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歌为信,将爱寄往人海
2020,寄往人海的一封信492名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2002/W020200223434833538691.jpg)
https://v.qq.com/x/page/u30691obh8g.html
点击观看MV
2020年伊始,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在全国打响。与此同时,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积极响应,各尽所能,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一份力量。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征老师,迅速联络熟悉的歌词作者安九、编曲张恒,在最短的时间内,共同创作了一首歌曲《2020,寄往人海的一封信》。以歌为信,将爱寄往人海,借以表达对战斗在疫情一线同胞的崇高敬意,坚定抗击疫情的信心,深情慰籍疫情中的不幸受害者。
歌曲创作出来之后,为了汇聚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今年2月1号,张征老师又在音乐教师微信群里发出一份倡议书。倡议书说:“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为表达直面疫情,抗击疫情的心情,我与词作者安九、编曲张恒一道,共同创作了一首合唱歌曲,希望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使这首歌曲能以一种新的合成方式在网上展现,请各位老师们自愿报名。愿我们共同抗击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企盼通过歌声得到传递!谢谢大家!”
倡议书发出后,立即得到各地一线音乐教师的热烈响应。最终由包括来自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高等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高校的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共492人,共同演唱、合成了这部公益歌曲 MV。
这首合唱歌曲是在特定的时期,每位音乐老师都是在各自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完成的:一部手机,一间深夜里房门紧闭的小屋,便成为老师们最简单的装备,虽然录音条件及环境受限,但他们每个人都在用心体会用音符与字符谱写的这份爱。歌曲的推出,不仅倾注了包括创作、演唱、制作者们抑制不住的心力付出,也是他们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心境释放。
愿我们共同抗击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企盼通过歌声得到传递!
“新华视点”“共青团中央”
官方微博宣传报道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2002/W020200223434821462898.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2002/W020200223434825685555.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f/202002/W020200223434827107180.jpg)
张 征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
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作曲,1995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2000年保送攻读作曲和声硕士,2003毕业留校任教。2006至2007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赴意大利罗马“SantaCecilia”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主要教授《和声》、《小型乐队编配》、《钢琴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等专业课程。
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时尚发布》的主编;2011第二十六届深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征歌评委;从2004年起,作为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西部作曲理论培训班”的应邀专家,先后赴西藏、新疆、甘肃、贵州、云南、青海等地讲学。
主要创作作品
室内乐《心曲》和《漠行》(分别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与第二届“炎黄杯”作曲比赛一等奖)、《大漠沧桑》(获“长风杯”国际民乐作品比赛三等奖)、《弦动域绝》(文化部“文华杯民族器乐大赛”委约作品);二胡独奏《弦武》;二胡协奏《舞琴海》;“211”推广工程室内乐重奏《左右》(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合唱《那段时光》(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编配了交响合唱《鉴真东渡》、青春版合唱《我爱你,中国》;2016年为G20峰会官方宣传片《杭州》作曲;2018年为广州城市形象片《听见花开城市交响》作曲(本片获2018·亚洲旅游影视艺术周“最佳形象片奖”)。
主要影视音乐创作作品
电影作曲:《八子》、《游戏规则》、《露水红颜》等;电视剧作曲:《生命中的好日子》、《马上天下》、《中国远征军》、《大宋传奇之赵匡胤》、《边城》、《山间铃响马帮来》、《阳光雨季》、《滇西1944》、《血战长空》、《沙海老兵》、《红线》等。
主要歌曲创作作品
《未曾相问》、《Behere》(张靓颖),《守望》、《记忆》孙楠,《此生作画》、《时光擦身而过》(谭维维),《爱的信仰》(王铮亮),《风雨情》(齐秦),《别说再见》(韩磊),《鈴之路》(韩红),《红线》(叶炫清)等。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