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重庆医科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立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0-06


赵立波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
**


neurodoctor1971@aliyun.com

第五临床学院





学科信息


个人简介
赵立波,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主任医师,神经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内科二支部书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病学及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卒中中心办公室执行主任
脑血管病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儿童神经疾病专委会委员
中国睡眠研究会西部睡眠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西部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脑出血雾都高峰论坛执行主席
重庆市卒中学会卒中中心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脑血管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综合医院联络会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睡眠障碍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医师协会眩晕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卒中学会副秘书长
重庆市医学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永川区神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脑小血管病》副主编
参与或主持课题18项,其中,“973”、“863”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2项。发表论文近70余篇,其中SCI 20篇。


成果奖励
赵立波,主任医师/神经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内科二支部书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病学及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卒中中心办公室执行主任,脑血管病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儿童神经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西部睡眠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西部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出血雾都高峰论坛执行主席、重庆市卒中学会卒中中心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脑血管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综合医院联络会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睡眠障碍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师协会眩晕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卒中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市医学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学组副组长、重庆市永川区神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32个专委会任职。国家级教材《脑小血管病》副主编,参与或主持课题18项,其中,参与“973”“863”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SCI 20余篇,任12家国家级杂志审稿专家或编委。 截止目前,共培养研究生7名。
带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成功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截止目前,开展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巡讲48场,其中医联体单位巡讲28次,非医联体巡讲20场,开展健康宣讲14场。1年多来,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例数排名重庆市第一,在每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国排名中,综合排名跻身100强8次,静脉溶栓排名100强15次,动脉取栓排名100强5次,动脉瘤介入治疗排名100强5次。我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案例参加国家卫健委指导的全国医院擂台赛总决赛(西南地区)获 “十大价值案例”和“十大人气案例”。
2017年,获重庆市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成功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神经内科专业GCP资质。2019年,成功申报重庆市脑血管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重庆市第一个区县级的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卒中中心;创办重庆市卒中学会卒中中心建设专委会;指导创建重庆市卒中学会卒中护理专委会。有力地推动了渝西地区神经病学的发展,加快了渝西地区卒中救治圈建设进程。
两年来,科室新增学术任职71余人次,其中省部级以上60人次,任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9人次。 科室连续2年荣获人才队伍建设一等奖。领导全科开展新技术与新项目19项,其中国内领先5项。连续3年荣获医院年度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2017年度获医疗效率与效益一等奖,2018年度获临床路径管理一等奖;连续2年获优秀科技团队奖。
近两年所获奖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专家奖、永川区2019年度优秀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神经内科青年医师风采大赛”季军、重庆市2018年度卫生系“先进个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优秀中干。









科研项目
参与或主持课题18项,其中,参与“973”“863”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SCI 20余篇,任12家国家级杂志审稿专家或编委。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项目编号
经费(万元)
起止日期
承担任务

1
抑郁症的蛋白质组学和多肽组学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2009CB918300
3000万
2011.10-
2014-12
主要参与人

2
中枢神经系统新发病毒感染的脑脊液分子生物学诊断平台的建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6AA02Z196
250万
2006.12-
2008.12
主要参与人

3
神经精神疾病Borna病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3万
2004.7-2007.6
主要参与人

4
肠道微生物紊乱诱导小鼠海马能量代谢障碍及下游Hippo通路调控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
2018.1-2020.12
主要参与人

5
肠道微生态失衡所致抑郁的脂代谢通路及调控酶的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
2018.1-2020.12
主要参与人

6
miRNA-146a靶向调控Nogo-A参与博尔纳病病毒感染导致宿主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
NSFYY201616
2
2016.11-2017.11
项目负责人

7
miRNA-146a下调在BDV感染致宿主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重庆市科委
cstc2018jcyjAX0341
10
2018.10-2021.10
项目负责人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重庆市卫计委
**
10万
2014.8-
2017.7
项目负责人

9
博尔纳病病毒的FQ-PCR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开发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8348
7万
2004.9-2005.9
主要参与人

10
神经发生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作用及其机制
重庆市卫生局
2011-2-323
1.5万
2012.01-
2013.12
项目负责人

11
脑出血黑洞征与CTA点征及预后的关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YJYJ201601
5
2017.1-2019.12
项目负责人

12
抑郁症诊断标志物优化与临床转化
2017年永川区科委科技计划项目
Ycstc,2017cb5001
12
2017.8-2020.8
项目负责人

1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延伸护理研究
重庆市卫生局
2013-2-095
1.5万
2013.05-
2014.12
主要参与人

14
SYB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重庆市神经病学专委会、重庆市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步长杯”脑血管病科学研究基金
BCB**
0.2万
2015.1-
2015.10
项目负责人

15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的表达的影响
重庆市神经病学专委会、重庆市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步长杯”脑血管病科学研究基金
BCB**
0.2万
2014.01-
2014.12.
项目负责人

15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重庆市神经病学专委会、重庆市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步长杯”脑血管病科学研究基金
BCB**
0.2万
2013.01-
2013.10
项目负责人

17
缺血性中枢性眩晕与颈动脉粥样病变的关系研究
重庆市神经病学专委会、重庆市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步长杯”脑血管病科学研究基金
BCB**
0.2万
2009.12-2012.12
项目负责人

18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分级康复护理研究
重庆市卫生局
2011-2-331
指导项目
2011.4- 2013. 12
参与




著作教材
国家级教材《脑小血管病》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中国脑卒中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参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2019年1月



主讲课程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论文情况
发表论文64篇,其中SCI 19篇

(一)、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
1. Bin Qin,Hong Chen,Wen Gao,Li-Bo Zhao,Ming-Jun Zhao,Hui-Xun Qin, Ming-Xiu Yang. Effectiveness of high-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Parkinson’s diseas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18:14, 273–284(SCI=2.195)
2. Wu Y, Tang J, Zhou C,Zhao L,Chen J, Zeng L, Rao C, Shi H, Liao L, Liang Z, Yang Y, Zhou J, Xie P.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analysis of the liver reveals immune regula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dysregul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depression.[J].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16; 311:330.(SCI=3.173)
3. Chen JJ, Huang H, Zhao LB, Zhou DZ, Yang YT, Zheng P, Yang DY, He P, Zhou JJ, Fang L, Xie P. Sex-specific urinary biomarkers for diagnosing bipolar disorder[J]. Plos One, 2014; 9:e115221.(SCI=2.766)
4. Liu X,Zhao LB, Yang YT, Liv Bode, Huang H, Liu CY, Huang RZ, Zhang L Wang X, Zhang LJ, Liu SW, Zhou JJ, Li X, He TM, Cheng ZY, Xie P. Human Borna Disease Virus Infection Impacts Host Proteome and Histone Lysine Acetylation in Human Oligodendroglia Cells. Virology, 2014 ;464-465:196-205.(SCI=3.374)

(二)、以共同作者发表SCI文章

1.Liu L, Zhou X, Zhang Y, Pu J, Yang L, Yuan S, Zhao L,Zhou C, Zhang H, Xie P. Hippocampal metabolic differences implicate distinctions betwee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four rat models of depression. Transl Psychiatry. 2018; 8(1):4.(SCI=4.691)
2.Guibo Feng, Xin Tian, Liang Wang, Libo Zhao,Xuefeng Wang. Low TT4 as a predictor of poor outcomes in severe encephaliti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94 patients[J].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2018,18(5):443-451.(SCI=3.692)
3.Si-Wen gui, Yi-Yun liu, Xiao-gang Zhong, Xinyu liu, Peng Zheng, Jun-cai Pu, Jian Zhou, Jian-Jun chen, li-Bo Zhao, lanXiang liu, guowang Xu, Peng Xie. Plasma disturbance of phospholipid metabolism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y integration of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18 Jun 6;14:1451-1461.(SCI=2.195)
4.Bin Qin,Ming-Jun Zhao,Hong Chen,Hui xun Qin,Libo Zhao,Lin Fu,Cheng Qin,Mingxiu Yang,and Wen Gao.Real-World Outcom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8 Jul 30. pii: S2451-9022(18)30183-6.(SCI=1.598)
5. Yang WS, Li Q, Li R, Liu QJ, Wang XC, Zhao LB, Xie P.Defining the Optimal Midline Shift Threshold to Predict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upratentorial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Neurocritical Care, 2017; Epub ahead of print.(SCI=3.163)
6. Yang C, Zhou C, Li J, Chen Z, Shi H, Yang W, Qin Y, Lü L, Zhao L, Fang L, Wang H, Hu Z, Xie P.Quantitative proteomic study of the plasma reveals acute phase response and LXR/RXR and FXR/RXR activation in the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mouse model of depression[J].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8; 17:93-102.(SCI=1.922)
7. Li Q, Liu QJ, Yang WS, Wang XC, Zhao LB, Xiong X, Li R, Cao D, Zhu D, Wei X, Xie P. Island Sign: An Imaging Predictor for Early Hematoma Expansion and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Stroke, 2017; 48:3019.(SCI=6.032)
8. Liao L, Zhang XD, Li J, Zhang ZW, Yang CC, Rao CL, Zhou CJ, Zeng L,Zhao LB, Fang L, Yang DY, Xie P.Pioglitazone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modulates NF-κB/IL-6/STAT3, CREB/BDNF pathways and central seroto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in mice.[J].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17; 49:178-186.(SCI=3.118)
9. Mao Q, Gong X, Zhou C, Tu Z, Zhao L, Wang L, Wang X, Sun L, Xia J, Lian B, Chen J, Mu J, Yang D, Xie P.. Up-regulation of SIRT6 in the hippocampus induced rats with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via the block Akt/GSK3β signaling pathway[J].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17; 323:38-46.(SCI=3.173)
10.Li J, Zhang SX, Wang W, Cheng K, Guo H, Rao CL, Yang DY, He Y, Zou DZ, Han Y, Zhao LB, Li PF, Xie P.Potential antidepressant and resilience mechanism revealed by metabolomic study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stress resilient rats[J].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17; 320:12.(SCI=3.173)
11. Chen JJ, Zhao LB, Liu YY, Fan SH, Xie P.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versu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maj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J].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17, 320:30-36.(SCI=3.173)
12. Dong MX, Hu QC, Shen P, Pan JX, Wei YD, Liu YY, Ren YF, Liang ZH, Wang HY, Zhao LB, Xie P.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duces Neurological Side Effects Independent on Thrombolysis in Mechanical Animal Models of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6; 11:e**.(SCI=2.766)
13. Wu Y, Fu Y, Rao C, Li W, Liang Z, Zhou C, Shen P, Cheng P, Zeng L, Zhu D, Zhao L, Xie P.Metabolomic analysis reveals metabolic disturbances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of the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ouse model of depression[J].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16; 308:115-127.(SCI=3.173)
14. Liu ML, Zhang XT, Du XY, Fang Z, Liu Z, Xu Y, Zheng P, Xue XJ, Cheng PF, Huang T, Bai SJ, Zhao LB, Qi ZG, Shao WH, Xie P. Severe disturbance of glucose metabolism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 targeted metabolomic study.. J Transl Med. 2015 Jul 14;13:226.(SCI=4.197)
15. Zhang L , Xu MM , Zeng L , Liu S , Liu X , Wang X , Li D , Huang RZ , Zhao LB, Zhang QL, Zhu D, Zhang YY , Xu P , Xie P. Evidence for Borna disease virus infection in neuropsychiatric patients in three western China provinces.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4;33(4):621-627.(SCI=2.537)

(三)、以第一作者发表(CSCD核心)中文与英文文章

1.赵立波, 李亚军, 张小东, 谢 鹏. 博尔纳病病毒感染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报, 2006, 46(4):676-679.
2.赵立波, 谢 鹏, 牟 君, 李亚 , 张小东, 邹德智, 刘庆军. 重庆市山羊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的检测. 中国兽医科学, 2006, 36(6):460-463.
3.ZHAO Libo, XIE Peng, MU Jun, LI Yajun, LIU Qingjun, zou Dezhi, ZHOU Xiguo, YANG Jian. Molecular biological research on Borna disease virus infection in depressive patients of chongqing.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33(1):18-22.
4.赵立波, 谢鹏, 李亚军, 牟君, 刘庆军, 周锡国, 杨建, 吴小容.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标本检测博尔纳病病毒核酸.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6, 26(12):1101.
5.江光群,赵立波,不同体质指数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队列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 41(5);521-525
(四)、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CSCD扩展)中文文章
1.赵立波, 徐露, 车坷科, 覃彬.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5-HT、NE、及NGF表达的影响. 中国药房, 2013, 24(21);1939-1941.
2.赵立波, 徐露, 车坷科, 覃彬.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4,31(7):794-798.
3.赵立波, 徐露, 车科坷, 覃彬.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重庆医学,2014,43(21):2747-2748
4.汪丽君, 赵立波, 谢代鑫, 孙后超.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压疮预防价值初探. 中国药房, 2012, 23(10):910-911.

(五)、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统计源期刊)中文文章

1.赵立波, 谢鹏, 牟君, 杨泽松, 李亚军, 邹德智, 刘庆军. Borna病病毒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病例对照.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21):15-18.
2.赵立波, 谢代鑫, 沈鼎烈. 抗癫痫新药普瑞巴林.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 17(3):176-181.
3.赵立波, 谢代鑫, 谢鹏, 何小蓉. 强的松致急性类固醇性肌病. 中国药业, 2008, 17(1):80.
4.赵立波, 李亚军, 张小东, 谢鹏. 人脑语言区定位研究的进展.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70(6):111-113.
5.赵立波,谢代鑫,孙后超,周志强,何小蓉,车坷科.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1140-1142.
6.赵立波, 朱丹, 汪丽君, 刘庆军, 谢代鑫, 孙后超.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症状恶化的不宁腿综合征. 医学综述, 2012, 18(6):921-922.
7.周锡国, 赵立波, 张光勇.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11,8(15):80-82.
8.周锡国, 赵立波, 张光勇.丁基苯酞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11,8(21):142-143.
9.汪丽君, 赵立波, 谢代鑫, 杨健, 孙后超, 唐翠, 高群惠.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1例的护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4):6406.
10.汪丽君, 赵立波, 谢代鑫, 杨健, 孙后超, 唐翠, 高群惠. 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动脉局部压迫止血方法及护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17(1):54-56.
11.汪丽君, 赵立波, 谢代鑫, 孙后超. 依达拉奉联合水化预防造影剂急性肾损伤.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 26(1):15-17.
12.唐月岭,赵立波.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焦虑障碍发病情况与抗焦虑治疗《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 ,4 (5):49-50
(六)、非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 中文文章
1. 杨泽松,陈建斌,牟 君,谢 鹏,赵立波,张小东,李 勇.Borna病病毒与淋巴瘤关系的初步研究. 中国肿瘤,2007,16(10):839-841
2. 周锡国, 赵立波, 谢鹏, 朱丹, 牟君, 张小东, 邹德志, 魏有东.Borna 病病毒与脑梗死后抑郁症关系初探,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80-81
3. 周志强,赵立波,王凤英,蔡志友.rh EPO抑制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与增强LIVIN的表达,重庆医学,2009,37(9):1067-1070
4. 涂经楷, 傅仲学, 叶晓莉, 赵立波.人大肠癌裸小鼠直肠黏膜原位种植癌及转移模型的建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8,25(8):1071-1072
5. 何小蓉,赵立波.丁基苯酞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重庆医学, 2009 ,38(12):1495-1496
6. 杨泽松, 陈建斌,刘 琼,牟 君, 赵立波,谢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orna病病毒的检测,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6 ,46(3):1-3,6
7. 徐放明 ,谢 鹏, 吕发金, 牟 君, 李咏梅, 赵建农, 陈维娟, 龚启勇, 赵立波, 刘庆军, 申 林, 翟 红, 杨德雨.肝经、肺经脑内分布区域的fMRI研究,中国针灸,2007,27(10):749-752
8. 刘映灵, 赵立波.冠状动脉扩张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中国医药科学2013 ,3(7):196、190
9. 程泽沛,蔡志友,刘 薇,赵立波,霍本辉.急性自发性脑出血血清SOD、MDA和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研究,重庆医学,2008,37(13):1450-1452
10. 李 海,程泽沛,赵立波.结核性脑膜脑炎50例临床研究,重庆医学,2009,38(18:):2308-2309、2313
11. 李 海,程泽沛,赵立波.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清MBP水平与MR1分级的研究,重庆医学.2009,38(16):2013-2015
12. 周志强,郑永玲,赵立波.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多因素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30(11):1096-1098
13. 周锡国, 赵立波.脑囊虫病一例,中外医疗 ,192
14. 朱丹, 曾志磊, 彭丹, 陈晓, 赵立波, 张英英, 徐明呜, 展群岭, 余建平, 谢鹏.新疆伊犁地区马群中博尔纳病病毒自然感染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29(11):1106-1109
15. 涂经楷,傅仲学,叶晓莉,赵立波,王春毅,周建荣,汪 斌.人结肠癌细胞系裸小鼠淋巴结转移的观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30(17),1650-1653
16. 张小东,贾延劭,赵立波,谢鹏.神经干细胞的微环境,中国临床康复 2006,l0(21):132-134
17.余德泳, 赵立波, 孙后超, 覃彬. 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比较,健康之路.2012,11(12):13-14
18. 程泽沛, 蔡志友, 赵立波, 晏宁.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08,24(1O):1735-1737
20. 刘映灵,赵立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治疗进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4(5):43-45
21. 余德泳,赵立波, 孙后超,覃彬. 血清胱抑素C与单纯性肾囊肿治疗时机,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18-19
22. 张小东,万东,杨琴,吕发金,牟君,赵立波,李亚军,谢鹏. 早期抗炎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增刊l):48-51
23. 徐放明,谢鹏,吕发金,牟君,李咏梅,赵建农,陈维娟,启勇,赵立波,刘庆军,申林,翟红. 针刺肝经五输穴激活脑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23(4):224-227
24.彭远兰,张力丹,赵立波,简 伟.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6 (30):261、263







研究方向
脑血管病 中枢神经系统新发病毒感染 心身疾病






相关话题/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