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名家会客厅】第161期名家会客厅: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_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6-18

【名家会客厅】第161期名家会客厅: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 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




2015年5月18日下午14:30,名家会客厅2015年科技活动周“科学零距离”系列科普讲座——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在重庆大学研究生院308国际会议厅开讲。本次名家会客厅主讲嘉宾是曾做客百家讲坛的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

讲座由重庆大学副校长黄宗明主持,他对本次讲座主题给予高度评价,“科学是世界发展的战略和方向,掌握科学就掌握了引领世界的主动权,今天所有来的同学都是智者”!一席话把同学们都逗笑了,场上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了。接着王渝生教授满脸微笑的走上讲台,亲切地向在场的同学打招呼,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完全看不出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

王渝生教授将为我们讲解关于“科学”的过去与未来,带我们从近代天文学革命和蒸汽机革命以及电力革命说起,了解当代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的发展态势和尚待解决的四大科学难题,探索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科学技术方兴未艾,新能源新材料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后来居上,最终从信息时代走向基因时代。风趣幽默的语言,饱含热情的演讲和信手拈来的知识储备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个人,把同学们引入到了科学的海洋里遨游,开启了依次奇妙的科学之旅。



科学的由来

什么是科学?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科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这个词是从古希腊的哲学里分离出来的。中国古代并没有“科学”这个词,“科学”这个词作为舶来品,大概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候才传进来。中国古代跟“科学”这个词最为接近的词叫“格致”,礼记大学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科学的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人类自身一样久远。人类从制造工具开始就产生了原始技术,并且孕育了科学知识的萌芽。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在溯源意义上有古代科学之说。17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古希腊、罗马、中国和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相继获得了发展。近代科学的形成,改变了人类的知识体系,也影响着技术的发展。18世纪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出现了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科学得到了重大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最伟大的发现,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基础。宇宙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夸克模型、大地构造板块模型、DNA双螺旋模型等理论的创建,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至宇观、宏观和微观的领域,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得到发展并会取得伟大成就。其中,21世纪尚待解决的科学难题:宇宙、物质、生命、人类、思维的起源问题;相对论的局域性与量子力学的普适性的矛盾问题;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问题;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本质和规律性问题。

未来科学将何去何从?王教授运用专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将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概括为以下4点:信息科学技术方兴未艾;新能源新材料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后来居上;从信息时代走向基因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如何呢?王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世界科技排行榜,其中美国第一,日本第三,中国台湾位居第20位,中国的最新科技实力更是位居倒数第二级,属于还没入门阶段。王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当我们欢呼我们的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时,请想想我们的人均GDP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更处于全世界国家中下游水平,我们的科技水平亟待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听到这里,同学们都沉默了,大家都陷入了深思中。

王教授最后总结到:“我们要尽力发展科学,但是科学的发展不应违背人类道德,不应一味追求科学的发展而毫无底线,”他深情朗诵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一段话: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淳淳教导,发人深省,相信每位在场的同学都由衷地赞成,并能对以后的科研生活中起到引导和警戒作用。



欢迎关注“重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2015年5月26日




附件: 无

信息发布人:研究生创新基地



相关话题/科学 人类 技术 重庆大学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