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汪毅霖

西南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1-22

汪毅霖(1981.8.4),辽宁大连人,满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2000年9月到2004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学士。

  2004年9月到2007年1月,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

  2007年9月到2010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

  2011年7月到2013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0年8月到2013年5月,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2013年5月开始,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获奖情况:

  1. 2011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2. 2013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

  主持项目:

  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嵌入生态文明的人类发展指数——以辽宁省为分析对象。已结项,证书号:**。

  2.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2批面上资助项目:基于能力的福利经济学:学脉渊源,量化方法与政策含义。已结项,项目号:2012M520503。

  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福利理论进展及其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3CJL014。在研。

  4.西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改善法学类专业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研究。项目编号:2014C09。

  学术成果:

  CSSCI:

  1. 阿玛蒂亚?森的正义观——对罗尔斯的批判及其公共政策含义,学术月刊,2011/06。

  2. 普特南与森的跨学科对话: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福利经济学贫困化及其解决,社会科学战线,2011/08。

  3. 经济学人文传统的回归与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对“F论点”和“F扭曲”之争的重新审视,经济学家,2009/09。

  4. 不同宪政秩序下的转轨路径与转轨绩效——“北京共识”的内涵与应用,财经研究,2006/01。

  5. 经济学的二重性和在政策分析中的角色,当代经济科学,2010/06。

  6. 基于科学哲学的经济学和伦理学二分批判,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04。

  7. 转轨路径、经济增长方式与转轨理论范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8。

  8. 植入生态文明指标的省际间人类发展比较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0。

  9. 转型背景下的规制性俱乐部物品模型,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1。

  10. 认知过程,政治系统与公共物品均衡的性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

  11. 基于HDI的政治文明指标的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04。

  12. 自由发展视野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13. 转轨中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价值与途径,新疆社会科学,2008/04。

  14. 财富与自由:原理及其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12/03。

  15. 作为公平的正义和能力视野下的非正义:互替抑或互补,汪丁丁主编,新政治经济学评论(CSSCI集刊),第22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16. 布坎南的正义理论及其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3/08。

  17. 对经济学中的实验的科学哲学阐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02。

  18. 布坎南混合型经济学研究纲领的演变:从契约理论到知识理论,学术月刊,2015/04。

  19. 森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当代财经,2014/01。

  20. 经济学的情境分析方法的实质、危机与超越:金融危机视野下的科学哲学批判,财经研究,2013/12。

  21. 制度主义的两幅面孔:哈耶克与布坎南的制度范式的比较,汪丁丁主编,新政治经济学评论(CSSCI集刊),第27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22. 布坎南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和民主的本质:兼及对民主转型问题的启示,汪丁丁主编,新政治经济学评论(CSSCI集刊),第28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23. 为什么经验检验不应是经济学中的压倒性准则,社会科学战线,2015/01。

  24. 科斯对法律与经济关系的最终认识及其缺憾,财经研究,2015/04。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1. 经济学的情境分析方法的实质、危机与超越:金融危机视野下的科学哲学批判,财经研究,2013/12。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 效率改善、发展转型与转轨效益,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0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2. 新公共管理中的自由主义与转型中的善治,理论与改革,2006/0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管理》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3. 以稳定为前提的增长与软预算约束的转型,首都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9/07。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 普特南与森的跨学科对话: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福利经济学贫困化及其解决,社会科学战线,2011/0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 对经济学中的实验的科学哲学阐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0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6. 制度主义的两幅面孔:哈耶克与布坎南的制度范式的比较,新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第27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学文摘》:

  1. 经济学人文传统的回归与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经济学家,2009/09,【复印期号】2009年04期。

  2. 普特南与森的跨学科对话: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福利经济学贫困化及其解决,社会科学战线,2011/08,【复印期号】2012年01期。

  3. 对经济学中的实验的科学哲学阐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02,【复印期号】2014年03期。

  图书:

  1.基于能力方法的福利经济学:一个超越功利主义的研究纲领(中国博士后学术文库),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7月。

  主讲课程:

  经济学、财政学
相关话题/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