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雪主持
杨雪在音乐会开始时提到,对于胡琴重奏领域的探索,不仅让她与学生增进师生情谊,更是对新作品的二度创作能力以及多声思维听觉意识的极大提升。在日复一日的作品整理、演出排练、调整修改、编配改编过程中她与学生共同进步,并在民乐系开设了《胡琴重奏课程》。此次音乐会,正是她与学生这十年来积累与收获的展示,邀请钢琴、扬琴、打击乐多位演奏家倾情加入,让每一部作品都能得到更为完整的演绎。同时,她特别向一路以来帮助过“弓弦舞”重奏组的各位作曲家、演奏家及各位领导、老师表达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大家多年的倾力付出与陪伴。

《屏风马》 赵宇轩曲
二胡Ⅰ:宋紫金 二胡Ⅱ:崔宇晴
打击乐:冯飘扬
音乐会以赵宇轩创作的一部极具技术难度的二胡重奏与打击乐《屏风马》拉开序幕,特邀打击乐演奏家冯飘扬,以双二胡与民族打击乐描绘弈棋之道。

《小品三首——Ⅰ旅歌 Ⅲ啐啄》 赵俊毅曲
二胡Ⅰ:王李 二胡Ⅱ:史嘉琪
赵俊毅创作的二重奏作品《小品三首——I旅歌 III啐啄》,细致展现二胡不同音区的音响效果。

《红丝绒》 陈芸芸曲
二胡Ⅰ:杨雪 二胡Ⅱ/中胡:刘秋岑
扬琴:陈芸芸
由杨雪老师委约、陈芸芸担任扬琴声部的作品《红丝绒》,音乐表现出的抒情浪漫将现场观众带入到柔软甜蜜的氛围中。
“二重”得气韵,“三重”生意境。秋空月悬,庭槐影疏。咏月思乡的主题在孙兆余创作的胡琴三重奏与打击乐《弦锁秋宵》中被琴声吟唱。宣德殿上空群鹤高翔,瑞鹤的千般姿态都写入了作曲家陈宇晟为本次音乐会创作的胡琴三重奏《瑞鹤图》,二胡与中胡用多种揉弦与滑音模仿的鸟鸣不落窠臼,参差之感更探写意之洒脱。秋景飞鹤随琴音而过,杨雪老师创作的一曲胡琴三重奏《嬉戏》将全场思绪一下带入北方民间,中胡模仿着坠胡的“语气”,用欢乐的曲调讲述着北方人特有的诙谐幽默。三部作品各有意境,但皆被三重奏独有的气质所容纳,衍生出音乐中新的场景。

《弦锁秋宵》 孙兆余曲
高胡/二胡Ⅰ:崔宇晴 二胡Ⅱ:宋紫金 中胡:马佳悦
打击乐:冯飘扬

《瑞鹤图》 陈宇晟曲(首演)
二胡Ⅰ:杨雪 二胡Ⅱ:马佳悦 中胡:代梦瑶
《嬉戏》 杨雪曲
二胡Ⅰ:杨雪 二胡Ⅱ:马佳悦 中胡:代梦瑶
“三重”生意境,“四重”寻异同。芮雪的新作《无垠大地III》开启四重奏的篇章。“弓弦舞”的四位成员用整整一个学期钻研此曲,在本科阶段打下重奏的坚实功底。音乐会特邀管弦系原丁副教授担任该作品的钢琴声部。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第一场“弓弦舞”音乐会也是原丁老师担任钢琴伴奏,十年来,原丁老师一直陪伴“弓弦舞”,见证组合的自我突破与成长。《无垠大地III》应和“弓弦舞”一路以来的历程,广博苍凉在曲中沉淀,大地以自己的节律展开一片世界,变化音与不协和音叙述成长的磨砺,怀抱希望,在坦途中历练、向光明而无限生长。胡晓创作的《声腔-板式》与余家和创作的《空山人语响》尽显东方神韵。一者通过胡琴四重奏表达声腔音调、念白吟诵等戏曲中的特有元素;一者运用大量轮指与滑音达到音乐与自然的交融,源自《空山鸟语》的灵感,也是向刘天华先生的致敬。

《无垠大地Ⅲ》 芮雪曲
二胡Ⅰ:张祺曼 二胡Ⅱ:宋雨珊 二胡Ⅲ:付薪羽 中胡:刘一冉
钢琴:原丁

《声腔-板式》 胡晓曲(中国首演)
二胡Ⅰ:杨雪 二胡Ⅱ:宋紫金 中胡Ⅰ:刘秋岑 中胡Ⅱ:马佳悦
《空山人语响》 余家和曲(中国首演)
高胡:杨雪 二胡Ⅰ:宋紫金 二胡Ⅱ:刘秋岑 中胡:马佳悦
四重奏的最后一部作品《弓弦舞》,是作曲家李博禅在2014年为“弓弦舞”重奏组特别创作。杨雪老师提到,这四部作品虽然都是四重奏,但每位作曲家运用的胡琴编制各有不同,由此可见,在胡琴重奏的发展过程中,作曲家们也在不断思考、探寻最为适合、最能展现胡琴音色的组合方式。

《弓弦舞》 李博禅曲
二胡Ⅰ:杨雪 二胡Ⅱ:宋紫金 中胡Ⅰ:马佳悦 中胡Ⅱ:刘秋岑
整场音乐会的压轴作品《一步之遥》,是2009年杨雪老师为自己的三位本科学生的联合音乐会亲自改编的经典作品。曾经担任这部作品演奏的“弓弦舞”团员再次回到母校与杨雪老师一起演奏,一起重温十年。十年,不短不长,时光正好,用音乐书写的青春都倾注于这部作品之中。这是十年前重奏之旅开始的第一步,也是有累累硕果的今日向未来勇敢迈进的重要一步。现场持久不停的掌声与喝彩声,是为这一份坚持不懈、砥砺前行信念的鼓与呼。

《一步之遥》 卡洛斯.贾德尔曲 杨雪改编
二胡Ⅰ:杨雪、王娜 高胡:胡仲钦
二胡Ⅱ:胡青、王璐远 中胡:祝红
钢琴:原丁
对于胡琴重奏这一领域的探索,要求每一位演奏家能深刻掌握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拥有优秀的舞台表现力;要求演奏员培养音乐的立体思维,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对于各自声部精准把握的基础上,互相倾听、默契配合。在分享《声腔·版式》这部作品时,杨雪老师提及关于翻谱设计的问题,为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不因为演奏时翻谱的问题而破坏乐曲的完整性,演奏员们使用的都是根据各自声部需要从总谱之中裁剪下来、自己重新制作的谱本。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由此更可见在专业院校开设胡琴重奏课程的重要意义。
如杨雪老师在《求索二胡重奏之路》一文中所讲,二胡重奏最终还是要朝着立足中国二胡艺术的传统,借助西方成熟的音乐创作形式,寻求更加丰富的语汇来扩展二胡的音乐语言这一发展方向前行。2009年初夏,“弓弦舞”二胡重奏组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奏响了属于他们的第一部作品。此后的十年中,在杨雪老师的带领下,在学院多个项目的资助下,“弓弦舞”走过五湖四海,采集祖国各地的民间元素与音乐风格进行改编创作;“弓弦舞”来到不同国家与地区,在不同文明、思想的交汇中,为世界带去多元的东方文化;“弓弦舞”更为二胡的重奏领域贡献许多极具创新性与可听性的作品,在拉弦乐重奏飞速发展的年代,潜心钻研每一部作品背后蕴含的人文观念与精神。从初夏到初冬,从2009到2019,初心犹在、琴声依然、镞砺括羽、更展新声!

文:高欣然
图:博雅音画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