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0年2月25日中央美术学院开启网络教学至今,网络教学已经进入第四周,期间,院长范迪安、副院长苏新平,分别进入了38堂课的“直播间”,其中除15门课程为开课教学检查外,23门则是直接听课。
3月16日上午,院长范迪安、副院长苏新平再次来到网络教学指挥中心,面对五个大屏幕同时连线五门正在“直播”的课程,其中包括油画系刘刚教授《抽象语言综合拓展研究》,壁画系吴啸海教授《材料语言》,设计学院孙聪副教授、谢梦荻老师等主讲的《课程39:身体的边界》,建筑学院周宇舫教授《建筑基础2》和城市设计学院谭奇、何浩老师《交互设计基础》。大屏幕上,老师的直播视频、课件和同学的作业一览无余。
听课后,范迪安院长再次肯定了老师们在防疫特殊时期转“危”为“机”,在网络教学中认真备课,收集准备了大量素材,同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法展开更为灵活的授课,同学们也以PPT的形式向老师汇报作业、展开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范迪安对所听课程逐一进行了点评:刘刚教授的“抽象语言综合拓展研究”准备了丰富的课件,向同学们讲述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历史变革和重要特征,特别从抽象语言的综合拓展角度阐释抽象艺术在中国发展所需要开展的学术研究,这切合了中央美院建立油画系第五工作室的教学目标。中央美院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抽象艺术不能缺失,人才培养不能缺位,这是与世界艺术开展当代对话的必要方式。刘刚教授的学术视野和创作经验对解决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课题很有意义。建筑学院周宇舫教授为网络教学专门设计了“建造基础”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物体,研究空间结构,建立创意空间思维,十分引人入胜。壁画系吴啸海教授的“材料语言”课程展示了他收集的大量案例,作为壁画系的共同课,很富有意义,同时也应该成为跨学科专业的选修课,发挥更大作用。设计学院孙聪副教授和谢梦荻老师的课程以“身体的边界”为题,启发学生从广义社会学的角度思考人与服装服饰的关系,有益于培养学生进入“物我合一”的设计境界。城市设计学院谭奇、何浩两位老师的“交互设计基础”针对学生居家各处的生活境遇提出“交互”的意涵,启发学生从“宅”的现实中思考设计如何解决问题,既有学术深度,也具有现实针对性。
范迪安院长此次听课的重点是向学生直接提问,与他们面对面对话交流。他希望学生谈谈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区别以及网络教学需要改进的问题。乔姝颜、刘翌、黄雪琪、马瑞希、瑞秋、于小丫、张乃天、武逸飞等同学积极回答,表示对近一个月的网络教学非常满意,老师在教学上更为认真,提供的大量资料让同学们目不暇接,而且便于截图下载,课后消化。网络教学也有利于大家用更多精力做好课前准备,时间安排上更有效率,不用熬夜。但学习的任务比较重,碍于条件,运动锻炼不足。在交流中,范院长代表学校对同学们表达了问候,希望同学们要注意活跃网上课堂的氛围。他说,网络教学的活力正如春天万物萌生般蓬勃迸发。我们要继续同心同德,共克时艰,让网络教学成果展现特定时期的芬芳春华。
苏新平副院长在听课后表示,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发现一批优秀的基础课,它们在跨学科跨专业教学中将发挥作用。我院要加强整合基础课,增加优秀基础课的共享程度,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
造型学院副院长兼壁画系主任唐晖、副主任白晓刚,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副院长张欣荣,建筑学院院长朱锫、副院长王小红,教务处处长孙韬、副处长强勇、谭玉红、吕明等一同参加了听课。
教务处宣传部/整理
宣传部宋曼青/编
2020年3月17日