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亦是中美刚刚建交,是年7月3日至16日,一个由20位年轻的音乐和舞蹈表演者组成的名为“杨百翰青年大使”的访华团,带着重达1000磅的灯光设备和“爱、信念与手足情”的美好心愿遍访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重要剧院,多达一万七千名中国观众现场观赏了他们为中国献上的9场包括美国民歌、百老汇音乐、流行歌曲、印第安人铁圈舞、萨摩亚人拍手舞、夏威夷火刀舞等的正式演出和几十场非正式的即席交流表演,而更有多达百万的中国听众从以上四地的广播中收听了这一具有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破冰之旅意义的文化盛事。在那样一个重要时刻,作为第一个来自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青年代表团,以其青春朝气、异国风情的表演艺术和热切的交流意愿叩响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动了中国人民的心,所到之处无不收获巨大反响和热烈回应。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许多中国人来说,杨百翰大学也成为了知名度最高的美国大学,他们对于中国的特殊情谊同他们异彩纷呈的音乐舞蹈一样,长久地印刻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记忆中。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BYU),这所有着一个“很中文”名称的美国名校也从此赫然载入了中美外交的史册。
其后的几十年间,BYU代表团又陆续35次访华,从一开始就与中央音乐学院开展了多次意义深远的互动和合作,如:1979年3月,时任院长James Mason作为正式受邀访华的第一个美国文化代表团成员,他也是美国当时最大的音乐教育者组织的主席,在著名作曲家周文中先生的帮助下,同代表团其他成员一道访问了我校;1980年4月,在时任中国文化部长和文联副主席林默涵同志的组织率领下,我校赵沨院长等一行五人代表团对美国8个城市进行了为期四周的访问,BYU为中国贵宾献上了别具一格的音乐舞蹈表演;1980年以来,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应邀担任由BYU钢琴家Paul Pollei创办的Gina Bachauer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等。今年恰逢BYU首度访华四十周年纪念,五月下旬,BYU将率领8支表演团体、总共多达200余人的大型代表团再度访问北京、上海和西安。在这一系列被BYU誉为“壮观的省亲之旅”的重要访问中,BYU艺术与传播学院(College of Fine Arts and Communications)与我院的交流、合作、演出亦是其整个交流行程中的重要一驿。3月19至22日间,与BYU艺术与传播学院访问我校密切相关的、可视为其访华预热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已在美圆满完成,我校作曲系教授、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指挥系林涛教授,民乐系兰维薇副教授以及作曲系青年教师代博一行在BYU举行了1场当代管弦乐作品音乐会、1场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3场学术讲座、3场工作坊以及针对BYU作曲和指挥专业学生的大师课若干等。中国音乐家的学术造诣和艺术高度引起在校师生同行的热烈反响。
此次两校互访的策划者之一、BYU艺术与传播学院前院长、作曲家Stephen Jones教授对当代中国音乐创作成果进行过长达十余年的深入研究,并震惊于当代中国作曲家群体的创造力和人文深度。出于对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浓厚兴趣,他对包括我校王次炤、叶小纲、秦文琛、苏夏、郭文景、杜鸣心、贾国平、张小夫、王震亚、胡咏言、唐建平、梁茂春、刘霖等多位教授在内的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践行者和见证者进行过多达125次的采访,并将结集出版。去年十一月,贾国平教授应邀赴BYU进行了一周的讲座、大师班授课与作品演出等系列学术活动,两位教授将BYU访华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对我校的访问和两院合作意向进行了细化和落实。
3月19日晚,第一场当代作品音乐会Group for New Music在大学的麦迪逊演奏厅(Madsen Recital Hall)举行,兰维薇副教授带去了秦文琛副院长的琵琶音乐代表作《琵琶辞》,其作品的精深奇巧和演奏的精湛纯青震惊四座。此外,兰维薇还首演了BYU作曲家Christian Asplund特为琵琶而创、具有实验性质的《微型练习曲》,她对新技法和特殊演奏工具的精准控制获得了作曲家本人的赞赏。

贾国平教授和兰维薇副教授与指挥Kory Katseanes教授排练中
22日晚在de Jong Concert Hall上演了此次访美的重头戏:“峰耀穹光”当代管弦乐作品音乐会(Sky-Mountain-Light-World New Music from Beijing and BYU)。由林涛教授和BYU艺术与传播学院指挥教授Kory Katseanes 共同执棒,率BYU管弦乐团与独奏家兰维薇,先后上演了BYU作曲家Neil Thournock的<Plutoids>、我校青年作曲家代博老师的《看不见的山/Invisible Mountain 》、Stephen Jones教授的<Above the Brightness of the Sun>、贾国平教授的琵琶协奏曲《风越苍茫/The Wind Passing Through the Vast World》。乐团成员由BYU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其演奏技术和艺术修养颇高,并不乏全美最高音乐奖项获得者。为了高质量地实现四部新作的公演,Kory Katseanes教授带领乐团提前三个月进入排练,方得以最充分的准备迎接中国客人的到来。林涛教授指挥了代博老师的作品和Stephen Jones教授特别为此行而写的新作,Neil Thournock和贾国平教授的作品则由Kory Katseanes教授指挥,这也体现了主办方对于双边合作的特别用心。音乐会从作品质量到指挥演绎再到独奏家和乐团的舞台表现均引起观众热议,高度实现了主办者和参与者对此次艺术合作的价值期许。

BYU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左4)与艺术家们会见(中间者为作曲家Stephen Jones 教授,右1为指挥Kory Katseanes教授,右2为作曲家Neil Thournock教授)

“峰耀穹光”当代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林涛教授指挥BYU交响乐团演出中
音乐会和排练之余,贾国平教授、林涛教授分别做了“《风越苍茫》中的配器观念和技术分析” 、“《聆籁》的结构分析以及音响与自然的美学关联” 和“俄罗斯指挥学派”等学术讲座,并针对作曲和指挥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大师班授课;兰维薇副教授则面向“世界音乐”课堂,边讲边弹地为师生们带去了生动的“琵琶音乐的风格和语言”专题,并针对两位作曲专业学生为琵琶而写的习作进行了工作坊式的视奏和录音,亦在两场正式音乐会之余受邀为BYU学生的午间音乐会做嘉宾演奏;代博老师则介绍了自己近年来的创作成果,还与作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我校教师此次访美高效、紧凑、内容充实,集中展示了我校作曲、指挥、演奏等专业的水准和实力,与BYU师生从学术、教学和舞台等多个层面进行的深度交流和合作为其两个月后回访我校做好了准备,亦为两校间未来的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热情期待与BYU五月相约北京!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