163.com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邮编:350002
网址:http://lxy.fa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