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冬妮
主要作品有:交响诗《飞逝的鹰》、弦乐四重奏《夜郎舞曲》、钢琴独奏曲《嘎达梅林》。为中国与厄瓜多尔建交四十周年委约而作合唱歌曲《中厄友谊之歌》;2017年为江苏省镇江艺术剧院而作的艺术歌曲《秋叶离歌》;2017年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贵州梵净山委约而作的歌舞音乐《梵山净水》;2018年为江苏省镇江艺术剧院委约创作的艺术歌曲《小山楼》;2016年为江苏黄海森林公园委约而作的城市宣传片主题歌曲《水杉语》;2019年为庆祝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为中国第54处世界遗产创作的宣传片委约而作的宣传片主题歌《遇见条子泥》。
《红河随想曲》作品介绍:
红河是流经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流,它历史悠久,孕育着众多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安冬妮同学的作品《红河随想曲》正是以红河地区古老哈尼族特有的民间音乐音调、调式、节奏,借用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来刻画红河流域地区的美丽自然景色与特有的文化。全曲大致为快慢快三部性结构,在主题动机的构造中形成“平落起”的结构,且句型由短至长,意在形成不断深化的句式结构,在音高关系上体现了传统民族调式即D宫七声燕乐、清乐和d羽五声调式的融合,并且在热烈的舞蹈氛围中展现、模仿哈尼族在重大节日庆典里特有的竹筒舞中双腿跺跳、小弹腿此起彼伏的舞蹈节奏特点。同时,这首乐曲的创作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期间,也表现出作曲者对全球团结合作战胜疫情的乐观精神与态度。
在此,向获奖学生安冬妮及指导教师郝维亚教授表示祝贺!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