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停课不停学丨沈媛《环游管风琴世界特辑》致敬贝多芬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16




  院 长 致 辞


  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
  今年是全球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年的年份。贝多芬是音乐的圣人,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艺术财富,贝多芬是值得人们永远学习与纪念的伟大人物。我们在音乐上需要贝多芬,在艺术上需要贝多芬,在学术上需要贝多芬,在精神上更需要贝多芬
  今年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灾难,此刻更需要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所唱“你的力量能使人们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的光辉照耀下人们成兄弟!”世界需要团结并共同迎战病毒,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和世界必将战胜疾病,迎来光明与平安!
  中央音乐学院的原计划是在各系各专业各团体的师生们学习和上演贝多芬的全部作品,借以全面提高我们艺术水平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我们在网上拉开帷幕!




  钢琴系沈媛老师带来
  《环游管风琴世界》
  从古希腊到近现代
  让我们沿着
  管风琴历史脉络前行




  沈 媛:双博士,中央音乐学院
  管风琴副教授、硕士导师


  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作为中央音乐学院贝多芬音乐节的一份献礼,我决定了做今天这期环游管风琴世界特辑——致敬贝多芬!


  《环游管风琴世界》
  (一)序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二)幻想曲:德国巴洛克
  (三)协奏曲:法国&意大利巴洛克
  (四)奏鸣曲:古典主义与自动管风琴
  (特辑)致敬贝多芬!
  (五)交响曲:法国浪漫派
  (六)变奏曲:德国浪漫派
  (七)进行曲:移民狂潮中管风琴新大陆——英国美国加拿大
  (八)狂想曲:近现代——飞向未来的梦幻乐器


  点击视频,开启“环游之旅”
  
  在这里沈媛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跨世纪的音乐传承概念。
  巴洛克、古典、乃至今天的作曲家们,对于舞曲元素的运用都非常痴迷,这成为跨世纪的一种风尚,但是今天的作曲家们不再将舞曲的名字写在标题上了。
  让我们以西西里舞曲为例,西西里舞曲有一种识别度极高的节奏型。
  在视频中,沈媛老师将巴赫长笛奏鸣曲的西西里舞曲、莫扎特著名的A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在《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使用了一个逆向节拍的西西里舞曲进行了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的结尾处中还用了德国舞曲,第四乐章使用了方阵舞曲这些当时常见的社交舞蹈元素)。
  1825年,贝多芬对来访的管风琴家卡尔·戈特利布·弗罗伊登伯格说:“我年轻时也经常演奏管风琴,但我的神经承受不了这种巨大乐器的力量。如果哪个管风琴师能成为他的乐器的主人,我会把他排在艺术大师的最高位。”
  ?...auch ich, spielte in meiner Jugend viel die Orgel, aber meine Nerven ertrugen die Gewalt dieses Rieseninstruments nicht. Einen Organisten stelle ich, wenn er Meister seines Instruments ist, unter den Virtuosen oben an.“
  加上种种资料,我们可以得知贝多芬自幼学习管风琴,拥有非常好的管风琴演奏技术,14岁就任职宫廷管风琴师。但是为什么他的管风琴作品如此之少?
  来,如果我们是一个侦探,在现场我们不仅要看这里有什么,还更应该看这里缺少什么。


  通过观察古典主义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变革,可以看到管风琴音乐创作手法,是如何经过贝多芬等作曲家的身体,流入到交响乐和钢琴作品的创作中,从而影响了后世的作曲家。
  传承,就是我们这一期的核心。


  巴赫:降E大调第二号长笛奏鸣曲 BWV1031 -西西里舞曲




  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以西西里舞曲的韵律写作)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一乐章 (逆向节拍的西西里舞曲)


  (音频对比等请见视频)
  那么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听到的西西里舞曲有哪些呢?




  《哈利·波特》的电影主题曲,就是一个西西里舞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西西里舞曲、小步舞曲、布列舞曲、波罗乃兹舞曲等,不仅在古代,在今天音乐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而找寻到这些创作因素的前世今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理解乐曲的本质、抓住乐曲的韵律核心。
  这是音乐创作跨世纪的一种传承。
  让我们回到贝多芬的音乐世家的传承。整个贝多芬家族都是经过专业的音乐职业培养。
  贝多芬的爷爷老路德维希Ludwig van Beethoven (1712–1773)六岁进入教堂的唱诗班,13岁开始学习的管风琴演奏。综合的管风琴演奏和歌唱能力,使他得到鲁汶的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in Leuven)唱诗班负责人的职位,以及后来到波恩任职宫廷音乐家的机会。




  贝多芬的父亲约翰Johann van Beethoven(1739 or 1740 - 1792),是一个男高音。他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但是酗酒影响了他的音乐前程。贝多芬的祖父老路德维希经常公开的嘲笑自己的儿子非常没出息,父子关系极度紧张。在祖父事业的光环下,父亲不得志的压力下,小贝多芬诞生了(1770 – 1827)。


  贝多芬8岁开始和当时的宫廷管风琴师吉尔斯·范·登·伊登(Gilles van den Eeden)、以及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费(Christian Gottlob Neefe)学习管风琴。


  尤其是聂费,非常欣赏贝多芬,也是他的良师益友,教会贝多芬如何演奏管风琴、通奏低音、作曲,还推荐贝多芬大量练习巴赫。贝多芬也结交了其他的管风琴师朋友,获得演奏晨间弥撒的机会。




  雷米古斯教堂(Kirche St. Remigius,到1803年为止叫做Minoriten-Kirche)),贝多芬练习和演奏过的管风琴,1944年在二战中被摧毁,仅有演奏台被保存在波恩贝多芬故居。




  D大调赋格WoO 31就是12岁的贝多芬在这个时期写作的。****Tilman Skowroneck认为贝多芬非常喜欢管风琴,小时候的作曲启蒙也是在管风琴上建立的。


  贝多芬手稿,D大调赋格WoO 31





  (贝多芬曾经任职宫廷管风琴师。波恩选帝侯的宫廷,现在的波恩大学)
  1784年,贝多芬在宫廷教堂担任第二管风琴师的职位,最开始是免费的工作,后来才拿到当时货币150弗罗林的较低的薪水。
  我们可以看到,在贝多芬14岁当时的音乐社会,像是巴赫和自己的祖父一样成为管风琴家,依然是那时音乐家开启职业生涯的方式。


  1787年贝多芬在维也纳短暂的拜访了莫扎特,莫扎特惊讶和朋友们说“记住这个年轻人,他将被世界所知”。今天,我们没有准确的记载,贝多芬到底为大师演奏了钢琴还是管风琴。但是莫扎特和贝多芬两个人都可以娴熟的演奏管风琴,想必一定有许多共同语言可以畅谈。
  这个时期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人们对自由意志更加的向往。这些都冲击了宗教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力量。
  教堂不再是最富有的艺术赞助者,像贝多芬一样大量有才华的音乐家开始更多的为宫廷、贵族服务。1792年贝多芬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发展。


  青年贝多芬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贝多芬不是法国的吕利那样需要取悦皇帝的宫廷音乐家,他更像是今天的独立音乐人,没有唱片公司、没有厂牌、没有经纪人、没有雇佣关系。
  这也是古典时期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带给他的生存空间。
  他的音乐所服务的那些贵族,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的音乐品味。贵族们知道作曲家的优劣水准,所以贝多芬不用降低自己的程度来取悦他们。但是,贝多芬不是一个完全与时代对抗的愤青,他非常聪明的知道谁是能支持他创作的赞助者。在不降低自己艺术水准的情况下,贝多芬会为这些公爵及家人写作乐曲,以表达敬意。
  比如说WoO.33为八音笛管钟而作这套作品,就是为约瑟夫·戴姆公爵创作的。莫扎特也曾经为戴姆公爵创作同样的钟曲。


  约瑟夫·戴姆公爵(Josephe von Deym)
  在这套作品里,我们发现贝多芬并没有运用他“革命性质”的新创作手法,而是选择了符合时代审美、家庭氛围的轻松曲调。八音笛管钟(德文Fl?tenuhr,英文Mechanical organ),也被称之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唱片留声机,可以在整点的时候报时并演奏乐曲。试想一下,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提醒公爵记住贝多芬音乐的方式。
  当今的一些音乐散文中,将贝多芬描写为音乐英雄,“孤独的与命运乃至整个世界对抗”。这些不完全属实的文学化描述,使得作者写得兴奋、读者看的大呼过瘾,但这是否会给孩子们留下错误的印象?事实上贝多芬的人生中,从学成开始工作,到站在舞台中央、世界顶端,这之间贝多芬如何计划自己的艺术生涯脚步、如何寻找支持者并巩固与他们的关系、如何选择正确的听众群体以保证自己的艺术质量,这些才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因为贝多芬和戴姆公爵的妻子约瑟芬(Josephine Brunsvik,1779–1821)有一段罗曼史,所以有人猜想这些钟曲不是送给公爵,而是送给公爵夫人的。
  1936年法国拍摄的电影《贝多芬传》,描写了1800公爵和夫人结婚时,贝多芬非常生气,在管风琴上把婚礼进行曲演奏成葬礼的感觉。但是,实际上我们刚才提到的八音笛管钟曲是公爵结婚前一年写给公爵的,贝多芬在约瑟芬和公爵结婚之前与之后,都持续教授她演奏钢琴,也和公爵保持着良好友谊。1804年公爵去世,贝多芬和约瑟芬的绯闻才逐渐开始,持续两年后结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法国电影中的贝多芬在婚礼上愤怒演奏管风琴,并与公爵夫妇绝交的桥段,也是导演艺术化幻想之后的产物。
  贝多芬的D大调庄严弥撒,Opus.123 的管风琴有脚键盘声部,展示了贝多芬对管风琴有多么熟悉。另外一部C大调弥撒Opus 86,是以管风琴通奏低音的方式创作的。
  在成年之后,贝多芬更多演奏钢琴。但是管风琴并没有离开贝多芬,反而那些巴赫和前人的管风琴作曲风格和手法,经过贝多芬的身体,流入到交响音乐、钢琴音乐、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中,也影响了后世的作曲家。
  贝多芬创作了两首穿越了12个大小调的前奏曲,op.39。这首乐曲在管风琴和钢琴上均可以演奏。
  贝多芬的C大调奏鸣曲opus 2,No.3,第四乐章的颤音是一个典型的管风琴之音Organ Point。这样的长音在管风琴可以轻而易举的演奏,但是钢琴上需要长时间震音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谱例:贝多芬(下),巴赫(上)
  而这首作品的主题也非常像是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47。


  谱例:贝多芬(下),巴赫(上)
  (音频对比等请见视频)
  在奏鸣曲、交响曲中,属准备段、或属持续音给予音乐一种强烈的回归感,成为主音再现之前最为紧张、戏剧性的段落。这不仅仅是贝多芬,而是这个时代作曲家常用的手法,也成为后来创作的标配。而这个属持续低音就来自于巴洛克时期管风琴常用的写作手法。今天,在许多国家的作品分析领域,依然把这样的属持续低音之为“Pedal tone”脚键盘之音。
  贝多芬将许多管风琴的写作方式运用到交响曲上,这也使得他的交响曲非常适合在管风琴上的演奏。而将交响音乐移植到管风琴上(Organ transcription),由一位管风琴家来演奏,这是从巴赫时期就开始的音乐创作之一。让我们来听听在管风琴上再现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沈媛 ,双博士,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就读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硕士)、日本东京圣德大学(博士Ph.D)、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演奏博士Konzerexamen)。沈媛多次担任国际大赛评委,主要成果有《管风琴大字典》(译著)、《管风琴演奏艺术》(上、下)、《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沈媛管风琴独奏专辑》、《中国管风琴名琴系列唱片》等著作与多张唱片。她作为首位华人在世界文化遗产柏林大教堂举办独奏管风琴音乐会,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管风琴演奏家”。曾获加拿大国际管风琴比赛第四名、Richard Bradshaw最佳观众评审奖,并享有第一名全部北美巡演与唱片待遇。她参加世界比赛的事迹被拍成历史上第一部管风琴赛事纪录片《管风琴之梦》,在多伦多纪录片电影节上映。2019年获霍英东全国高校青年教师二等奖。
  作为管风琴教育者,沈媛实现“零的突破”,培养中国第一位自主培养的国际管风琴比赛第一名、以及多名管风琴国际、国内大赛获奖者。作为管风琴作曲家,沈媛凭借作品《等待戈多》、《B-A-C-H》,于2014、2018年两次入选哈莱姆国际管风琴音乐节“青年作曲家计划”。作为管风琴艺术策划者,沈媛多次组织音乐节、学术论坛等大型活动。自2013年起作为艺术总监,每年一届于中央音乐学院筹办“北京国际管风琴音乐节,该音乐节以提高中国管风琴学术高度和扩展普及广度为使命,与国外多个管风琴音乐节对接共同搭建世界级学术平台,受到国际、国内业内人士的高度好评。


延伸阅读:
  跟沈媛老师《环游管风琴世界》(一)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跟沈媛老师《环游管风琴世界》(二)德国巴洛克管风琴文化
  跟沈媛老师《环游管风琴世界》(三)法国与意大利巴洛克管风琴文化
  跟沈媛老师《环游管风琴世界》(四)古典主义时期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话题/音乐 创作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停课不停学 | 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云合唱《我们》——献给风雨同舟的人们
    创作者的话:  “2020年的疫情必定终生难忘!太多的泪水,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温暖,太多…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心潮澎湃推动着我从内心流淌出这首混声合唱作品《我们》,这是此时此刻、身处其中、感同身受的有感而发。献给心手相连的普通百姓、医务人员、军人、警察、科研人员等所有一线抗击疫情的人们,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停课不停学丨中央音乐学院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开幕式音乐会和你云端不见不散!
    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  今年是全球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年的年份。贝多芬是音乐的圣人,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艺术财富,贝多芬是值得人们永远学习与纪念的伟大人物。我们在音乐上需要贝多芬,在艺术上需要贝多芬,在学术上需要贝多芬,在精神上更需要贝多芬。  今年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灾难,此刻更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致敬白衣英雄丨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学校黄子桓同学创作《生命之光》
    正值白衣英雄凯旋之际,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初二黄子桓同学原创一首钢琴三重奏作品——《生命之光》,祝贺英雄们凯旋!  我们  用艺术传递真情  我们  用艺术鼓舞人心  点燃希望之光  坚定战“疫”信心  拥抱春天,拥抱希望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初二年级黄子桓作品黄子桓钢琴三重奏《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云端学习不停歇|外籍教师异国与学生连线教授“世界民族音乐”
    3月2日,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如期迎来了云端开学季。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各专业教师积极使用网络软件教学与学生在云端相见!每一节精彩的课程背后,都汇集了老师与领导们的辛勤努力。这些教师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来自美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的外籍教师们。他们虽然身处异国,但都对中国爆发的疫情表示出了极大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喜报 | 钢琴系博士生同学刘云天喜获2020新加坡国际钢琴比赛音乐会演奏家组第一名
    2020年1月14日至19日,第三届新加坡国际钢琴比赛(SIPC)的总决赛在新加坡举行。钢琴系博士二年级学生刘云天在韦丹文教授的指导下,凭借杰出的才能和稳定的发挥,荣获该赛事“音乐会演奏家组(ConcertArtistClass)”第一名,除了一万三千美金的奖金外,刘云天还获得一张个人CD的录制和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喜报 | 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电子音乐作曲专业赵艺璇同学作品获得中英国际音乐节作曲比赛银奖
    中英国际音乐节作曲比赛颁奖典礼于2020年1月20日晚在英国伦敦落幕。比赛章程要求作曲家结合中西方乐器进行创作,需同时融合中西方元素,并邀请中西方演奏家合作完成,此届作曲比赛仅评选出金奖银奖各一名。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博士赵艺璇同学(指导教师:李小兵教授)作品《TidalLocking》在此次比赛中获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载誉归来!“春之声”中国新春音乐会成功奏响纽约林肯中心
    由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与美国巴德美中音乐研习院合力推出的“春之声”(TheSoundofSpring)中国新春音乐会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25日、26日成功奏响巴德费舍尔表演中心(TheRichardB.FisherCenterforthePerformingArtsatBardCollege)、林肯中心爵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春回昼暖 |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隔空问候
    阳春三月万物以荣  祈盼平安健康  当前防疫不容松懈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修炼身心陪伴家人  精进业务不负韶华  点击观看视频  严格遵守“六个一律”规定  重防护勤消毒  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共渡难关!  视频剪辑/李洋  文字/田欣欣  编辑/高欣然  相关附件:相关链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新创作品《大爱苍生》近日完成录制
    “寸寸心,牵念远,只为苍生祈太平。”  近日,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我院作曲系教授叶小钢创作的歌曲《大爱苍生》已完成录制。这首作品由叶小钢作曲,胡占凡作词,是为抗击疫情的中国人民、医务人员、解放军、义务工作者,和所有在一线抗击疫情的人们而作。致敬英雄,表达祝福,凝聚力量。  该作品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
  • 风雨同舟,和衷共济——音乐治疗志愿活动问答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音乐治疗中心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于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筹备音乐治疗线上干预服务,并在短短24小时之内就招募到25位音乐治疗师生,形成志愿者队伍。确定了以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音乐治疗干预方案,并于2020年1月31日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