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离休干部,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系原作曲教研室主任,我国首批作曲专业博士生导师,为我国音乐事业与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做出卓越贡献的苏夏教授于2020年4月30日7点12分,在广安门中医院因病医治无效辞世,享年96岁。
对苏夏先生的离世,我们深表哀悼!对他的家人表示深切慰问!对关心爱戴他的亲朋好友、同事与学生表示感谢!
应家属要求,疫情期间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会。
中央音乐学院
苏夏教授治丧委员会
2020年4月30日
治丧委员会名单:
赵旻俞峰肖学俊苗建华秦文琛于红梅 刘春梅
郝维亚陈泳钢常平郭文景罗新民唐建平苏聪蒲方汤琼

苏夏先生简历
苏夏,原名学衡。1924年10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虎门寨。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理论家,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是学院最早的作曲系教师之一。他从建国之初就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数十年辛勤耕耘,为中国音乐界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苏夏先生1938年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1941年在广东艺术专科音乐学校学习。1944年因战火转赴广西桂林继续抗战歌曲音乐创作。同年冬,到当时的重庆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学习。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院作曲专业,后赴上海参加新音乐社工作。1949年8月随中华音乐院部分师生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建院筹建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教研室主任、教授。1953年曾随苏联专家学习作曲。1986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首批中国音乐学科博士生导师(全国仅4名)。
苏夏先生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最早任教的教师之一,数十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其卓有成效的教学为中国音乐界培养了大量人才。如:沈亚威、李重光、汪毓和、徐振民、李西安、施光南、鲍元恺、郭文景、周龙、陈晓勇、唐建平、罗新民、苏聪等。他长期担任作曲教研室主任并主持作曲学科的教学工作。他治学严谨、求真务实,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极为重要作用,贡献了自己毕生的才华和力量。
作为我国著名的专家****,苏夏教授在担负大量的教学工作之余,对我国音乐创作的发展、音乐理论和音乐评论的建设给予极大关注。作曲理论方面著有《实用对位法》、《写对位》、《歌曲写作教程》、《和声的技巧》等。文集如《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等,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了《马思聪全集》和《江文也全集》的编纂。他对作曲家江文也、马思聪、施光南的研究,不仅代表着这方面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还具有开先河的意义。苏夏先生治学严谨,绝不随声附和,勇于坚持己见,对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具有深远见解。他的学术著作、音乐理论、音乐评论与音乐创作等,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作曲家,苏夏教授因长期繁重的教学工作而牺牲了大量的创作时间,但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却一直未减。从教学岗位退休后,十几年来依然保持高度的创作热情。不仅完成了交响大合唱、小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还出版发表了《苏夏钢琴曲集》、《苏夏艺术歌曲集》、《苏夏合唱曲集》等重要作品集。其创作精神和意志难能可贵,令人敬仰。2005年获得中国金钟奖终生成就奖。
苏夏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亲历者,重要的见证人和研究者,他的去世是中国音乐事业的巨大损失。
我们将永远铭记苏夏先生为祖国音乐事业作出的贡献!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2020年4月30日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