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c.ccom.edu.cn/2015pic/xwtpk/2019s/201904/W020190417540018598804.jpg)
3月20日下午16:00,在第一场讲座开始之前,俞峰院长亲自莅临并做开场发言。发言中,俞院长特别强调: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反映出导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导师都应当认真履职,切实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论文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就学校而言,一方面将一如既往地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不断推进内涵式建设;另一方面也将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帮助表演专业导师提高论文辅导的能力。
第一场讲座题为《研究生培养: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彦捷老师。
![](http://pic.ccom.edu.cn/2015pic/xwtpk/2019s/201904/W020190417540024249490.jpg)
苏老师首先从教育部和一些省市教育部门发布的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文件讲起,强调了研究生导师的职责。随后,通过具体示例讲解了学位论文选题的来源。一种来源是非系统性的灵感、意外发现、日常生活经验及过去已有的系统性研究文献;另一种来源是通过对个案做研究,对矛盾证据、经验做归纳,或对一般原则进行演绎等。此后,苏老师对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学术活动基本规范、准则进行了说明,特别详细地讲解了学术研究中的种种具体规则,如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和立论阐述的逻辑规则,并就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图表、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写作或使用规则做了详尽的说明。此外,还对论文结构的安排方式,论文质量评判的标准做了深入讨论。
第二、三讲于3月23日上午9:00开始,依次进行,主讲人皆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出版社社长、博士生导师张伯瑜老师。
![](http://pic.ccom.edu.cn/2015pic/xwtpk/2019s/201904/W020190417540025924742.jpg)
其中,第二讲题为《音乐表演与音乐写作的关系与不同》。在这一讲中,张老师结合不同音乐文化中的实例,深入剖析了以下几个问题:(1)提倡全局音乐观。即强调任何音乐研究者都不应仅仅站在自己有限的立场看待多元音乐世界,而应超越个人偏见,以全局观和较为开放的思维去进行音乐研究。(2)提倡问题意识。即鼓励大家多问为什么,探寻音乐现象的历史源流,剖析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提出合理的文化解释。(3)提倡兼以艺术眼光及文化眼光看待各类音乐现象。艺术眼光即纯粹以艺术标准来理解、评价各类音乐,文化眼光则将音乐置于其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审视。面对多元音乐文化,研究者应兼具两种眼光。(4)艺术活动与学术活动的差异。音乐艺术活动以创作、表演为目的,更具个人色彩;音乐学术研究的目的则是对音乐现象进行科学论证,它通过在历史、现实、文化维度中反思音乐,总结出一套知识体系。两种活动遵循不一样的原则,我们应有所自觉。
第三讲的标题是《文字霸权的丧失与思想的力量》,张伯瑜教授主要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1)写作并不是****的专利。随着文化的普及,写作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技能,原先相对小众的具有书写能力的人逐渐失去了文化上的霸权,越来越多的人们皆可自由参与到有关音乐的书写活动中来。(2)思想是论文的灵魂。在信息时代,各种知识唾手可得,加上知识领域的不断分化,音乐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也越发专门化。对于当下的书写者而言,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知识的层面,而应努力生产思想,走向对各类音乐现象的深层理解。张老师多次强调:论文不是教科书,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突出认识、理解与思考,只有思想才是论文的灵魂,应减少知识性写作。(3)收集材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种种材料共包括两类:一类是有关研究对象本身的材料,另一类是他人对此对象的已有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尽可能穷尽上述材料,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学术创新包括两类:一类是选择有新意的课题进行研究,以此生产新知识;另一类是针对老知识提出新理解、新思考。(5)论文写作应符合基本学术规范和汉语语法规则,良好的学术语言表达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磨练才可能获得。
第四讲于3月23日下午14:30开始,题为《谈谈音乐表演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写作》,主讲人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蒲方老师。
![](http://pic.ccom.edu.cn/2015pic/xwtpk/2019s/201904/W020190417540027456369.jpg)
蒲老师结合多年辅导表演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经验,具体入微地谈及以下问题:(1)关于选题。蒲老师首先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好的选题意味着论文已成功大半。随后,她分析了选题的多种可能性,如演奏(唱)曲目的研究,技术训练方法研究,教学方法或教材研究,新作品研究,表演流派研究,乐谱版本或表演版本比较,音乐表演合作关系研究,排练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研究,改良乐器的构造研究等。不同的课题有各自的价值,皆可尝试。(2)关于论文的实际操作。首先,论点的提炼应集中,口径不宜过大,可运用关系思维(即探讨不同因素、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比思维(即对比不同对象的异同)来挖掘有价值的课题。其二,应广泛收集论据才能较充分地支持自己的论点。由于表演专业学生须在专业训练上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故导师应提前帮助学生制定论文写作计划。其三,蒲老师结合大量实例,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选题过大,对前人研究成果关注不足,叙述逻辑不合理,行文不通顺,论据不足以支撑论点,关键词选择不当,论文整体结构不合理,概念使用不准确,谱例使用不严谨等。
在四场讲座中,三位****从不同角度与诸表演专业研究生导师分享了自身的学术研究经验和论文指导经验,既有治学观念层面的探讨,也有实际写作层面的例证,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观点犀利,建议中肯,许多老师在聆听讲座后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意犹未尽。
学位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取得学位的前提条件,只有当导师、学生、学校皆充分意识到学位论文的重要性,且通力合作,才能切实提高我校学位论文的质量。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